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烈士女兒的“珍貴記憶“跨越時空讓人淚灑滿面

今天的幸福生活,源於革命先烈的赴湯蹈火。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四年後,我們新鄉建立了黨小組。如今,新鄉第一批黨員劉海珠的女兒劉秀琴依然健在,她的“珍貴記憶”為我們重現了當年的可歌可泣。

新鄉烈士女兒的“珍貴記憶“跨越時空讓人淚灑滿面

史料

新鄉史料記載:1925年1月,中共黨員羅思危受北京黨組織派遣來到衛輝,在華新紗廠工人群眾中,開展黨建工作。3月,羅思危發展了宋光明、石中金、劉海珠等人入黨,建立黨小組。他們是新鄉最早的一批共產黨員。

新鄉烈士女兒的“珍貴記憶“跨越時空讓人淚灑滿面

新鄉烈士劉海珠

如今,劉海珠的女兒劉秀琴依然健在。老人已經92歲高齡,她住在輝縣市高莊鄉後郭雷村。目前,父親劉海珠的遺物只有這張照片。照片中的劉海珠身著長衫、頭戴氈帽,置身傳統,眼中卻飽含著衝破世俗的孤傲。除了照片,劉秀琴老人對父親的記憶只有三天時間。因為就在她出生之前,父親劉海珠就已經被國民黨反動派抓走了。抓走後,劉海珠在輝縣被關三天,然後就送到了開封。

新鄉烈士女兒的“珍貴記憶“跨越時空讓人淚灑滿面

劉秀琴老人

劉秀琴老人回憶,後來,她奶奶去開封找過劉海珠。此時的劉海珠已經被折磨的遍體鱗傷,帶著腳鐐、手銬,腳腫得連鞋都穿不上,劉家人對劉海珠已經無法再抱有一絲希望。她奶奶回家後就說了一聲,等著收屍吧。

可讓劉家意外的是,第二年,劉海珠竟然回來了。一家人相見痛哭流涕,詳細詢問才知道,劉海珠被黨組織想方設法營救出來。回家後的劉海珠沒有和其他農民一樣種地,反而幹起了走街串巷的營生。擔貨郎挑,賣針、賣線、賣頭繩。

此時的劉秀琴還不到兩歲,對父親沒有任何記憶。可是即使幼年的她也沒有留住父親的心。很快劉海珠就遠赴西安,對外說是做生意,但之後的幾年,父親沒有寄回來一分錢。劉秀琴八歲那年,劉海珠突然深夜回家,一身狼狽。穿得可破,可不象樣,在家呆三天後,就要出門。劉秀琴奶奶哭著不讓他走,劉海珠說,不走不行,日本人就要來了。劉海珠走後第二年,日本人就佔領了輝縣。

劉海珠本次在家呆的三天之中,8歲的劉秀琴知道父親長的什麼樣子,懵懂中也知道父親在幹什麼。這是父親給他留下的寶貴記憶,因為此時一別,再次有父親消息時,已經是噩耗。河北薊州的紅軍傳來消息,讓劉家去人,劉秀琴奶奶到時才知道,劉海珠已經犧牲了。她想看看劉海珠,當時的紅軍首長說,老太太別看了,看了你心裡更難受,放心吧,等解放了,一定把他給你送回去。

那時的新鄉依然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之中,家裡沒有頂樑柱,日子清苦的難以想象。對父親的點點滴滴,劉家人更是隻字不提,不敢洩露半點風聲。有人問起父親,劉秀琴就說父親出外做生意,死在外面了。

解放後,劉海珠被評為革命烈士,遺骸被送回輝縣。此時的劉家人才知道他是新鄉市第一批共產黨員,隨後以地下黨的名義活動,而後赴延安學習,加入紅軍任營教導員,最後在戰鬥中犧牲。同時劉家人得知,受劉海珠影響,他的兄弟劉海秋同樣了參加革命,不幸在戰鬥中犧牲,劉家一門就有兩個烈士。

新鄉烈士女兒的“珍貴記憶“跨越時空讓人淚灑滿面

劉海珠被評為烈士

永別的痛苦在時間的研磨中逐漸轉為了紅色基因,融入了劉家人的血脈。劉家人用勤勞的雙手織就了幸福的生活,昔日的感傷、痛苦更是轉化為了對國家,對黨的忠誠和奉獻。

作為劉海珠的女兒,劉秀琴對他的記憶只有三天。從中可以看出共產黨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看出他們為信仰而奉獻一切的高尚。拋頭顱、灑熱血如此的真切,讓人跨越時空,依然淚流滿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