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在2019年7月份左右,一向拥有采购美军武器装备传统的卡塔尔,向美国抛出了一份价值22亿元的大单,即“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NASAMS)以及配套的AMRAAM-ER增程型导弹订单。由于这款防空系统在全球炙手可热,卡塔尔成为了其全球第11个买家,并且它是首次采购AMRAAM-ER增程型导弹的国家。说到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制,大家一定会想到是由美国、俄罗斯、中国这些大国研发出来的,然而丑小鸭也是会变成白天鹅的,最初研制这款防空导弹系统的是却偏居一隅的小国“挪威”。历经30载春秋,NASAMS防空导弹系统不仅仅经受住了考验,还入了一向眼高于顶的美国法眼,美国还选择其对华盛顿的周围重要目标来进行保护,并且美国还和挪威形成了合作,这款防空导弹系统因此也拥有了美国-挪威联合开发改进的模式,并且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升级。那么,这款系统有何过人之处,又能不能重新塑造未来防空武器发展的发展趋势呢?

小国也有春天,真金不怕火炼

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NASAMS防空导弹系统

虽然挪威只是一个北欧小国,但是它在国防科技领域内确实是颇有建树,特别是在海空制导武器和先进自动化指挥系统方面。世界第一种被动红外制导反舰导弹“企鹅”系列、世界上最早服役的遥控武器站“保护者”、德国212/214级潜艇使用的MSI-90U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CWCS)都是在挪威诞生的。目前,北约国家广泛使用的NASAMS防空导弹系统,也是由挪威著名军工厂商康斯伯格集团研制的。上世纪80年代末,挪威皇家空军提出一项所谓“挪威解决方案”(NORSOL),旨在打造一款低成本的野战地面防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采用多普勒火控雷达控制的40毫米“博福斯"L70高炮、激光驾束制导RBS-70单兵便携防空导弹系统,以及NASAMS地空导弹系统。这三者都可整合进康斯伯格集团研制的搜索雷达与控制系统(ARCS),进行火力分配和敌我识别。这其中主要用于要地防空作战的NASAMS防空系统,曾经被挪威军方寄予厚望。NASAMS早期型,采用美制AN/TPQ-36A三坐标低空监视雷达和AIM-120导弹,配合挪威自研的BMC4I火力分布中心系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服役。

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博福斯"L70高炮

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激光驾束制导RBS-70单兵便携防空导弹系统

1994年,是NASAMS防空导弹系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发现了NASAMS系统的指挥和控制系统模块化的优势十分突出,适合集成各种不同的导弹武器,且十分紧凑灵活,因此,美国休斯公司(后并入雷神公司)与挪威康斯伯格集团签署了共同改进NASAMS防空导弹系统的合同。而经过改进后的NASAMS防空导弹系统,于1995年开始装备部队,1998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2005 年,美国和挪威又推出采用新型雷达、数据链和火控系统的升级版NASAM-Ⅱ 防空导弹系统,被多个国家采购,挪威军方也于2011年11月签署了升级版NASAM-Ⅱ的采购协议。目前,已演进为“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的NASAMS,仍在不断改进。

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正在装填导弹的NASAMS防空导弹系统

一个完整的NASAMS-Ⅱ防空导弹发射营,由9至12部导弹发射装置(每部6枚防空弹,存储在密封防护发射简内)、4部雷神AN/MPQ-64F1“哨兵"x波段三坐标对空雷达车、1部搭载火控中心的4x4战术车辆、3至4部搭载MSP500光电/红外探测系统4x4轻型战术车辆和1部战术控制单元车辆共同构成。在研制改进过程中,NASAMS-Ⅱ防空导弹系统十分注重机动性,其导弹发射系统既可采用固定发射架部署方式,也可搭载安装在瑞典斯堪尼亚113H6x6重型卡车、芬兰SISU-ETP卡车这样的轮式车辆上,变身为机动防空系统。整套系统及其所有组成部件,均可采用C-130运输机或运输直升机空运。NASAMS-Ⅱ防空系统配套的AN/MPQ-64F1雷达,外形虽小巧,但性能不俗,最大探测距离达120千米,可完成负10度到55度俯仰和360度全向旋转扫描,能同时跟踪54个目标。NASAMS-Ⅱ的导弹发射装置可分散布置在距离火控中心25千米外,通过无线电或野战通信线路连接到火控中心,各枚导弹可分别攻击预定目标或集中攻击一个目标,快速反应能力、 抗饱和攻击能力和战场生存性极强。在配套雷达受到干扰后,该防空系统还有光电探测手段作为备份。使用AIM-120导弹时,NASAMS防空系统的最大射程约为30千米,最大射高为1.5万米,配备AMRAAM-ER导弹(使用AIM-120导引头和战斗部的“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后,其最大射程增至48千米,最大射高也提高到2.5万米。当然,NASAMS防空系统还能搭配使用其他多种弹型,如AIM-_9X“响尾蛇"等,以便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空中威胁,并与其他中远程防空反导系统构筑成多层次的综合防空系统。在这里有一个亮点,NASAMS防空系统还具有“俯视俯攻"功能,即可部署在高地上对低空突袭的空中目标实施拦截打击,比较适合境内多山地的国家。好东西是能够经的起时间考验的,NASAMS防空导弹系统目前就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正在进行演习的NASAMS-Ⅱ防空系统

为何会如此的炙手可热

目前,NASAMS已成为北约快速反应部队装备的主要地面防空系统之一。多年来,挪威军方对NASAMS防空系统的性能是非常满意的。在美国,NASAMS系统甚至一度成为了首都华盛顿特区防空域内唯一的固定式地面防空导弹系统,守卫着这个超级大国的心脏。芬兰、西班牙、荷兰、立陶宛、希腊、土耳其、阿曼、印尼、智利等国,也相继成为了NASAMS防空系统的用户。最近,还有一些国家也对改进的NASAMS-Ⅱ系统,展示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么,NASAMS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让各国买家如此的青睐?

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NASAMS-Ⅱ防空系统

冷战之后,由于各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导致军费缩减,欧洲防务一体化框架下的野战防空/中近程防空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而实际上,NASAMS防空导弹系统最初只是源于一个简单而朴素的设想一将技术成熟的空空导弹与相对廉价的AN/TPQ-36雷达系统及地面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结合起来,构建起“多快好省”的防空系统。该系统的出现,不仅可逐步替换掉现役老旧的“霍克”等地空导弹系统,而且十分适合填补远程防空系统和近程防空系统之间的防御空白。在与配套的新一代先进主动雷达制导防空导弹、相控阵火控雷达和北约Link16数据链等主流武器系统结合后,NASAMS的作战性能实现了飞跃。因此,NASAMS防空导弹系统特别适合此类国家大量采购部署国土面积不大,对野战机动和点目标防空需求较大,无须更多考虑反导作战场景,防务预算资金有限。

既然小国能够看上的东西按理来说美国应该是看不上的,那为何却对NASAMS这类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情有独钟呢?从需求上看,自上世纪末起,防空作战形势逐渐发生变化,空中威胁日益复杂,传统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已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特别是在“911”事件后,政府机构、军事指挥中心及相关重要地面设施,在非对称空中威胁下显得极为脆弱,对中低空来袭的空中目标,动用精密复杂且成本高昂的先进远程防空系统成本太高,而便携式防空导弹固然轻便灵活,却又存在“看不远”“打不到”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成本及性能都非常适中的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便成为保护地面重要目标的不二选择。

眼下炙手可热的NASAMS防空系统,有望重新塑造新的防控理念

发射导弹的NASAMS防空导弹系统

此外,作为一款利用中距空空导弹为配套弹药的防空系统,NASAMS的成功也离不开空空导弹技术的进步。由于新一代中距空空导弹基本全部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作为末端制导方式,可发射后不管,将其用于中近程防空系统,不仅性能好,还能大幅简化系统内的配套设备,如无须配备专用的照射和引导雷达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采用空空导弹作为配套导弹的防空系统,在近年来大行其道,例如由意大利“阿斯派德”空空导弹改进而来的Mk30导弹系统、集成了“德比"中距弹和“怪蛇-5”短距格斗弹的以色列“斯派德”(SPYDER)防空导弹系统,以及欧洲MBDA集团由“米卡”空空导弹发展而来的垂发型VL MICA地空导弹系统等。这些防空系统的出现,充分体现出各国重塑防空反导作战理念、调整防空体系结构和层次、提升武器装备通用化水平的深层次需求。

光说不练假把式,NASAMS防空系统的成功也证明了中距空空导弹改装为中近程防空导弹技术系统,在技术、应用和市场上是完全行得通的。并且,实战的检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不久前也门的胡塞武装就利用了R-27T红外空空导弹和FLIR红外光电系统改装而来的简易车载防空导弹装置,击落了沙特空军的F-15S战机,从而证明了其存在价值。当然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NASAMS防空系统也是会不断地进行改造和升级的,作战模式也会发生新的变化,防空理念自然会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新的思路会源源不断的促使其被打散重组,演变为新的防控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