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西安的白鹿仓旅游景点投入3个多亿,却招不来大量游客?

i拍影像


白鹿仓是近两年白鹿原上开发的一个景点,属于类似袁家村的民俗村类的景点,在传统的民俗村基础上开发了民初街、飞行营地、房车营地等项目。刚开业时挺火爆的,周末来玩的市民挺多,对民国街、火车站感到很新鲜,吃的喝的和袁家村的差不多,吃完去戏楼看戏喝茶,还有儿童游乐场。不过始终看不到景区所独有的特色,所有的东西在其他地方都能看到,而且可能会比这里更好。来一次还可以,两次就感到没意思了。

今年的白鹿仓,景区门口的大水车还是依旧转着,马路对面停车场里的车少了很多。儿童游乐场里比较平静,玩的人很少,景区的客流明显降低了很多。


新小宇宙号出发


我觉得这个问题答案因人而异吧,我是住在这附近的,平时礼拜天或者有空就会带我儿子来白鹿仓玩,来过很多次,他都不觉得腻。

如果成年人小情侣来这种地方,来一两次也就算了,来次数多了觉得没意思。但是这里的游乐项目特别多,每次来都会发现新开发几个新的游乐项目。

年轻人来这里可以去各种主题店拍照,网红店也有。最多的就是古装照,价钱不贵,自己挑衣服,穿了自己拍照。还有分手纪念馆...等等,小孩子玩的就太多太多了,每次来充500块钱都不够我儿子玩。因为游乐项目太多太多了,我儿子特别喜欢,大人玩的游乐项目跳楼机海盗船,空中飞人,热气球等等,都有。最近还新开发了彩虹滑道。

这里吃的喝的都有,各种小吃,量少,偏贵,不过。来这种地方也不是为了吃饱。也就跟一般景区价格差不多。唯一吐槽的就是萌宠乐园,简直侮辱我的智商,当我们没看过小动物啊,就几个小黑猪和一些寻常小动物。冰雪王国带孩子进去看看还可以,成年人就没什么必要参观了,里面冰雕就是小猪佩奇和汪汪队。规模不大,进去走两步就逛完了。还有好多就不多说了,总之我的感觉就是小情侣啊,闺蜜啊来这地方拍拍照,休闲下下还不错。带孩子来这里玩是最佳选择,因为小孩子玩的项目太多太多了。

哎~我感觉我好啰嗦。我不是西安本地人,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也因为经常过来玩,这只是我个人感觉。仅供没来过的游客参考。我不了解当地文化,有说错的地方希望本地家人们见谅。

照片是我随手附上的几张每次不同时间来白鹿仓游玩的照片,主要是孩子特别喜欢,











我是壮壮的守护神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大量游客前去,我去了一次再也不想去了。

今年国庆期间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玩,本来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我们去的时候收了30块钱门票,景区工作人员说:“国庆期间有动物表演,平时没有。”我们买票进去以后,发现没啥人,说的动物表演,就是每一个小广场上,拿隔离围起来,动物是猴子、猪、大白鹅、小狗、还有一只鳄鱼,也没表演节目,就是放在那里,让大家看看。

走在景区里感觉冷冷清清的,可能跟下雨有关系,有些商铺没开门营业。景区规划也不好,东一个西一个的,卖陕西小吃的和台湾小挨在一起,一个是青砖青瓦的关中风貌,一个是粉嫩的台湾风格,两个配一块真不协调,好歹分个片区。

假日经济就是这么搞的,趁着国庆放假挣门票钱,能宰一个算一个,这样的景区生意不知道是好是坏。


一默


主要是周边同类型项目太多。

白鹿仓和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一样都是打的《白鹿原》的牌,三个地方我都去过。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和白鹿原影视城都在蓝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早一些,但后来白鹿原影视城起来后,民俗村就没了人气,后来倒闭了。白鹿原影视城因为拍过几部电视剧名气比较大。白鹿仓在灞桥,距离西安市区更近,刚开业时人气很旺,但如今人气下降很多。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周边同类型项目太多,客户被分流。城内有永兴坊,泾阳有茯茶小镇,礼泉有大名鼎鼎的袁家村,兴平有马嵬驿、宏兴码头,周至有水街,户县有将军山古镇,长安有太乙道,这还只是一部分,可以说每个县都有一个类似项目,如此多的项目从本质上讲都是跟风袁家村,都是打着民俗风的小吃一条街,卖的的东西都类似,而且量少价格贵,味道一般,刚开始,人们出于好奇,会去几家看看,但去的地方多了,人们就会觉得千篇一律,没多大意思,去的人渐渐就少了。





萤囊夜读


西安白鹿仓,地理位置很好。地处陕西文学之乡白鹿原,南望秦岭,北眺渭水,西瞰古城,动览乡村。题目中的投入3个亿来造景区,却招不来大量游客。不是它一开始,就招不来十几亿的客流,而是回头客和口碑游客比例不多。

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亟待深度开发,深耕白鹿原文化

白鹿仓,最初的设定为:一仓三营:白鹿之仓,航空飞行基地,温泉房车营地、运动体验营地;423栋民俗建筑,和永兴坊一样,融合陕北、陕南、关中的特色。

但这里并非全然的陕派。

一边是:架子车、石碾盘、织布机等陕西乡村符号。

一边是:热气球、极限运动时尚潮流项目。

它们,各自在景区里自成一派,并未串联成统一符号。

二、强化运营,以投资创市场

西安最成功的景区,是大唐不夜城。街道的灯光秀很棒,重要的是,每个月这里都会有不同的节目上演。石头人、花车迅游、钢琴街、咖啡角、歌舞演出,都是在固定的基础上多有换新。相比之下,白鹿仓的活动就比较单一,一次开发后用活动留客,除热气球节、动物嘉年华等旅游旺季时的主题活动,日常活动的景区文化的挖掘、游客体验性项目的建立和更新,需进一步加强。

同时,大唐不夜城是耗费了很大的投资,才把自己上升到城市的高度,成为西安的旅游名片。白鹿仓除开开业前的巨额投资,后面关于投资的新闻就不多了。

三、地处城郊,非自驾游游客不便

一路吃吃喝喝,拍拍美美的照片,看一看古风建筑,不到半小时就逛完白鹿仓。而为此,却要付出1.5-2小时的交通才能抵达。

古代作战: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景区旅游亦然。第一次看,好看;第二次看,soso;第三次,再也不来了。毕竟热火的《哪吒》二刷的时候,也没第一次那么感动了。


四、白鹿原系列景区同质化

白鹿仓地处白鹿原,南接翠竹碧波的鲸鱼沟、北临樱桃谷,但却有个4个以“白鹿原”兄弟。

2017年,电视剧《白鹿原》走红,原上多了5家以“白鹿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分别是:白鹿仓、白鹿原生态文化观光园、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村、簸箕掌民俗村。这些贩卖“白鹿原”文化的景区,无一不是:大修古建筑、出售陕派小吃,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缺乏以文化为基础能持续体验的节目,后续发展乏力。如今这些景区,发展都不太好。

1. 白鹿原民俗村:2016年开业当天接待游客12万,火极一时。如今,仿古小吃一条街,商户大门紧闭、空无一人,凉皮夹馍空余道旗,冷落的像鬼城。

2.簸箕村:这个说着“洋槐林里看云海、女娲湖边来休闲”的民俗村,同样也因为缺乏文化特色而关门大吉,甚至有西安人都没听过。如今这里,除了当地村民,几乎无游客。野草长得半人高、游乐场废弃多时。

这些景区,或许名字不同!但也不过是名字不同的小吃街而已,就像是开在白鹿原上的5个袁家村。先开业先抢先机,再盲目跟风或运营不善,就会一起倒闭。

由此可见,打造一个景区不难,但要打造一个优秀的旅游景区,却是难上加难。白鹿仓有很好的基础,有《白鹿原》可以借势,未来还是可期


乐游陕西指南


白鹿之仓由陈忠实《白鹿原》古街、陕北院子、陕南水街、生态农业、 非物质文化展示区、文化艺术展览表演区等近二十余个主题板块组成。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气了呢?去过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新东西,就是满足了对白鹿原这部电影或电视剧里的情景再次重温,他们来到了白鹿原的白露仓。好奇心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同时,对在生活农村的人们,离他们更近,好奇心就没有城里人那么强烈,而白鹿原的白露仓反应过去农村生活,世世代代在农村生活的人没有那么强烈的文化感受。对他们来说现实更重要。既然是商业开发,必然有商业的模式。把握商业火候是关键,在口碑的不确定时,过度商业化,导致人气的衰败,有句成语“欲速则不达”讲的就是这个结果。

我们从物价方面讲,白鹿原的白露仓离西安60多里路,物价比西安贵3到4倍,城里人也不是花不起,就是觉得花的值不值,一碗面30,已经赶上北上广物价,白露仓开发商你们太着急收回成本了。你们是对全国开发的物价,可是你们是在陕西西安的土地上,要与当地物价接轨,眼头太高,现在这种情况,就叫“眼高腿短”将一个好端端文化影视基地就此没有了人气。


太微微


西安有个白鹿原,闻名遐迩,首先要感谢陈忠实老先生用一部小说《白鹿原》,让白鹿原名声在外。随着各个版本的影视剧的改变,白鹿原更是名声大噪。而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全域旅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白鹿原捧着一个金饭碗,如果不好好利用还真是有点浪费了。

前几年白鹿原上马了几个民俗旅游的项目,其中就包括题主所说的白鹿仓,还有白鹿原影视基地等等。开放之初吸引了很多周边游客,甚至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冲着白鹿原名声去了,当然收到的回馈也是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有人觉得有趣好玩、美食遍布,也有人觉得和别的地方的乡村游相比也是大同小异。

说到乡村游其实在陕西已经不是新鲜事,其中的“鼻祖“应该就是袁家村,而且袁家村确实也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而后陕西又有了马嵬驿,直到白鹿原上连开几家民俗村,乡村游看似红红火火,但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疲软现象,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很多人说到的停车问题、餐饮问题,等等,而后乡村游发展该如何突破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思考的。


华商网


大家好,我是秋天的绿叶。作为一名旅游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白鹿仓和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一样都是打的《白鹿原》的牌,三个地方我都去过。

其次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和白鹿原影视城都在蓝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早一些,但后来白鹿原影视城起来后,民俗村就没了人气,后来倒闭了。白鹿原影视城因为拍过几部电视剧名气比较大。白鹿仓在灞桥,距离西安市区更近,刚开业时人气很旺,但如今人气下降很多。

最后个人认为周边同类型项目太多,客户被分流。城内有永兴坊,泾阳有茯茶小镇,礼泉有大名鼎鼎的袁家村,兴平有马嵬驿、宏兴码头,周至有水街,户县有将军山古镇,长安有太乙道,这还只是一部分,可以说每个县都有一个类似项目,如此多的项目从本质上讲都是跟风袁家村,都是打着民俗风的小吃一条街,卖的的东西都类似,而且量少价格贵,味道一般,刚开始,人们出于好奇,会去几家看看,但去的地方多了,人们就会觉得千篇一律,没多大意思,去的人渐渐就少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旅游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JN老王


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北路的白鹿仓景区,不仅投入了3个多亿,而且好号称要投入35亿元,看样子规划很宏伟也有很大的发展。


白鹿仓确实在开业初期的人流量非常猛,2017年的10月6日,白鹿仓里游客数量井喷,当天游客数量突破了20万,这个和十一长假游客数量本来就多有关,当然也和白鹿仓的地理区位有关。


毕竟,和相同类型的民俗村比起来,白鹿仓算事离西安市区最近的一个旅游景点了,这个区位优势也确实给白鹿仓带来了不少的游客。

不过,如今的白鹿仓同样面临一样的问题,美食和体验其实和其他那些民俗村也是大同小异,没有太大的区别,去过一次的人,也不会想再去第二次了,毕竟,人的新鲜感也是有限了。


白鹿仓针对的游客大多是西安本市的游客,1000万人即便一个人去一次,2年也就都去过了,2年之后,白鹿仓的特色是什么?凭什么吸引游客再去?这都是现实的问题。


没有了新鲜感,去往景区的道路也老是堵车,进去之后人挤人,吃的也好吃谈不上,游客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再去了。


用户5794183992


大家好,我是刘彬雨彤。作为一名旅游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和白鹿原影视城都在蓝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早一些,但后来白鹿原影视城起来后,民俗村就没了人气,后来倒闭了。白鹿原影视城因为拍过几部电视剧名气比较大。白鹿仓在灞桥,距离西安市区更近,刚开业时人气很旺,但如今人气下降很多。

其次个人认为周边同类型项目太多,客户被分流。城内有永兴坊,泾阳有茯茶小镇,礼泉有大名鼎鼎的袁家村,兴平有马嵬驿、宏兴码头,周至有水街,户县有将军山古镇,长安有太乙道,这还只是一部分。

最后可以说每个县都有一个类似项目,如此多的项目从本质上讲都是跟风袁家村,都是打着民俗风的小吃一条街,卖的的东西都类似,而且量少价格贵,味道一般,刚开始,人们出于好奇,会去几家看看,但去的地方多了,人们就会觉得千篇一律,没多大意思,去的人渐渐就少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旅游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