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在水浒中,许多梁山好汉都经历过牢狱之灾。比如林冲,他被高俅陷害,误入了白虎节堂,结果被脊杖二十,刺配到沧州。除此之外,宋江、武松、卢俊义、戴宗、杨志、解珍、解宝等人,也都因为杀人或者被他人陷害而关在牢狱之中。如果没有钱“孝敬”狱吏的话,轻则被打杀威棒,重则被刑讯、虐待。

因此,书中出现过不少刑具,诸如木匣(即匣床)、杀威棒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撒子角”。

黄须节级,麻绳准备吊绷揪;黑面押牢,木匣安排牢锁镣。杀威棒,狱卒断时腰痛;撒子角,囚人见了心惊。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新水浒杨志形象

这是杨志杀了牛二,被抓入开封府监狱后,看到的状况。“撒子角”是什么刑具?其出现于何时,为何犯人们见了就心惊呢?它的使用,有没有什么限制呢?

先说撒子角的起源

其实,撒子角是用来夹手指头的刑具,也叫撒子、拶子(拶,音同攒,第三声),是明清小说中最常出现的刑具之一。因为是用于夹犯人的手指,所以常说一些文献中也说“拶指”。

拶子出现的时间,很多文献都没介绍,或者只说是宋元明清时期监狱常用的刑具。其实,至迟在战国时期,拶子就已经出现了。

内支盈于柴栅……而自以为得,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庄子》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庄子·天地》

交臂历指的历,也写作“枥”。那么,这个“枥”是何意呢?

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对“枥”的解释为“椑指”;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对“椑指”的注解是“如今之拶指”。显然,“枥指”就是指挤压手指。

这说明早在庄子生活的年代,即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对犯人夹手指的刑罚了。同样是战国时期的尉缭子,他也提到过这种挤压人手指的刑罚。

笞人之背,灼人之胁,束人之指,而讯囚之情,虽国士有不胜其酷,而自诬矣。——《尉缭子》

这里的“束人之指”,也是指挤压犯人手指的刑罚。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尉缭子

这段话意思是说:打犯人的背,烧犯人的肋,夹犯人的手指,用如此残酷的刑罚来审问犯人,即便是国士也受不了,所以他们只好自污(承认自己没有犯下的罪行)了。

从《庄子》《尉缭子》可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夹手指的刑具了。只是当时诸侯国并立,这种刑具的名称不统一,有的说是“枥指”,有的说是“束指”,其样式应该也不同,但作用一样。

再说拶子的发展

尽管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因为拶指不是合法的刑罚,所以从战国到唐宋,正史对拶子几乎没有记载,文献中也鲜少提及。

南宋理宗在位时,州县监司、郡守作威作福,为了“有效”对犯人录口供,肆意刑罚犯人。史书中提到不少当时监狱里的刑罚,甚至提到了与拶子相似的刑罚夹帮、超棍,却没有提到拶子。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宋理宗画像

夹帮是由三根木棍组成,一端用铁丝固定,另一端用绳子连起来。用刑的时候,夹帮竖起来,把犯人两条小腿放在中间,然后两人拉绳以收紧棍子,犯人如果不承认,腿骨都会被夹断。

这种夹腿的刑罚,明清时期也还有,叫“夹棍”。而为了加大力度,还会有一人专门负责打楔子,这样可以改变方向,增大上端棍子间的距离,能加大大力度。在英国乔治·亨利·梅森的《中国刑罚》中,还有清朝夹棍刑罚的配图。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清代男子夹棍刑罚(来源《中国刑罚》)

倒是清代王夫之在《宋论》中,说到了“拶指”。

六刑具之有木棓、竹根、箍头、拶指、绞踝、立枷、匣床诸酷具,被之者求死不得,自唐武氏后,无用此以毒民者。宋之末年,有司始复用之。——《宋论》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武则天影视形象

据此可知,唐武则天之前,拶子也仍然使用。从武则天到宋朝中期,没有使用拶子的。但宋后期,监狱中又开始使用。宋元时期的文献,可以证明。

公吏人排列两边,不由我心惊胆战。怎推这铁锁沉枷,麻槌撒子。——宋《小孙屠》

如今拿住尔,到公庭责口词,下脑箍使拶子,这其间痛怎支?——《全元曲》

“撒子”就是“撒子角”的简称,也即是拶子。既然普及到戏曲中,说明宋朝的监狱仍然使用拶子,并且有了“撒子”“拶子”等名称。

到明朝,拶子的使用更多,名称也统一并定了下来,即“拶子”。靖嘉年间的刑部尚书毛恺,在《禁刑狱之滥疏》中说过“刑手则有拶子,刑足则有夹棍”。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撰写的《三才图会》中,也提到了拶子,还留下了拶子的样式。显然,这种刑具在当时已经普遍使用了。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嘉靖皇帝影视形象

对了,明清时期,拶子成了合法的刑具。明代规定,刑部每年用拶指(也就是拶子)1300把;而察院每年用800把。

个人搜索了一下元明清时期的部分文献,提及“拶子”有170次,提及“拶指”有93次,涉及到《金瓶梅》《老残游记》《三侠五义》《喻世明言》《古今奇观》等数十部作品。由此可见,拶子这种刑罚,使用之多,早已为时人所熟知。

接着说拶子的样式

说了半天,拶子到底是什么样呢?之前的文献中,没有说拶子的样式,但在明朝的《三才图会·器用卷》中,留有当时拶子的图画。从图中可以看出来,这是五根等长的木棍,两端各有一条绳子。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三才图会》中的拶子样式

而清朝的资料中,还说出了木棍的长短和粗细。

拶指用圆木五根,各长七寸,径围各五厘。——《钦定大清会典》

由此可知,木棍只有五根,所以只夹四根手指,大拇指太短,所以不夹。十指连心,可想而知这样的刑罚,会让多少人屈打成招。近代史上,江姐曾受过拶指,不过她宁死也没有交出情报,其毅力之强,实在令人佩服。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还珠格格》中的拶子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还珠格格》中的拶子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还珠格格》中的拶子

影视剧,像《还珠格格》中,用来夹紫薇手指的拶子,复原的就很准确,使用方法也对。从剧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紫薇两手大拇指没有被夹,拶子的五根木棍也是等长的。不过有一点瑕疵,那就是木棍是中间粗两头细,像个梭子,还是空心的。这可能是为了表现力度,因为这样夹手指更疼。

其他影视剧中,拶指大多有问题,要么夹手指的方法不对,要么是拶子不对。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中,还出现了特大号的拶子,应该是为了增加喜剧效果。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一些错误的拶子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九品芝麻官》中的拶子

最后说拶子的使用限制

历代都有规定,非合法刑罚一般不让用。拶指在明清虽然已经合法,但问题是这种刑具对犯人的伤害太大,多有手指夹断甚至疼死过去者,所以清朝对拶指的使用做出了规定。

《大清会典》记载,康熙九年(即公元1670年)规定,官员审问犯人时,只准用拶子和夹棍,妇女不能用夹棍,而怀孕妇女不用拶子。即便妇人用拶子,也不能超过两次。违者,一经发现,就会受到降职或者罚俸的处罚。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康熙皇帝影视形象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女人弱,容易致死,影响审判。

《钦定大清会典》里说,犯轻中度案的妇人,不准用拶指,只有重犯妇女才能用。《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也规定,官员私底下惩罚奴仆,不准用夹棍或拶子,否则罚俸六月,如果出人命则直接革职。

水浒中,仅出现一次的“撒子角”,是什么刑具?

清代女犯拶指刑罚(来源《中国刑罚》)

然而规定是规定,现实情况未必如此。事实上,清朝时,拶指常用于女犯,而不管女犯的案件是不是重案。

王永宽《中国古代酷刑》;刘振峰 英子《中国古代女性刑具考》

姜小川《中国古代刑讯制度及其评析》;李军《明代司法活动中的刑具研究》

《水浒传》《庄子》《尉缭子》《三才图会》《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国刑罚》《全元曲》《金瓶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