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二代”接班,葵花葯業三季報暫穩 但在建工程進度有貓膩……

實控人關彥斌因涉嫌故意殺妻事件被司法機關控制後,“關二代”接棒,葵花葯業的前景一度蒙上陰影。

不過,從10月30日其公佈的2019年三季報來看,葵花葯業業績暫時“穩定”。

數據顯示,葵花葯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51億元,同比增長0.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73億元,同比增長8.07%。雖然增幅不大,但暫時穩住了大局。截至10月31日收盤,葵花葯業收於15.05元/股,跌幅1.63%。

“关二代”接班,葵花药业三季报暂稳 但在建工程进度有猫腻……

1 1%的股票回購

留不住機構投資者

葵花葯業主營業務包括各類中成藥、化學藥品(包括生物製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在銷產品300多個,涉及“兒科、婦科、消化系統、呼吸感冒、風溼骨病、心腦血管”六大領域。

今年一季度,葵花葯業遭遇了或許是創立以來最嚴重的一起“黑天鵝”事件。實控人、原董事長關彥斌因涉嫌故意殺害其前妻張曉蘭,被大慶市讓胡路區人民檢察院批捕。此事於2019年3月21日披露,調查處罰類型為被司法機關或紀檢部門採取強制措施,目前該案仍在偵辦中。

從三季報來看,葵花葯業業績雖然增幅不大,但暫時算是穩住了大局。但今年以來,葵花葯業股價走勢不算理想,從今年4月的最高值19元/股持續波動下探。

“关二代”接班,葵花药业三季报暂稳 但在建工程进度有猫腻……

為了穩定股價,葵花葯業近期公佈了一份股票回購方案。公司表示,擬使用不超過1億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227.27萬股至454.55萬股的股份,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比例為0.39%至0.78%,回購價格不超過22元/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後續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據業內人士分析,從方案來看,回購股份方案具有雙重利好,一是回購股份有利於股價上升;二是回購的股份用於股權激勵,有利於提升公司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但從回購數量來看,回購金額不超過1億元,回購比例最高上限佔總股份不到1%,對公司股價的刺激作用或許有限。

與回購股份的公告相比,葵花葯業的另一份“未減持”公告似乎更具有穩定股價的意向。

此前,葵花葯業實控人關彥斌及董事劉天威擬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1662.07萬股和24.63萬股的股份。截至三季報發佈時。關彥斌的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已過半,而劉天威的減持計劃實施期間已屆滿,但截至上述公告發出時,二人均未實施其減持計劃。

然而,《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機構持倉數據看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有58家基金公司持股葵花葯業,總計持股3391.72萬股,佔流通股比例為5.81%。到了三季度末,持股葵花葯業的基金公司減少到4家,意味著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已選擇離場。

2 在建工程存貓膩

僅從三季報看,葵花葯業在“關二代”的帶領下已經企穩。然而,《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三季度末,葵花葯業在建工程累計花費2.88億元,較年初增長114.26%。對此,葵花葯業表示,系本期隆中葵花、臨江葵花新廠建設及重慶葵花智能化倉庫建設投入增加所致。

根據葵花葯業歷年財報,上述三項工程中的重慶葵花智能化倉庫於2017年動工;2018年半年報中,上述倉庫的工程進度就已達到85%;隨後的年報中,該工程進度達到98.94%。

然而,該工程似乎從2019年起就進行緩慢。據葵花葯業披露的2019年半年報,重慶倉庫的工程進度為99.1%,彼時該工程期末餘額為1214.8萬元。

某中型製藥廠的總經理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情況下,智能化倉庫建設時間都比較久,建設完成後,即使設備安排到位,還要進行智能化調試,以及試運營一段時間。然而,按照葵花葯業目前在重慶葵花智能化倉庫上的投入來看,該倉庫的規模不大,施工三年後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情況實屬少見。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葵花葯業歷年在建工程項目時發現,大部分工程耗時都在三年左右,有些工程的進度出現了前後不一致的情況。

例如,在葵花葯業2015年半年報中,第一次出現伊春擴產改造項目,彼時葵花葯業並沒有披露該項目的進度;在2015年年報中,該項目進度已達到90%;到了2016年年報時,該項目進度達到99%;然而,在2017年年報中,該項目的工程進度突遭“打折”,僅為55%;直到出現在2019年半年報中時,該項目也未完成,進度為73%。

為何葵花葯業在建工程項目完成進度會出現“倒車”現象?

某資深會計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或許是項目進行了擴建。公司可能是在建設該項目時,為實現質的突破,又在這個項目中投入了另一筆資金。”

記者在對比伊春擴產改造項目前後預算數時發現,在2017年年報中,該項目的預算數由此前的327.6萬元增加至629萬元;2019年半年報中,該項目的預算數又增加至719萬元。

伊春擴產改造項目的進度問題或許用項目擴增可以解釋,然而,這個理由在葵花葯業的另一個項目上卻行不通。

布洛芬生產線第一次出現於葵花葯業2017年年報中,彼時該項目工程進度已達到99%;然而,在2018年年報中,該項目的工程進度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退步到了95%;到2019年半年報時,該項目的工程進度依舊為95%。從2017年至2019年期間,該項目的預算數一直都是420萬元。

某私募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少上市公司都有“借道”在建工程修飾財報的嫌疑。公司的在建工程增速過快,在營收規模沒有革命性變化的前提下,將大量資金扔到在建工程上,存在轉移資金、利益輸送的嫌疑。連續兩期完工率在90%以上,特別是完工率在99%左右的在建工程項目,一般都會存在“貓膩”。

不過,上述人士也指出,這種情況一般還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一,生產線的建設確實出現了問題,項目無法進行。但這種情況下需要評估在建工程的可靠性、有效性,通常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其二,項目實際已經投產使用,但出於某些需要,暫時沒有履行轉資手續。

關於在建工程進度的情況,《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葵花葯業,相關人士表示,已將相關問題告知新媒體部門,需等待回覆。但截至發稿前,記者仍未收到該公司回覆。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前三季度葵花葯業母公司僅實現營業收入549.77萬元,佔營業總收入0.17%,公司業績全靠子公司支撐,而該項上期發生額高達1575.36萬元。

為何葵花葯業母公司的營業收入在總營業收入中佔比如此之低?又為何出現了大幅縮水?

葵花葯業相關人士表示,葵花葯業母公司實際上是一個投資型公司,並不涉及到主營業務。第三季度期間,母公司幾乎沒有經營活動,所以出現了營業收入較低的情況。母公司產生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營業收入比重很小,目前公司業績主要靠子公司的藥品銷售業務。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