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享譽北宋詩壇,一首小詩名重天下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在這裡,多數時間只聊文學,寫寫文人,品品詩詞,講講故事;偶爾也會看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他是唯一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享譽北宋詩壇,一首小詩名重天下

在北宋後期的文化圈裡,要論名氣最大的文人,當然就非蘇軾莫屬了。他的鼎鼎大名,那可是穿越千年而不衰的。可是,要論社會影響力,有一個人的名氣要比蘇軾大得多。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黃庭堅。

同為北宋文壇大伽,蘇軾比較有個性,灑脫不羈,無論詞作還是詩作,都大開大闔,變幻莫測,結構複雜。很多人在向他學習詩詞創作時,感覺無跡可尋,摸門不著。所以,蘇軾的詩雖然寫得好,佳作很多,但在當時向他學習的人很少。(主要是學不了!》

他是唯一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享譽北宋詩壇,一首小詩名重天下

黃庭堅的詩作了,卻有規律可循,講求法度,易於學習,因此,在當時的社會,他的追隨者很多,最終形成了一個流派,還影響了南宋的詩風,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在宋代文壇,黃庭堅是唯一一個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他的詩作最能代表宋詩特點。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黃庭堅一首名重天下的經典詩作。這首詩作,後人評價說“有太白之風”,千百年來後世模仿者不計其數,但從來沒有哪一首能超越此詩。這首詩就是《登快閣》:

他是唯一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享譽北宋詩壇,一首小詩名重天下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這首詩是黃庭堅於元豐五年在江西吉州太和縣任知縣時所在。那時,他38歲,已近不惑之年,卻還是一個職位很小的縣級公務員。和今天的很多人一樣,他也有自己的“人生之惑”。詩題中的“快閣”在江西秦和縣東邊的澄江之上,以視野開闊、景物清華著稱。

他是唯一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享譽北宋詩壇,一首小詩名重天下

詩作開篇二句“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以記敘開頭,看似平淡,但構思奇妙。詩人借晉代夏候濟的典故說自己是^痴兒了卻官事”,所以才有空閒登快閣玩賞,顯示出一種兀傲的神情,筆勢健拔。

三四兩句“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緊接前文,由記敘轉為描寫風景,寫的是雨後初晴的景象。大雨過後,空氣清爽,視野開闊,一切都變得更加清晰,所以就看到天之遠大、月之分明,氣象闊遠。

他是唯一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享譽北宋詩壇,一首小詩名重天下

五六兩句“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又由描寫轉為抒發感慨。這兩句最能體現黃庭堅詩作的特點:大量用典。在這裡,他用了鍾子期俞伯牙以及晉代阮籍的典故,慨嘆自己心懷天下,但是卻無知者,只有借酒澆愁以遣懷自娛。

這兩句”橫”字和一二句中“倚晚晴”的“倚”字,都是極為平常的字,但是經過黃庭堅的運化,即能點鐵成金,只見黃庭堅詩煉字之法。而末尾二句“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是說,他想棄官歸隱,“歸船”、“長笛”、“白鷗”等,都增加了詩作的形象之美。

他是唯一可以超越蘇軾的人,享譽北宋詩壇,一首小詩名重天下

作為黃庭堅的經典代表作,這首詩寫得非常有法度。它採用了多種表達手法有記敘,有議論,有抒情,有描寫;而且,詩作層次分明,前後銜接自然,猶如長龍順勢盤旋而下;其間,詩作抑揚頓挫,將李白歌行的一些特點嫁接到了律詩的創作中,可謂獨出心裁。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