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懂得狐狸法則,你的孩子會越來越獨立

森林裡,一對恩愛的狐狸夫妻,養育了7只小狐狸。狐狸爸爸在一次覓食時,不幸被人類的捕獸器夾住而去世,狐狸媽媽單獨承擔起了撫養小狐狸們的重任。而科學家們發現,這7只小狐狸長大後,比其他的狐狸都來的健康、強壯,生存能力更強。

原來,這位單親狐狸媽媽比其他狐狸家長,都更早的培養孩子們自己捕獵,在小狐狸們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自己獨立出去生活,即使沒有覓到食物,狐狸媽媽也是任由孩子們餓著,她只是遠遠的保護在周圍。

這就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狐狸法則”:愛孩子,不是替孩子包辦一切,不是時時刻刻保護在孩子周圍,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多讓孩子“自己來”。

如果你懂得狐狸法則,你的孩子會越來越獨立

最好的保護不是24小時在他身邊,為他隔絕一切潛在的風險,最好的獨立不是大包大辦,而是讓他自己做。

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放手的父母才能養出獨立的孩子,所以,做父母的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耐心

當你要出門時,孩子還在磨磨唧唧地穿衣服,這時候不是一把搶過衣服給他穿,而是站在旁邊,等著他穿好。

你穿衣服與孩子自己穿衣服,意義完全不同,前者成果是你的,後者成果是他的。

2、忍得住孩子的髒亂差

在孩子第一次自己吃飯時,桌子上和衣服上必然是“髒亂差”的,就看你能不能忍受了,你忍住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強,你也越來越輕鬆。你忍不住孩子就越來越拖拉,你越來越累。

忍住孩子的髒亂差其實也在解放你自己。

3、適當地幫忙

孩子想嘗試做一件比較難的事時,不要阻止,但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然孩子會受傷;可以從旁協助,幫助他一起做好。

例如孩子要喝水,想要自己倒,那你就幫他水壺,他拿著水杯,一點一點看他倒水。

4、孩子能做的絕不代勞

大多數的巨嬰孩子都是父母包辦出來的,捨不得孩子做這做那,以為是愛,其實是傷害孩子。

所以孩子能自己做的事絕不代勞,只有孩子自己做的才能有真正的成長。

如果你懂得狐狸法則,你的孩子會越來越獨立

愛孩子,不是希望他不跌倒;而是希望他跌倒後,能自己勇敢的爬起來,而不是一蹶不振。

愛孩子,不是希望他永遠不受傷;而是希望他,傷後之後,吃一墊長一智,繼續勇敢向前,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不是害怕受傷而止步不前。

愛孩子,不是怕他受傷,而是怕他連面對挫折的勇氣都沒有。

記得狐狸法則,你的孩子才能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