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决定去留学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据统计,2015年-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逐年增长,实现了“五连涨”。考研专业人士分析,预计今年人数将突破300万大关,甚至高达35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各位准备考研的同学是否都做到心里有底?是否打算另寻出路?

那些五味杂陈的备考心态


“在机械式复习的煎熬中,我决定去留学”

@ 小 z 同学

2020年考研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决定去留学

我已经习惯了早上七点准时去图书馆报道的日子。我的每一天都是在:上午复习数学、下午主攻专业课、晚上死磕英语政治中度过的。而第二天的任务,就是重复着上一天的“机械式复习”。

仅是数学单科就要进行三轮复习,专业课至少也要进行两轮,最后两个月,还要不停地背英语作文背政治重点等一大堆东西。反正整体上说就是在消磨时间,而不断增多的考研人数也给了我莫大的压力,休息的时候也休息不好。

这种特别疲累的状态,再加上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性,让我改变了最初的选择。我决定出国留学,去感受一下国外不同的教育,毕业以后回国,也可以享受国家的福利政策。

相信许多备战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着与上述相似的心态。考研带来的巨大压力,也是与其难度息息相关的。


2020年考研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决定去留学


(图源网络,侵删)

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是很多同学所纠结的,这两条不一样的道路上有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呢?

申请难度

国内考研人数庞大,竞争激烈,研究生考试在每年的12月份统一进行笔试,次年3月份左右再由各学校组织进行面试,国内的研究生考试一般都是由政治+英语(必考)+数学(部分专业考)+专业课组成,需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的备考时间,在复习过程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你死记硬背的。笔试通过之后还有一轮复试,笔试成绩相对来说更加重要。国内考取985、211类学校难度系数较大。

出国留学读研是以申请的方式,向学校递交相关材料。学校会综合GPA、雅思或托福成绩、GRE成绩、个人陈述、实习经历等综合评定后决定是否录取;每年可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因此成功的概率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出国读研在单纯的考试方面没有国内考研压力大,但由于需要GPA,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在准备周期要远远长于国内考研。

读研时长

国内研究生通常根据专硕和学硕的设置分为2~3年。

国外读研的学制通常是1-2年,其中,英国等国家的学术体系一般为1年。美国研究生为学分制,30-60分,大部分1.5年。

学费

在国内读研,学术硕士一般是每年8千-2万元左右,专业硕士每个专业都不一样,5万到十几万不等。

出国读研,不同国家和学校专业有不同标准,英国和美国的学费比较高,平均每年要10万-30万不等,但为吸引国际人才,一些学校会发放高额的奖学金。而且在法国、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入读公立大学还是完全不收取学费的。

生活费

出国读研在住宿、饮食方面的花销国外读研要比国内多,具体数目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这也是一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国内考研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业机会&毕业竞争力

国内读研

一般国内读研对考公务员,进入国家单位,事业单位帮助比较大。加上国内研究生费用相对来说较便宜,是很多家庭孩子的第一选择。

但研究生团体的扩大,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学设施匮乏,教学质量的下降。国内研究生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加上国内读研的时间比较长,同届本科毕业的学生已经优先工作几年。

但比留学生有优势的一点是可以获取更多渠道的就业信息,接收一手招聘信息等。

出国留学

国外的研究生非常注重学生做研究期间就得到各种各样实验、研究的,以及外界公司或者是机构进行合作的机会,包括自己实地考察的机会。

打工几乎是每个留学生都有的经历,即使家庭条件很好,学校也会为其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自己也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打工机会,增强实践经历。

相比国内读研的同学,申请出国留学入学概率高、学习时间短。同样的学习背景,到国外可以拥有更优质的教学资源。80%的学生在选择出国读研的理由时选择了高质量教育和更好就业两个理由。

最为直观的是,留学国外,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

而海归同时有两种选择,留在国外和回国。在国外,如果毕业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以后留在国外的几率更大;在中国,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待遇。相比之下,更倾向于招聘海归的单位,如民营企业、海归创业民营企业则会为海归员工提供更丰富的优惠待遇。

毕业后选择读研与留学的人群,现在怎么样了

麦可思曾对2015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2016年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2.3万,高职高专生样本约12.7万份),2018年底对此全国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全国本科生样本约3.6万,全国高职高专生样本约3.6万份。

2020年考研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决定去留学

2015届本科毕业半年后

国内读研与留学人群三年后的月收入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5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可以看出,2015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国内读研人群三年后的月收入为7371元,与本科总体(7441元)基本持平,学历提升带来的回报可能因毕业时间短而尚未体现;毕业半年后留学人群三年后的月收入为9934元。

2020年考研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决定去留学

2015届本科毕业半年后

国内读研与留学人群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2015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可以看出,2015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国内读研人群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77%,与毕业半年后留学人群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78%)基本持平。

其实,考研与留学申请看似是两条完全平行、互不相交的道路,实际上,二者需要付出的努力很多都是重叠的,尤其是对于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在大一、大二时尽早订立做两手准备的计划,及时规划并严格执行,到了大四时会轻松很多。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0

1

平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学校的课程,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大学期间优秀的学习成绩,对于日后的一切计划来说都是大有帮助的。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一切成功的前提。

从出国留学方面看,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同于国内的高考、考研这样“一考定终生”的模式,许多国外高校往往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耐力,对于平时成绩非常重视。GPA(Grade Point Average)指的是平均绩点,是由每门课的成绩计算得来的。GPA一般来说是国外高校录取学生的硬性条件。如果成绩达不到规定的分数,很可能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因此,对于想要出国读研的同学来说,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定不能放松自我。

从国内读研的方面看,学习成绩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学习成绩是学校筛选保研名额的重要参考标准。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更有可能获得本校的保研的资格。另一方面,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有些高校在复试时会要求提供本科时期的成绩单,学习成绩作为对于学生本科教育背景考核的重要方面,会对复试成绩与录取结果产生影响。

0

2

英语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学英语。

从出国留学方面看,英语水平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与GPA一样,标准化考试成绩也是一项硬性条件。雅思、托福作为国际最常用的英语语言水平考试,是申请留学的同学必过之关。GRE、GMAT则是研究生申请的入学考试,这两项考试都以英语为基础,出题人默认答卷者的母语是英语,也就是认为你在语言理解上是没有问题的,在此前提下对你的思维与知识等进行考核。

从国内读研的方面看,英语也是一道必过之关。因为英语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的必考科目。不论你要报考什么专业,都必须要考英语。根据专业不同有“英语一”“英语二”之分,但是难度都不低。

0

3

积累实习、科研项目、志愿活动等经历,有利而无害。

从出国留学方面看,这些都可以归为“软实力”,是国外高校近年来越来越重视的部分。现在不少国际教育机构推出的“背景提升”项目,就指的是让学生参加更多丰富而有益的课外活动等,提升学生的“软性背景”。这些活动经历可以填写在PS(个人陈述)、CV(简历)和Essay(小论文)中,让你的申请文书更加漂亮,向招生官展示出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就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从国内读研的方面看,这些活动经历的益处并非是直接的,但是也不能忽视。实习经历等对于初试成绩不会产生影响,其效用更多体现在复试的面试中。面试需要和招生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展现出自己对于所从事领域更加深刻、新颖的理解,无疑会大大加分。而相关的实习、研究经历能够对此产生很大帮助啊。不少在初试中排名靠后的“实践型”考生,往往能够在复试中脱颖而出,并因此“逆袭”成功。

学习成绩、英语水平、活动经历,把握好以上三点,对于做长线准备的同学来说,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成功基础。随着考研季与留学申请季的临近,处理好其他的内容就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无论是在国内考研还是出国读研,建议大家切忌盲目从众,要清楚自己读研的意义及规划,按照理想、能力、费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选择出国读研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很多高校都遵循“先到先得”录取原则,越早申请,越容易成功。而且一定要选择教育部官方认证的学校,以防文凭不被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