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期貨機構投資者年會在上海舉行

10月31日,由上海市期貨同業公會主辦,上海市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同業公會及上海上市公司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期貨機構投資者年會在上海舉行。上海證監局副局長吳萌、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李軍、中國期貨業協會秘書長吳亞軍、上期所副總經理陸豐、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大商所副總經理王玉飛、中金所副總經理張曉剛分別致辭。

吳萌表示,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基礎上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期貨行業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心,持續提升對各類投資者的綜合服務能力,努力提高國際競爭力,嚴守合規底線,有效管控風險。機構投資者要持續強化投研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提升市場的運行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市場功能貢獻力量。

李軍說,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期貨業發展成績斐然。上海正全面落實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各項要求,未來不僅要做大場內市場,更好地發揮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功能,還要加強場外市場建設,促進場內和場外市場協調聯動;不僅要大力發展商品期貨市場,還要加強金融期貨市場建設,完善金融期貨品種,繼續推進期貨市場雙向開放,加快形成國際市場的“中國價格”。

吳亞軍認為,當前是培育和發展期貨等衍生品市場機構和產業投資者的大好時期。機構和產業投資者是我國期貨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期貨業協會將繼續推動機構投資者更好地參與期貨等衍生品市場,推動市場功能更好發揮。

陸豐表示,上期所近年來持續做好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通過“一主兩翼”佈局,不斷豐富期貨期權、倉單平臺等多層次市場體系。螺紋鋼(3380, 6.00, 0.18%)、原油、白銀、黃金期貨成交量均居世界前列。截至9月末,上期所的客戶總數、機構投資者成交量、上期能源的客戶數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未來中國期貨市場大有可為,上期所將與大家一起奮鬥,不斷推動期貨市場發展。

王曉明說,鄭商所為適應機構投資者發展做了以下努力:一是加快品種創新和供給,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品種和策略組合;二是改善市場流動性,提升機構投資者參與空間;三是市場功能作用有效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提高;四是積極探索場外市場建設,提供產投融合新途徑;五是大力推進國際化。下一步,鄭商所將繼續大力推進產品業務創新,做精做細已上市品種,持續加強市場監管和風險防範,不斷完善結算交割系統,以期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上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王玉飛表示,近年來大商所一直高度重視機構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的培育和服務工作,包括機構客戶在內的單位客戶逐步成為市場的主要力量。未來,大商所將加快推進新品種新工具新市場建設步伐,豐富產品工具供給;加快推進已上市品種的國際化,提供更有國際影響力的市場價格;積極完善合約制度及規則,提供更加高效的市場;搭建機構服務實體的廣闊舞臺,豐富機構投資者參與市場的場景,搭建機構與產業對接的平臺。

張曉剛說,我國金融期貨市場整體運行安全平穩,各類投資者有序參與,並初步形成了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結構,但與國際市場相比,我國金融期貨市場機構投資者的結構還不夠均衡。未來,中金所將積極配合監管部門和相關部委完善相關機構准入政策,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完善交易制度,進一步便利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繼續研究動態保證金、組合保證金制度,完善擔保品管理;加強市場培育培訓力度,加強機構人員培訓,提高期貨從業者的服務水平,做好機構客戶的服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