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區塊鏈聯盟”數量居全國第一,要注重培養這兩類人才

區塊鏈技術到底能做什麼?這是公眾當前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市經信委昨天介紹了本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情況。經過多年的探索,上海區塊鏈技術已經在供應鏈管理、航運物流、保險、電子存證等領域有了試點應用,並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

上海“区块链联盟”数量居全国第一,要注重培养这两类人才

上海金融要素集聚、經濟業態多元、商業服務領先,已經成為國內區塊鏈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螞蟻金服、平安集團、寶武集團、中遠海運、萬向區塊鏈、眾安保險、中信信息等一批國內領軍企業紛紛選擇上海佈局區塊鏈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正是看中了這一突出優勢。

上海“区块链联盟”数量居全国第一,要注重培养这两类人才

據介紹,上海“區塊鏈聯盟”數量居全國第一,且具有“技術+資本+場景”三合一的生態優勢。目前,我國區塊鏈聯盟共有8家。共中,北京2家,深圳2家,而上海有4家,分別是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China Ledger聯盟、銀行間市場區塊鏈技術研究組和陸家嘴區塊鏈金融發展聯盟。這4家聯盟均由科研機構、金融機構、應用主體等多方主體共同發起,已經將上交所、萬向公司、中國銀聯等悉數涵蓋,成立之初就有了較為清晰的實際應用需求,為上海建立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創新中心提供了生態優勢。

以寶武集團為例,“大宗商品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應用示範項目”以寶武生態圈為業務場景,以創新的數字資產——應收賬款債權憑證“通寶”作為載體,面向中小、民營企業提供便捷高效、成本較低的普惠金融服務。經過1年多的業務運營,系統運行平穩,業務安全可控,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超過1000家中小企業享受到了普惠金融服務,累計通寶交易規模逾200億,融資成本最低可至4.35%,最小單筆融資僅3800元。此外,中小企業持有通寶還可在歐冶雲商平臺及相關合作方應用於採購、物流、加工等場景,逐步形成了集貿易、物流、金融於一體的產業區塊鏈生態圈。2019年10月18日歐冶金服通寶產品獲得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備案通過,為業務後續的合規發展奠定了基礎。

上海“区块链联盟”数量居全国第一,要注重培养这两类人才

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區塊鏈技術應用聯盟的報告指出,加速區塊鏈技術發展,要注重人才的積累培養。報告提到,中國區塊鏈相關人才基數還較小,從目前區塊鏈發展的趨勢來看,兩類人才是下一步急需培養積累的。一類是技術開發人員,雖然從事區塊鏈技術開發所需要的編程語言技能其實和互聯網行業的普通程序員並無太大差別,但在人才市場,具備“區塊鏈思維”和“應用開發經驗”的人才正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懂得“智能合約”相關知識也會成為人才的加分項。

另外一類是區塊鏈應用專家,隨著企業巨頭相繼進場以及實體產業的持續滲透,需要一批既懂區塊鏈技術特性又瞭解行業需求的業務專家。通過培訓、諮詢、提供技術方案讓更多傳統行業、企業的人瞭解區塊鏈,成為新增的市場需求,幫助他們把區塊鏈滲透到更多傳統領域中去,推動實體產業的降耗增效和轉型升級。

上海“区块链联盟”数量居全国第一,要注重培养这两类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