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部門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稅務部門如何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做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來,稅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推進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發展貢獻稅務力量。

稅務部門近幾年一直出臺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無論是從降稅降費優惠政策到可以促進融資便利的銀稅互動乃至到解決小微企業發展訴求。

據經濟觀察網瞭解,稅務總局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的2019年納稅人減稅降費滿意度調查顯示,民營企業獲得感強和滿意度得分高於平均水平。

合力出政策:支持和服務民營企業發展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是今年黨中央、國務院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部署。

據經濟觀察網記者瞭解,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後,稅務總局第一時間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稅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問需問計問策,並配合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相關職能部門,緊鑼密鼓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包括民營企業在內市場主體的稅費負擔。

作為此輪減稅降費的“先手棋”,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出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將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從3萬元以下提高到10萬元以下,放寬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並加大優惠力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俏彬認為,小微企業基本上都是民營企業,本次推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新政是針對當前民營經濟的情況和中央促進“六穩”的要求,作出的政策跟進,是減輕民營企業負擔,創造更好發展條件的有效之舉。

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宣佈了近2萬億元的一攬子大規模減稅降費舉措,贏得國內外廣泛關注。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認為,2019年全國兩會結束不久,減稅降費新政就推出來了,速度之快超出想象,力度之大更超過想象。

2019年4月,深化增值稅改革正式實施,將製造業等行業16%的增值稅率降至13%、交通運輸和建築等行業10%的增值稅率降至9%,並進一步擴大各行業進項抵扣範圍。

2019年5月,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單位繳費比例原高於16%的省份可降至16%,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

……

一年前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作為唯一一家與會的環保企業被安排發言的安徽艾可藍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屹表示,國家進一步減稅降費政策得以落地,不但給民營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更是給民營經濟送了一個大禮包。

安徽艾可藍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預計減稅規模達2200多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全部投入研發創新。

與劉屹一樣,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同樣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王傳福介紹,減稅降費政策的接踵而至,不斷證明著國家讓利於民、讓利於企的決心。在稅收優惠政策的持續加碼下,比亞迪發展迅猛、持續盈利。2019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營收同比增長5.44%,淨利潤同比增長3.09%,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佔有率達到22.08%。

民營企業深享紅利,直接增強了我國經濟向好發展的基礎。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包括民營企業和個體經濟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9644億元,佔新增減稅總額的64%,受益最大。特別是在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中,民營經濟享受新增減稅1619億元,佔比為88.61%。受減稅降費政策拉動,前三季度,新設立民營企業超過500萬戶,增速接近10%。

落實更重要

在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地過程中,稅務總局與相關部門圍繞民營企業發展不斷細化完善配套措施。去年11月中旬,稅務總局專門出臺《關於實施進一步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五方面26條具體措施。

之後,各省級稅務局也相應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落實文件,立足當地實際情況,主動提出稅收支持措施。

廣東省東莞市稅務部門以“導稅行”為載體開展主題教育,各班子成員分赴各基層辦稅服務廳,針對納稅人反映的難題,進一步優化窗口配置提升“一窗通辦”質效,拓展智能辦稅平臺等便利化辦稅渠道,積極展現新機構新作為。

“和過去比,更快捷、更準確、更方便了。”從事財務工作25年的大連龍之鐸服裝有限公司會計劉豔由衷地感慨道,“現在我5分鐘就能網上搞定申報,稅額計算和信息校對也能自動完成。”

不止是申報,發票領購上的變革也讓廣大民營企業納稅人感受到了便利。辦稅服務大廳中一排排高大的發票自助領用機,只需掃描購票員身份證,即可實現驗舊、領票一體式服務。“自助辦稅服務廳24小時全天候自助開放,辦稅都不用排隊了!”福建省遠大混凝土有限公司辦稅員高揚登說道。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表示,廣大民營企業是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稅務部門通過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等一系列實打實硬碰硬的政策措施,積極釋放政策制度紅利,成為今年我國經濟向內要動力、激活力、促發展的關鍵一招。

銀稅互動

納稅情況良好的企業在銀行融資時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的服務和便利,這是稅務部門近幾年一直在推動的銀稅互動。

“沒想到依法誠信納稅可以幫助得到低利息、無任何手續費的信用貸款,大大緩解了公司的流動資金壓力。”經營“Q+life”家居生活超市的雲南宅鮮配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保欣仍記憶猶新,現今該公司已累計貸款200萬元。

讓像“宅鮮配”這樣誠信納稅小微企業受惠的融資產品,來自建設銀行雲南省分行“雲稅貸”。該地稅務部門與建行創新“稅銀互動”合作形式,將企業的納稅信用與融資信用相結合,有效破解了企業融資難。

記者從稅務部門瞭解到,全國已有近900家銀行金融機構與省級稅務機關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中近一半實現線上“銀稅互動”,貸款產品審批時間由“幾個月”縮短至“幾分鐘”。

絕大多數小微企業都是民營企業,為更好地為民營企業提供優質精準服務,稅務總局專門設立了小微企業服務處。不僅如此,全國稅務機關12366納稅服務熱線均開通了民營企業專線,8000多家辦稅服務廳均指定專門部門或窗口建立全國統一規範的中小微企業訴求和意見受理快速反應機制。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認為,中小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爬坡過坎、健康發展,關鍵在企業內生動力。而稅務部門通過與銀行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大力推廣“銀稅互動”、推行發票信息“一站查”等舉措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為包括廣大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小企業成長提供了新動能。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2IPP91YU】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