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的三种止盈方法

基金定投的三种止盈方法

这三种止盈方法是:

  1. 按收益率止盈
  2. 按估值止盈
  3. 不止盈,长期持有

下面依次来说明一下。

1. 按收益率止盈

按收益率止盈,是最常见的定投止盈方法。

它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当定投的指数基金达到自己设定的收益率时,即可卖出止盈。

例如,我们坚持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并设置收益率为20%,那么当该基金达到20%的收益率时,我们就可以选择卖出,完成投资了。

关于收益率的设置,有两个建议:

一是,

不能太频繁止盈,主要考虑费用问题,会让投资收益大打折扣。

科普下,指数基金如果持有不到7天就赎回,赎回费率为1.5%,这样会大大影响投资的收益;而持有超过7天后,大部分的指数基金的赎回费率是0.5%;而持有超过2~3年后,大部分指数基金会免除赎回费。

二是,止盈的收益率不能设置的太低,否则牛市时赚不了多少钱就比较浪费了。

关于止盈收益率,银行螺丝钉的建议是:30%。

30%收益率止盈”的策略在原理上是可行的,2~3年就可以大概率遇到一次“30%收益率止盈”的机会。

但具体按多少收益率止盈,大家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

按收益率止盈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它也有缺点。

比如大牛市的时候,可能会损失一些收益,因为一轮牛市上涨可能会超过200%,但如果你20%甚至10%就止盈了,那就会浪费很好的机会。

当然具体牛市什么时候会来,没人知道。所以要不要按收益率止盈,还是得大家自己决定。

另外,按收益率止盈的方法,比较适合波动大的品种。因为只需要赚30%就止盈,对短期波动大的品种使用这种方法更合适,例如中证500指数基金等。

最后,这种止盈策略比较适合可能在未来2~3年内要用到资金的人。因为如果坚持定投低估指数基金,30%的收益率止盈策略的话,按银行螺丝钉的说法就是,在2~3年内止盈获利是大概率的。

2. 按估值止盈

按估值止盈,是目前经常使用的另一种止盈方法。

它的原理基本就是在低估时候定投指数基金,然后等到牛市高估时候卖出止盈

一般在大牛市的中后期,才会到高估区域,例如2007年、2015年大牛市。而大牛市通常是7~10年一轮,所以

按估值止盈这种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中间持有的阶段需要耐心。

这种策略的优点,一是可以享受牛市的收益,二是投资者可以比较长的享受到投资品种本身盈利上涨带来的收益。

同样,按估值止盈也有缺点。

首先投资者需要非常有耐心,可能7~10年才能等到一次牛市。

其次,这种方法对指数基金的品种有要求。比较适合的品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优秀的宽基指数基金,特别是策略加权指数基金;第二类是优秀的行业指数基金,如消费、医药等。

另外,按估值止盈的优化方法是梯度止盈,即当进入高估区域时,把基金分成多份,分批卖出,估值越高卖出的比例越高。

梯度止盈好处是防止在牛市初级就把指数基金全卖光了,因而不能享受后面的收益;但它的缺点是可能牛市结束了,但指数基金还没卖光。

3. 不止盈,长期持有

第三种方法是不止盈,长期持有,即低估时定投指数基金,然后长期持有,以分红的形式获取现金流。

“股神”巴菲特和“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都提倡过这种投资策略。

约翰•博格认为,如果客户的收入需求和指数基金的股息分红、利息收入等相匹配,那就没有比简单的坚持到底更好的投资策略了。

意思就是,长期持有,然后依靠指数基金每年的分红来满足生活需要。

当然,这种方法要求投资者的心态要很好,能够抵抗住股市的波动。

这种长期持有的方法适合股息率高、分红多的指数基金,主要是大盘宽基指数基金,如上证50、沪深300以及红利类策略加权指数基金,如中证红利、红利机会等。

另外,长期分红收益与初始买入时的股息率高低有很大关系

通常对宽基指数基金来说,银行螺丝钉建议如果股息率超过4%,未来的分红收益会不错,超过5%就是比较少见的机会了。但是如果2%都不到,那就要小心。

另外,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往往也是大熊市指数基金处于低估的时候,对应了我们平时说的低估定投的理念。

总结就是如果打算长期持有,通过分红来获取现金流,那一定要在股息率比较高的时候再买入。

不同的止盈方法适合不同的投资需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止盈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