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江都李氏(扬州江都大桥镇)

在江都大桥镇及其周边乡镇居住着为数众多的李氏族人。据编修于民国十三年(1924)

的《维扬江都李氏家谱》记载:李姓,是一个多源流姓氏。而江都大桥镇周边的这支李

氏,却源于嬴姓与家族的图腾崇拜。

维扬江都李氏(扬州江都大桥镇)

江都这支李氏先祖,为东夷首领皋啕。尧,舜时,任命其为“大理”(执掌刑法的官)。

因其以善理刑獄著称于世,使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得以安居,成为子孙的楷模

和骄傲。其子孙后辈便以先祖的官职为姓,曰理氏。

到商纣王时,理氏后裔理徵仍任理官。时纣王昏庸无道,理徵屡谏不应,为纣王所不

容,终遭杀身之祸。其妻契和氏只得携幼子利贞外逃。当走到河南伊河之时,母子两人

饥饿难忍,只得以路旁树上的“木子”充饥,这才保住了性命。从此,李氏便视“李树”为神

树,将其培育成家生果树,作为家族图腾。且为躱避纣王追缉,又改“理”姓为“李”姓(古

时,理,里,李相通)。不少李姓子孙还会在宅旁种上一株李树,以缅怀先祖

之不易。可见,李姓,当始于商末周初。

维扬江都李氏(扬州江都大桥镇)

李姓作为中华一大姓氏,在中国历史上称王称帝者即多达58人,先后建有大成,西凉,

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政权,并有无数将相名

臣。因此,李姓祖辈多为官宦人家。

维扬江都李氏(扬州江都大桥镇)

江都大桥周边李姓始祖为李良材。是宋时尚书右仆射李纲的后人,迁居姑苏(今苏州)。

他生性淡泊,隐居不仕。后因避燕王之乱,才举家迁至江北维扬大桥镇西北之曹王庙,

聚族而居,成为李家庄。其始迁祖为李肇(字洪基)。后向周边拓展,繁衍生息,成

为大桥地带的大姓。

维扬江都李氏(扬州江都大桥镇)

​由于李氏祖上多为官宦之家,故祖训强调的是忠孝礼义。忠者,忠于国家人民;孝者,

孝敬长上。不孝者生不容族人,死不入家祠,自有天谴。礼者,礼貌待人,礼贤下士。

义者,识大体,明大义。

李氏一族正是遵循祖训,故家族兴旺发达,成大事者众。 (朱毓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