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成效明顯

10月31日,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顯華做客省人民政府網“在線訪談”時,就我省以貴安新區為核心,以貴陽高新區、貴陽經開區、安順高新區、遵義經開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貴陽綜保區、貴安綜保區、遵義綜保區為重點的“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推進有關情況回答了網民提問。

彭顯華說,“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是我省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探索者和排頭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1+8”平臺建設,在各有關市州、省有關部門和“1+8”平臺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1+8”平臺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現代產業加快發展、改革創新有力推進、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內生動力穩步提升,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為全省改革開放創新和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8”平臺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創新策源地。

據彭顯華介紹,近年來“1+8”平臺對全省經濟發展的貢獻呈逐年上升趨勢,各平臺在全國同類平臺競爭力在逐步提升。2018年,“1+8”平臺國土面積佔全省的比重為1.1%,地區生產值佔比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佔比11%左右,進出口總額佔比39%,實際利用外資佔比30.1%。從全國同類平臺排位來看,貴陽高新區在全國157個國家級高新區評價結果中綜合排名第40位。貴陽經開區和遵義經開區在全國219個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中排名中上,分別為36位和50位。

彭顯華重點從五個方面向網友介紹了“1+8”各平臺推進情況。

基礎設施方面,

貴安新區從“一張白紙”起家,規劃建設了與貴陽、安順等地連接的“五橫五縱”互聯互通骨幹路網,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建成開通;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八橫四縱、內外雙環”的骨架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口岸綜合經濟區建設迅速推進;貴陽、貴安新區、遵義綜合保稅區先後封關運行,貴安綜合保稅區建設實現了“當年獲批、當年建成、當年驗收、次年封關”。

現代產業方面,貴安新區佈局華為、騰訊、蘋果、三大運營商以及FAST數據處理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貴安生物大數據中心等大數據項目,集聚了全國乃至全球數據資源。貴陽高新區獲批國家級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大數據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大數據引領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示範工程等,引進了總投資360億元的恆大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總投資50億元的比亞迪電池和立體交通智能製造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貴陽經開區滿幫集團成為貴州唯一“獨角獸”企業。貴陽綜保區漢能裝備製造等一批高端製造項目落地並投產。雙龍航空港經濟區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和中電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改革創新方面,貴安新區獲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獲批建設貴州(雙龍)檢驗檢疫試驗區,獲批建設進境水果、進口肉類、進口冰鮮水產品和進口種子種苗指定場所。貴陽高新區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68家,獲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安順高新區擁有6個國家級創新平臺、15個省級創新平臺,在航空裝備產業領域形成集研發、實驗、檢測、試飛為一體的科研鏈條。貴陽經開區獲批建設國家軍民結合(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全國大數據安全認證示範區等國字號榮譽。

開放提升方面,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範圍內龍洞堡國際機場已開通貴陽至洛杉磯、舊金山、莫斯科、米蘭、巴黎等6條洲際航線,開通國際航線達到24條。貴陽高新區自2016年以來,新增外貿進出口備案企業121家,實際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年均增長87.7%。貴陽綜保區推動貴港直通智慧物流項目運營,實現進出境貨物中途無需換車直接進出香港。

營商環境方面,貴安新區率先開展國家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工作,將省級下放、市、縣三級行政審批從331項精簡為92項、審批提速75%以上、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85%以上。貴陽高新區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啟用全省首個自助服務大廳,實現政務服務24小時不打烊,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理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遵義經開區2017年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排名全省第一。貴陽經開區開展了四個類別20個“集成套餐”,所有審批事項審批時限在法定時限的基礎上壓縮到6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