日本九六式机枪,结合了捷克式和歪把子结合而来的“拐把子”机枪

1922年日本开始在部队装备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这种可以和三八式步枪通用五发弹夹的轻机枪出发点还是不错的,可以有效地减轻后勤压力,不过设计和实用是两回事,真正到了战场上,日军发现该枪问题颇多,当缴获了中国军人装备的ZB26捷克式轻机枪之后,两者一对比高下立判。为此日本希望国内模仿捷克式轻机枪的结构,重新设计一款合适的轻机枪,这就是九六式轻机枪。

日本九六式机枪,结合了捷克式和歪把子结合而来的“拐把子”机枪

九六式轻机枪

日军之所以如此的看重轻机枪,和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的作战前期侵华作战不无关系,当时轻机枪作为小队的压制火力之一,实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才坚定了继续研发轻机枪的步伐。

九六式轻机枪是日本在1936年对外宣布的一款机枪,该枪借鉴了一些捷克式机枪的特点,例如将“歪把子”的盒式供弹改为顶部弹匣式供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弹不顺的问题,另外枪管也改为可更换式,战场上如果枪管过热了士兵可以快速的更换,保持火力的持续性。机械表尺上有200~1500米的刻度,并且有横风修正的能力,除了机械瞄准设备,它还可以安装可以放大2.5倍的光学瞄准镜。

日本九六式机枪,结合了捷克式和歪把子结合而来的“拐把子”机枪

九六式轻机枪

全枪重9千克,长1070毫米,采用30发弹匣供弹,子弹依然为三八式步枪的6.5毫米步枪弹,枪口初速度735米每秒,射速550发每分钟。弹匣侧面有开孔,当只剩4发子弹时射手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子弹情况。投入战场后,九六式机枪确实比“歪把子”可靠性要高一些,赢得了“拐把子”的称号。

既然是“歪把子”的替代品,当然也需要表现出一些日本的风格才行。九六式的枪托虽然比起“歪把子”的要正得多了,不过也像是硬装上去的,和枪身并不太协调。枪管上的散热片依然保留着,不过尺寸相比“歪把子”更小了。机枪秉承了日军的一贯作风,可以在枪口安装刺刀,日军可以抱着刺刀九六式高喊“板载”冲锋;另外枪管上也可以安装一面小小的护盾。

日本九六式机枪,结合了捷克式和歪把子结合而来的“拐把子”机枪

九六式机枪和它的防盾、倍镜、弹匣

该枪也有进步的地方,例如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就比捷克式的20发弹匣更好,弹匣安装更流畅,多一点子弹也能增加几分压制能力。机枪的提把也可以歪向一边,在更换枪管时避免烫着士兵的手。提把向前拐,比起向后拐的捷克式而言,长时间携行会容易手臂疲劳。

九六式服役后确实表现不错,虽然算不上很优秀,至少是合格的产品。一个九六式机枪小组由四个人组成,正、负射手和两名弹药手,弹药手携带备用弹匣和弹药盒;正射手负责携带机枪和少量子弹,另外三人除了自卫武器之外还携带更多弹药和备用枪管。这个四人小组总共可以携带600发机枪子弹,这样的弹药量简直让当时的中国军人眼馋。

日本九六式机枪,结合了捷克式和歪把子结合而来的“拐把子”机枪

安装刺刀的九六式轻机枪

1936年日军装备此枪,真正的大规模实战到1941年的马来西亚战场才有,第二年该枪在中国战场上出现,在日军的“清剿”行动表现突出,很适合依靠两条腿机动的步兵携带,不仅如此,一些日伪汉奸还到处宣称九六式机枪安装有“夜光镜”,可以在晚上看得清清楚楚。事实证明这不过是日军和汉奸们为了给自己打气故弄玄虚而已,所谓的“夜光镜”恐怕只是那只2.5倍的光学瞄准镜,欺负中国军民文化水平有限。

日本九六式机枪,结合了捷克式和歪把子结合而来的“拐把子”机枪

歪把子机枪和弹药携行具

在有了这种机枪之后,日军的各种“清剿”行动底气加强了很多,仰仗着日军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和优良的训练,中国军民吃了不少的亏。

日本九六式机枪,结合了捷克式和歪把子结合而来的“拐把子”机枪

疯狂的日本人

​到二战结束前,九六式总共生产了4.1万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日军的火力,是中国军人攻打碉堡最大的威胁,而那些被它们替换下来的大正十一年式机枪要么交给伪军使用,要么封存起来,在二战末期用于日本的“全民玉碎”作战。战后该枪没有再继续生产,而是少量的生产它的改进型九九式,九九式改进了九六式的一些小毛病,一直使用到了五十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