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卻漸成事實的一幕:彩電高端海信展露完勝索尼的實力?

Popo||撰稿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又是公平的,特別是對於中外品牌競爭最為激烈的高端彩電市場更是如此。在中國彩電龍頭品牌海信的持續衝擊下,高端座次已經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海信在這場短兵相接的競爭中建立起領先優勢。

難以置信卻漸成事實的一幕:彩電高端海信展露完勝索尼的實力?

高端市場,海信強勢

市場向來青睞努力者

雖然依舊有一些消費者固執己見,對自己喜愛的品牌,特別是貼有日韓標籤的產品,保持一種矢志不渝的情愫,認為這些品牌的產品就是好一點,然而一個非常明瞭的消費趨勢卻在形成:絕大部分消費者在真正做決定購買時,會考慮包括科技、設計、創新、品牌、質量等在內的多個元素,而絕非品牌或某一項指標那麼簡單。

中低端市場自不必說,中國龍頭品牌牢牢掌控著市場走勢,在這個市場一線企業如海信無論銷售量還是銷售額都是兩倍有餘的表現碾壓洋品牌。

有消費者說銷售量不足以說明問題,那就來看看銷售額情況。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9月份,海信電視銷售額佔有率連續9個月超過20%,持續領跑中國彩電市場。而作為外資品牌的代表,索尼電視的銷售額只有10.06%,不足海信的一半。

在上述市場,對電視有起碼認知的人,都瞭解這個情況。其實關注的焦點,在於這兩年本土龍頭企業掀起的大屏及高端策略,這種情況下,在高端市場本土品牌與索尼、三星等品牌摩擦漸多,逐漸形成了對攻之勢。

高端市場的玩法獨具一格,與中低端產品只追求性價比完全不同。這部分消費者對產品有著自己的考核標準,要想打動這些消費者,不僅有品牌,還有科技、設計、創新力等多個緯度。

以前,在國內品牌綜合實力不夠的時候,洋品牌憑藉平板前期甚至CRT時期積累的品牌和產品優勢,一直把控著市場;但現在,隨著優秀本土品牌的介入,這種情況完全變了,它們不僅帶來了品牌,還有前沿科技、時尚設計和持續不斷的創新,開始掌握了高端市場的主動權。

以海信為例,今年大屏主銷的大屏就持續領先索尼。以今年主銷的65吋產品為例,海信65U7E均價達8427元,索尼KD-65X8500G均價為7984元均價。從7、8、9三個月的價格變化來看,海信65U7E價格下降了4.8%,索尼65X8500G價格則下降了6.7%。索尼在均價降幅比海信大,售價比海信對標產品低的基礎上,銷售量依舊遜於海信。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當你沉迷過去的輝煌無法自拔或者鮮有作為的時候,比你更努力的國內品牌就會在產業轉型消費升級的關口,毫不留情地超越你。

解開你困惑的三點改變

當結果呈現在面前的時候,肯定還有消費者一臉錯愕,認為要不是數據公司搞出了,就是品牌廠商在自吹自擂,誇大其詞。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梳理一下2019年1月至今不足一年的變化,就會發現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並非出於巧合,而是一種必然,而且極有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那種必然。

其一,技術方面,本土努力。

這兩年彩電雖然在顯示技術上沒有形成最終方向,但是在更多細節上,卻呈現出精彩紛呈、奪人眼球甚至歎為觀止之勢。

難以置信卻漸成事實的一幕:彩電高端海信展露完勝索尼的實力?

疊屏,驚豔了全場。

這種精彩多半由國內企業創造的,比如在今年,海信推出了實現了超高對比度、豐富色階和廣視角,令整個攝影圈錢元凱、李少白、王建軍等大拿站臺宣傳,以及中科院院士歐陽鍾燦點贊並稱之為“全球液晶顯示技術的里程碑 ”的疊屏電視,不僅實現了畫質效果的飛躍,而且進一步鞏固了背光優化的優勢。推出了令整個電視行業都為之動容,被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譽為“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的三基色激光顯示技術等。

難以置信卻漸成事實的一幕:彩電高端海信展露完勝索尼的實力?

激光,大屏利器。

相比之下,索尼技術創新略顯不足,繼續以畫質來影響消費者,而在未來顯示技術方面,則站隊LGD,通過“拿來主義”維繫高端。

通過一點一滴的改變,海信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其二,設計方面,優於外資。

有消費者認為洋品牌的優勢在於設計精美,與家裝無縫對接,所以一直有外資品牌電視更大氣,看著更上檔次的認知。這種認知擱在10多年前可能沒問題,但是現在依舊套用,就無疑是對本土品牌的一種誤解了。

其實翻開本土一線品牌的成長史,它們在高端市場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是有原因的。以海信為例,今年推出了遠程K歌、組團看球、六路大屏聊天的社交電視,功能設計直擊市場痛點,解決了大屏社交時代的尷尬,而相比之下索尼欠缺這樣的產品;比如推出在今年全球最窄邊框重新定義全面屏U8以及專門針對年輕人的U7,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而索尼重心偏向打造年輕人的信仰,錯失不少群體。

其他還有如護眼、兒童教育等功能設計方面,海信也遠遠走在以索尼為代表的洋品牌前面。

其三,創新方面,完爆對手。

唯有不斷努力,不知道終點在哪兒的企業才能收穫極致的回報。

過去不足一年的時間裡,在產品暢銷榜TOP10中,海信佔據4款,排名前兩名,索尼只有一款,排名第九。在過去的一年裡,海信推出的新品就達數十款,涵蓋基礎技術、應用技術、外觀設計等多個領域,而索尼依舊圍繞X1芯片和屏幕聲場做文章。客觀說,創新方面已經不如海信,特別在一些前沿技術應用,如IoT、5G等技術方面。

在過去的一年裡,海信激光電視解決了全色顯示問題,ULED電視建立了畫質顯示的新高度,OLED電視很好地解決了灼屏尷尬。不同技術的創新多點開花,在高端市場助海信一臂之力。這方面,索尼的表現則有待提高。

小結:任何大的超越都是建立在無數個小的超越基礎之上的,奉行技術致勝的彩電行業尤其如此。海信在量、額、單品方面都完爆索尼,正是技術不斷進階、設計斟字酌句、創新永不止步的結果,這方面來不得半點馬虎,所以當揭開這些謎團之後,你就會接受一個事實:高端市場,中國本土品牌已經強勢崛起,未來,這種優勢還可能進一步拉大。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下觀點,共同為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出力。對科技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森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