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本文由“教育暢談-文墨”原創

近日,要問教育領域最熱的話題是什麼?應該當屬學生“減負”,特別是網絡上出現一篇《南京家長已瘋》自媒體文章後,引起了廣大家長的熱議。為什麼教育部門“減負”政策一出,家長就如此緊張,無非是讓他們感到“減負”就是拉低孩子的成績。通過文章裡提到的“減負”就是製造“學渣”,也說明了這一點。

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對於學生“減負”,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表示反對,也有一些家長表示支持。其中就有一位家長在網絡上留言,說自己孩子才剛剛上小學,每天寫作業寫到10點多才能結束,甚至眼睛都出黑眼圈了,因此,特別支持給孩子“減負”。

在“減負”之聲不絕於耳的時候,家長把重點都放在了減不減負的問題上,卻忽略了孩子的學習能力。通過上面家長的留言,可以看出,老師留的作業多是一方面,但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差也是主要問題。

小學階段的作業量和初高中比要遜色很多,如果孩子上小學時寫作業都困難重重,那麼,等孩子上了初高中還能吃得消嗎?因此,家長要意識到提高孩子學習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話又說回來,造成孩子學習能力差的原因,恰恰是孩子學習負擔重和家長教育不當造成的。有些家長可能會不解,照這樣說,“減負”還能提高學習能力,事實上確實如此。那為什麼又和家長教育不當有關呢?那就是家長在“增負”。

孩子學習負擔重,學習能力差,這和家長有很大關係

孩子課業負擔重,學習能力差,不僅僅是老師造成的,和家長也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國家只讓學校和老師給學生減負,家長認識不上去,孩子就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減負。

1、孩子學習負擔重,剝奪了孩子“玩”的時間

暫且不說孩子上小學後,家長給孩子安排了什麼內容,就在孩子上小學前,由於家長都想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安排了多少學習內容,相信作為家長心裡都一清二楚。

教育家鄭淵潔提倡“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認為如果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也未嘗不可,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跑,但人生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比賽。馬拉松這樣的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

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也就是說,在馬拉松比賽中,起跑快的運動員,由於到後半程體力不支,最終成了輸家。這就像我們說的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一樣。而開始起跑慢保存體力的運動員卻成了最後的獲勝者。

現在想一想,各種興趣班和補習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地崛起,不正迎合了家長的想法嗎?家長給孩子報了那麼多興趣班,剝奪了孩子游戲玩耍的時間,讓他們過早地投入到沉重的學習任務之中。

等孩子上小學,家長在孩子興趣班不減的情況下,又給孩子報了課外輔導班,孩子每天像一部機器一樣,除了學習還是學習。

美國兒童節目之父Fred Rogers說:為了能健康的成長,孩子不需要過早地知道怎樣去學習,只要知道怎樣去玩就好了。

這也是在告訴家長,兒童時期的孩子“玩”比“學”重要。研究表明,自由的遊戲或玩耍可以促進兒童大腦的健康發展、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社交技巧的發展。使孩子變得更自信和成熟。

2、孩子學習能力差,減少了孩子“玩”的時間

通過在網絡上搜索,我們看到給學習能力下的定義多達8種之多,主要體現了學習能力的多元化,家長理解起來也很困難,但我們從基本學習能力的六大指標中,能夠發現玄機,家長更容易去理解。

基本學習能力的六大指標:學習專注力、學習成就感、自信心、思維靈活度、獨立性和反思力。

這六大指標,家長從孩子的學習狀態中應該能夠感悟得到。比如,有的孩子學習時三心二意,這就是專注力不夠;還有的孩子反應遲鈍,這表明思維靈活度不高。我們通過觀察還會發現,孩子做作業時,遇到稍難的題就耍賴,不是求助家長,就是查看答案,這說明孩子學習獨立性較差,自信心不足,還不進行反思,自然而然學習成就感就不強。

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孩子學習能力差,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家長注重增加孩子學習時間,想通過延長學習時間來彌補孩子學習能力差的問題。

家長可以回憶一下,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你一天就知道玩,不知道學習。”孩子聽完後,很掃興地去學習了。還有孩子放學後,有的孩子想在學校玩一會球,家長會說:“不行,作業那麼多,哪有時間玩兒。”而當週末,孩子說作業都完成時,家長又會說:“不會再複習一下,看看書啊!”總之,家長認為,孩子玩就等於浪費時間,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曾經有這樣一個報道:有一名叫亞力士的小學生,家長每天都把他的學習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放學後還上鋼琴班,小提琴班。孩子上三年級後,家長髮現,他不僅對學習沒有興趣還很討厭學習,學琴也心不在焉,一點精神頭都沒有,學習成績下降。

家長向一位心理學博士求助,這位心理學博士檢查了孩子的智力和學習情況後,提出了一個讓人感到意外的“建議”:他建議家長,讓孩子每天放學後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個小時。家長聽後,非常懷疑這種做法,但還是照做了。結果不出一個月,孩子不但臉上多了笑容,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

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這位心理學博士給出的建議,不正是當下提倡的給孩子“減負”嗎?其目的就是讓孩子減少學習時間,增加玩的時間。那麼,增加孩子玩耍的時間,真的能夠讓孩子變成“學渣”嗎?

哈佛大學的教育家告訴我們:“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建議保留孩子玩耍的權力和時間。”

也就是說,增加孩子玩的時間,對孩子智力發展有很大好處,不僅不能拖孩子學習的後腿,相反,還能對孩子學習有幫助,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提出“進化論”的著名科學家達爾文,他的科學創造精神就是從小喜歡玩兒昆蟲、觀察動植物變化開始的。

因此,家長應該響應國家對孩子“減負”的號召,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分析問題,以科學研究為依據,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讓孩子儘快地抽出一些時間玩起來。

家長學會讓孩子怎麼玩很重要

教育家們建議給孩子“減負”,增加孩子“玩”的時間,並不是反對孩子學習,而是讓家長明白,玩和學習的關係,不是孩子玩了就學習不好,不玩就學習好。相反,如果科學合理安排好孩子玩,恰恰有利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會學習。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遊戲是發展各種才能的智力活動,是擴大和豐富兒童觀念範圍的有效手段。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於孩子來說,“玩”不僅是娛樂,是鍛鍊,更是一種學習。孩子可以在玩的時候認識環境、探索世界,增強孩子的專注力、創造力、觀察力和想象力。所以,玩對於孩子學習成長真的很重要。那麼,家長應該讓孩子怎麼玩呢?

1、家長幫助孩子制定學與玩的計劃

家長在明白學與玩的關係後,在給孩子“減負”的同時,要和孩子規劃好學和玩的時間,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家長在和孩子制定計劃時,要考慮到孩子因為玩超時影響到了學習,要有一定的懲罰措施,這樣,是為了給孩子一定的約束,也就是,什麼時間玩,什麼時間學,家長參與監控,讓孩子有節制地去玩,做到勞逸結合。

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孩子玩時,要讓孩子放空大腦,不去想學習,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國際積極心理學專家墨爾本心理學教授莉.沃特斯在《優勢教養:發現培養孩子優勢的使用教養方法》一書中指出:有益放空,對大腦有修復作用,是一種積極的放空,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尤其對孩子進行優勢教養意義非凡。

由此可見,適當的給孩子“減負”,增加孩子玩耍的時間,可以讓孩子疲勞的大腦進行休息,這樣的休息,為孩子接下來的學習儲備能量,能夠促進孩子高效學習,提高學習質量,並對孩子未來學習能力的提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就相當於我們常說的後勁更足。

2、家長陪孩子一起玩

現實生活中,只要是有關孩子學習的,家長都大力支持,即使陪孩子學習到很晚,也不喊累,也能咬牙堅持,但是,等孩子讓家長陪著玩時,就有些家長不耐煩了。有時候,孩子叫爸爸媽媽一起玩,家長會說:“爸爸媽媽都忙著呢?自己一邊玩去。”這樣,孩子很失望地走了,自己找個角落玩去了。久而久之,孩子認識到,即使叫爸爸媽媽,他們也不陪著玩,所以,在家裡開始自己一個人玩耍。

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在《遊戲力》一書中,告訴家長們遊戲的偉大力量,它不但能夠修復孩子的心靈,提升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還能拉近家長與孩子彼此間的聯繫。

也就是說,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增加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頻率,不僅利於更好的建立親子關係,更有利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由於遊戲時,需要不斷的合作、探究、觀察、思考,以及解決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會幫助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3、家長指導孩子玩出高度,玩出水平來

孩子在玩的時候,既要動手,需要肢體的配合,又要動腦,怎麼玩更有趣,更有新意。所以,遊戲往往也是挑戰孩子智商的過程。現在,大多數孩子都喜歡玩手機和電腦遊戲,有些家長怕孩子上癮,堅決反對孩子玩,這種做法也是不妥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把握遊戲的時間,就像家長監督孩子學習一樣。

我認識這樣一位家長,孩子非常喜歡玩電腦遊戲,玩得特別出色。家長就給孩子買來一些電腦方面書籍。後來,時間長了,孩子覺得玩這些遊戲沒有意思,就想,如果自己開發遊戲是不是更好玩。這時,他開始看媽媽給他買的電腦書籍,自學編程等軟件知識,後來,真的是學有所成,被一家公司聘用。

孩子學習能力差,面對“減負”,心理學博士給的“建議”很意外

當然,家長不要誤解這是慫恿孩子玩電腦遊戲,這只是告訴我們如果合理利用遊戲確實能夠增強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益於孩子學習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指導或支持孩子搞小製作、小發明等,只要是對孩子有益的遊戲都可以。

前俄國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遊戲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有與成人活動、工作和服務同樣重要的意義。”這也說明,遊戲或玩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玩”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