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来源 | 黄南民资团结

2019年10月22日至25日,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司长隋青率国家民委调研检查组对黄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州工作进行全面调研检查。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宁海鹰、省民宗委副主任圈启章、省委统战部综合协调处处长祁永红,州委副书记、州长乔学智,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林华旦,州委常委、统战部长尕玛朋措,副州长岳卫平等陪同调研检查。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尖扎县德吉村、同仁县龙树画苑、同仁县“三教一条街”、泽库县第二民族中学、泽库县扶贫产业园区、泽库县西卜沙乡、黄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黄南州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展馆、黄南州人大常委会等9个创建工作示范点,通过现场考察、参阅档案、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等方式,对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检查,实地检查指导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南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藏方略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一优两高”,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藏区特点、黄南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高点谋划,高位推动,织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体系。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族团结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大事来抓,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创建工作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一是通过2003至2012年十年的探索,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上,于2013年全面启动了示范州创建,研究制定《黄南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意见》《创建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确定“两步走”战略,提出推进十二项重点工程。二是州县制定创建工作标准、考核验收、督查落实、信息工作等42项制度,建立起了“1+15”的创建工作格局,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新机制。三是确定了100个州级示范点,按照“十个一”标准进行重点打造,发挥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四是全面实施“党建+”八大行动,加快推进“抓乡促村”和“一核三治”工程,着力构建大党建格局,坚决做到了藏区稳定靠党建保障、经济发展靠党建促进、藏区治理靠党建破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靠党建引领,有效保证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强化教育,文化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教育引导青海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要求,以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党员教育、法制教育、家庭教育的全过程。一是采取培训骨干、举办报告会、党员干部会议、座谈会、走家串户、专题培训、涉藏维稳讲师团巡回宣讲等方式,分批次在机关单位、农村牧区、学校、企业、寺院集中开展了创建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是确定每年9月份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宣讲。三是在交界地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县乡层面建立定期联系交流机制,消除隔阂,增进团结,结成了一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友好对子。四是不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以文化自信建设人心归聚、精神归依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改革创新,丰富载体,夯实全方位立体式创建基础。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要求,颁布了《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及《实施细则》等法规政策文件,为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法制和政策保障。同时,创新载体,拓展外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活动,全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乡镇、机关、社区、村、学校、企业、寺庙、军警营619个,创建“五星级文明户”21467户,命名11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昂拉千户府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辖四县均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河南县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州创建活动覆盖面、参与率达100%,基层单位创建达标率达95%以上。今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我州2个模范集体、3个模范个人受到表彰。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显现。通过创建工作,更好凝聚了社会共识,有力巩固了全州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精准发力,依法治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根基。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同时要把基础性工作做深做实做细的重要论述,高举法律旗帜,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的方针,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打赢了党的十九大维稳安保和村“两委”换届选举两个“翻身仗”,重塑了黄南对外新形象。一是明确界定20种带有藏独闹事性质的行为,深化打击非法组织“飓风行动”、打击境内外勾连“除草行动”和查控非法出境回流人员“鹰眼行动”,极大地匡正了社会风气。二是高举法治旗帜,全力推进平安黄南、法治黄南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涉藏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查处非法民间调解、沿用习惯法“出兵”“索赔命价血价”等违法行为,坚决严惩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等非法行为,进一步彰显了法治权威,维护了社会秩序。三是

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寺庙,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四是认真落实寺庙属地管理政治责任,及时选配175名寺庙管理干部进寺开展工作,有序实施寺庙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六大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藏传佛教寺庙规范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突出解决对寺庙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基础工作不扎实、宗教活动不规范、管理制度不落实、个别僧尼思想认识模糊、寺管会班子软弱涣散等问题。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凝聚各族人民共创共建信心。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的指示精神,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上,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2018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33亿元,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6亿元,增长11.3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04亿元,增长1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9亿元,增长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056元和8952元,分别增长7.3%和9.65%。上述所有指标增速均在全省八个地区中排第一或第二。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力推动下,黄南跨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发展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唱响了民族团结主旋律,谱写了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交往交融、和谐发展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历史上黄南是中央王朝屯兵戍边的前沿阵地,特殊的地域和历史更迭使这里成为国内罕见的多元文化聚集地。通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我们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水乳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实现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为黄南各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感召全州各民族人民以共同的价值取向铸梦、追梦、圆梦,实现中国梦。

——进一步坚定了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自信。黄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做好民族工作事关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通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我们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力保障各族人民充分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正确处理自治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有效清除了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及破坏藏区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行为,共同谱写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民族团结已经成为各族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成为维护全州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基石。

——进一步提振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黄南州地处青南,区域封闭,基础薄弱,贫穷落后,历来是青海发展难度最大、发展速度最慢的地区之一。通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我们不断深化州情认识,不断廓清发展思路,凝心聚力抓发展,抢抓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黄南的发展提速加力,全州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在全省的综合排名不断提升,2018年我州在全省目标考核中荣获领导班子、民族团结、绩效考核、党风廉政建设四个优秀等次,极大地提振了全州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历史的纵向比较和省内的横向比较中,进一步增强了全州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进一步夯实了贯彻中央依法治藏战略的社会基础。在青海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藏区的稳定看青海,青海的稳定看黄南。黄南在藏区稳定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通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我们进一步坚定与一切敌对势力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深入贯彻中央依法治藏战略,全面打造藏区社会治理示范区,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藏区特点、黄南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更加注重依法治理、更加注重教育引导、更加注重民族团结进步、更加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创了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格局,实现了黄南从维护稳定向建设稳定的战略转移,正在为全省乃至全国藏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社会治理黄南模式。

——进一步筑牢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前后,黄南州发生一系列不稳定事件,其历史教训十分深刻。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最关键的一条是我们“只管了群众的肚子,没管好群众的脑子”。通过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我们深入持久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用包容心态和开放视野推动民族交流、文化融合,广泛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汇聚起了维系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构建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通过实地调研,检查组表示,黄南州自古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这里历史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资源荟萃,生态地位重要,藏汉蒙回土撒拉等各族人民交错杂居,在青海乃至全国范围,黄南州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都有重要意义。调研检查组指出,在三天的调研中,充分感受到了黄南州各级党委政府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担当,充分感受到了黄南州各组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充分感受到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和丰硕的创建成果,总能感到黄南州创建工作扎实有力,深入人心,创建工作综合成效日益显现,全州呈现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检查组高度评价了黄南州创建工作:第一,坚持高位推动,突出责任担当抓创建。黄南州各级党委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嘱托,带头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正字责任,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大事来抓,举全州之力,聚全州之智,高标准多层次,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第二,坚持创新发展,突出民生改善抓创建。黄南州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到中心工作,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年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度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第三,坚持依法治理,突出法治保障抓创建。黄南州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注重从稳定风险高、治理难度大的实际出发,着力在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长治久安上下功夫,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环境。第四,坚持思想引领,突出文化繁荣抓创建。黄南州注重打牢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五,坚持示范引领,突出基层基础抓创建。黄南州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注重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挖掘特色、拓展领域,在青海省“八进”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创建进市场、进网络、进景区,打造了工作亮点,扩大了创建领域,特别是注重培树先进典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示范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营造了竞相争创的浓厚氛围。

黄南州迎接国家民委调研检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在创建工作汇报会上,州委副书记、州长乔学智就黄南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进行了汇报,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林华旦主持会议并作了表态发言。林华旦表示,黄南州将以这次调研检查为新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以及隋青组长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好我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成果,扎实解决好创建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全面树立好示范样板。一是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贯穿各项工作之中,抓好学习教育,强化“五个认同”意识,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始终,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黄南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二是持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省委关于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努力创造各族干部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干部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依存、手足相亲,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全州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三是持续深化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治藏方略,以藏区社会治理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州情认识,正确处理好黄南特殊矛盾,着力从根子上消除破坏民族团结的不利因素和问题隐患,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