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金屬重要程度堪比稀土,中國佔據全球80%,美國的產量為零

原標題:這一金屬重要程度堪比稀土,中國佔據全球80%,美國的產量為零?

據外媒11月1日最新報道,澳大利亞礦業公司與韓國電池製造商SK創新(SK集團旗下能源企業)的合作告吹,澳大利亞方面指責韓國未按要求出具財務證明書,而韓國企業則認為對方公司不符合先決條件。資料顯示,在今年8月,韓國SK創新曾打算購買澳大利亞礦業在該國北昆士蘭州Cobalt-Nickel-Scandium項目100%的硫酸鈷和硫酸鎳。

不得不說,這次與韓國的合作告吹,是對澳大利亞能源“野心”的一次打擊,因為鈷和鎳均為重要性不亞於稀土的重要資源,尤其是鈷。鈷主要用於電動汽車的正極材料製造,製造一輛特斯拉M3就需要7公斤的鈷,它也被譽為“21世紀的石油”。不難理解,誰控制了鈷,就如同控制了中東的油田,而對於中國這個全球首屈一指的電動車製造業大國來說,更是如此。

這些年,我們國家積極推動鈷產業鏈的發展,並在海外積極佈局。目前,中國對於全球金屬鈷產品的產地、精煉、銷售和應用的控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僅在鈷化學品領域,中國去年產量佔全球的80%左右,精煉鈷的產量也佔到了全球的43%。而澳大利亞作為全球著名的礦業大國,之所以選擇與韓國企業合作開發金屬鈷,除了試圖彌補自己在全球鈷供應領域的短板之外,可能也是為了滿足美國的需求。

近日,美國表態可能要在2040年全面淘汰燃油車,並投資620億美元的資金髮展電動車產業,該國電動車企也在中國減產擴大生產。但尷尬的是,美國本土的鈷產量幾乎為零——美國沒有鈷採礦和化學品生產能力,這一關鍵礦產供應嚴重依賴國外,全球電池製造業產能的美國佔比僅為9%(中國為67%)。為此美國不得不通過立法將鈷列為“關鍵礦產”,要求減少對外依賴、提高礦產資源和供應鏈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同樣將多種稀土金屬列為“關鍵礦產”,澳大利亞也同樣積極響應了美國的需求。今年9月,澳大利亞曾發佈報告,計劃在全澳範圍內力推15個稀土和關鍵礦業項目,開發總成本達57億澳元(目前這一項目進展緩慢)。但專家認為,中國的稀土產能是澳大利亞的6倍,加工能力是全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5倍,美澳想達到中國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