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提高心性



距今已有将近500年的王阳明心学,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到底还有什么意义?诚然,时代在变迁,但外在环境再怎么变化,人心却并没有两样。看透和超越外在环境,从内心寻求强大的力量之源,这正是王阳明心学对于今天的最大价值。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心学不仅是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解决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10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尘世的喧嚣,皆因人心,世间的浮躁,皆因人言。

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人活着,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难免会犯错误,不可能处处完美。

吾日三省吾身,做人应懂得常思己过,严以律己,要慎独、慎微,在独处之时谨言慎行,反躬自省,通过自省能够让我们不断进步日臻完善,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在生活中,人人都不完美,理应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缺点,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眼里容得下别人,才能让别人容得下你,敬人者,人亦敬之,善待他人,尊重他人,才能和善祥和!

1、做人,应反躬自省、常思己过。


《礼记·乐记》有云:“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思己过,自省是一种高贵的品质,自省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善于自省,在错误中成长,才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必修课。

遇事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推卸不逃避责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遇事少怨天尤人,一个人有95%以上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痛苦无人替自己受,接下来的路还要自己去走。

做人,应反躬自省,发现不足,去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现实中,我们总是习惯地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敢面对,甚至是与别人闹了矛盾,也只是一味地指责别人不对,从不懂得反省自身。

殊不知,一个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自醒,清晰地看清自己的错误与不足, 吸取经验教训,收获成功。

殊不知,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过”,才会摈弃愤世嫉俗之心,抚平生命的浮躁,让心胸豁然开朗。

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过”,才会拥有宽广恢宏的气度,扬长避短,择善而行。

一个人只有常思己“过”,才会更加明了人与人在交往之时,需要有一颗谦让体谅之心,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活在世上,应吾日三省吾身,多 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针锋相对,多一些问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一个有素养的人,都会先从自身出发去找问题,

谨记:只有没觉悟的人才会把矛头指向别人,只有没担当的人,才会推卸责任。反躬自身,常思己过,你才会超越自我,收获成功!


2、做人,闲谈莫论人非。


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闲谈莫论人非,论人非,背后伤人这是做人之大忌,总在别人背后伤人的人最后会伤到自己。

三年学说话,十年学闭嘴,做人做事要管住自己的嘴,切记祸从口出。

正所谓:尘世的喧嚣,皆因人心,世间的浮躁,皆因人言。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做事要留有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恶语出口不足以丧身,却足以丧德,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

是非人说是非事,论事非者也是事非人,祸从口出,做人,要吐真话,但不要信口雌黄,无中生有,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做事要留点余地,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山水有相逢,风水轮流转。

等你经历世事后,便会发现,一味步步紧逼人,不会把别人走上绝路,而会让自己无路可退。

生活不易,生而为人,务必善良。一个善良的人,不仅是要心善,更要时刻保持嘴巴的善良,不用尖锐刻薄的言语伤人,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闲谈莫论人非,什么场合,什么话该说,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让人难堪的话尽量不说,让人反感的话尽量沉默,影响感情的话尽量不说。

做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是非,是最好的修养。

生活中,应当少说话,多干实事,与人相处,多点赞美,少点挑剔,多点鼓励,少点抱怨,多一点做好事,少一些恶言恶行。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

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

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他人有过不究,与人有恩莫念。

以上共勉。

3、最靠谱的修炼是做事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知了这样一个秘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

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在当今一切价值被货币化的商业社会,我们多数人心为物役,无论是贫是富,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不断追求更高、更强、更快、更多的欲望之心如同与自己的影子赛跑,永无止境。

但真正能够建立起一番事业而基业长青的人,一定是那些内心强大而有力量,知止得定,因定得静,静而生慧,得以致远!

王阳明心学就是告示世人,如何在红尘生活工作中,通过事上磨练心境,提升心性,获得“动亦定,静亦定”的良知力量与智慧!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

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

4、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

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

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5、私欲乃人生之大患,求之不得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6、工作生活慌乱不看,皆因得失之心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

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7、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8、物欲横流,蒙蔽心性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9、人人皆为圣人,衣食住行就是神通


要善恶分明,更要爱恨分明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人只要喜好善行如同喜爱美色,憎恶恶行如同讨厌恶臭,他就是圣人了。

王阳明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



10、心正气顺,真正的涵养,不迁怒,不贰过。


心正就是少发怒

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

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11、所有的问题,都是自身映照,

都是自己的问题。


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你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就是可以了。

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12、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13、心若安定,万事从容。


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阳明在进剿袭击俐头的暴动山贼之前,曾写信给弟子薛侃说:“即日已抵龙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并进,贼有必破之势。某向在横水,尝寄书(杨)仕德(即杨骥)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心中贼,横行于方寸之间,违背天理,肆虐人情,可谓人心的祸害。所谓“心中贼”,大致说来,有“名贼”、“利贼”、“权贼”、“色贼”等,也有得失、荣辱、利害、生死种种心中贼。

人心既有这许多的盗贼,我们又该如何去荡平呢?王阳明认为,欲破心中贼,有三种方法:

一是静坐。阳明所说的静坐,一方面是因为人心逐物,只在好名、好利、好权、好色上营求,所以想通过静坐把放失的人心收回来;另一方面,则是想通过静坐,“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

二是事上磨炼。阳明之所以提倡事上磨炼,是因为在静坐的过程中,有的人隐隐见到光景就认为学有所得,而有的人则产生喜静厌动的倾向,只求静坐,忽略世事。所谓事上磨炼,就是要在待人接物应事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心志,消除好名、好利、好权、好色之心。

三是致良知。如果说静坐是“静”时用功,事上磨炼是“动”时用功,那致良知就是将静与动合一,不管是静是动,只是去致良知。“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无非天则流行矣。”阳明认为,“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难改的是人心。如同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可见,真正改变自己的内心不是一日一时一刻的功夫,需要日复一日,一刻不停地精进修炼。尤如古时铜镜,不停清洗磨擦,方会亮如镜,故有心明如镜之说。修心的最髙境界就是达到“心明如镜”。也就是阳明心学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明心见性”。

如果你觉得诸事不顺,也许你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心内的陋习,跨越自己的心坎。

学业不成、事业失败,有人将之归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仿佛只要换个客观环境,改造了外缘条件,就能水到渠成走向圆满的人生。但是,如果问题出在自身,一味挑剔外部环境也于事无补。

《姚氏家训》里说,“凡人欲养身,先宜自息欲火,凡人欲保家,先宜自绝妄求。”《鉴心录》也有言:“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蓄德之贼也;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

我们日防夜防,处处挑剔,却偏偏选择逃避我们的心坎。也许只有当我们把心中的“贼”破掉,问题才能釜底抽薪地解决掉。

14、奋始怠终,修业之贼


学业、事业与家业的成就,无不需要从一而终的韧力。可是正如《诗经》所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修业的终点还能维持初心的人,少之又少。

修业之初,人们缺乏经验,总是雄心壮志,在理想的照耀下勇敢地踏出了开头的几步。但随着修业的精进,遇到的细节问题越多,各种实际的困难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手足无措。这其实就是缺乏做事手段的体现。

如果不能正视困难,及时调整策略,越挫越勇,则很容易改弦更张,放弃已经走过的路。但不能善始善终的人,即使换到其他方向也终难成气候。可见“奋始怠终”之贼,戕害了多少有志之士。

15、缓前急后,应事之贼


许多人之所以虎头蛇尾,是没有找准做事方法。做事的方法,最忌缓前急后。

缓前急后,就是在做事之前慢条斯理、东拉西扯,不做准备,到真正做事时才临急抱佛脚,胡乱匆忙。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心态的放松。

明代吕坤曾经说过:“闲中不放过,忙时有受用。”在事情还没开始的时候未雨绸缪,学会看清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放过小细节,才能在事情真正忙碌起来的时候游刃有余。

16、躁心浮气,蓄德之贼


缓前急后的根源,在于心浮气躁。“躁心浮气”之贼,不仅令事情做不成,而且容易戕害自己的道德修养。

一个人浮躁,影响的也许只是一个人。但浮躁再扩大开去,就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压抑氛围。企业浮躁,急于牟利,于是就产生了毒奶粉、毒鸡蛋、地沟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于是,躁心浮气产生的道德问题,就扩大为法律问题、环境问题,最后是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

社会由个人组成,假如每个人能够少一分浮躁气,社会的道德氛围就能无穷无尽地蔓延开去。

17、疾言厉色,处众之贼


浮躁之人,容易对人疾言厉色。因为心不静,所以他们对人也多颐指气使,一旦抓住别人的小小错误,就大做文章,甚至破口大骂。这当然不是处众之法。

疾言厉色之人,在旁人的眼中犹如君临天下,没人敢得罪。所以这样的人仿佛有一种威严。但只懂疾言厉色的人,本质上来说只是修为不足的人。他们就像只装一半的水壶,自鸣得意,不懂反思。久而久之,身边的人都看透了这一点,他还有能有什么知心的朋友呢?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来都是正当的处众之道。

若要事毕功成,很多时候关键都不在事本身,而在于做事的人。奋始怠终、缓前急后、躁心浮气、疾言厉色,该是多少人跨不过去的坎呢?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修业、应事、蓄德、处众之难,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够迎难而上。

17、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师城楼下的会试放榜墙被围的水泄不通。

几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昂首阔步从人群走出,谈论着去哪里摆庆功酒。

然而,落榜的大多数,却正倚着墙角掩面痛哭,捶胸顿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却面无表情,旁人以为他悲伤过度。

他却笑道:“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这个人名字叫,王阳明,中国最后一个圣人。

在他看来,人生本就是修行,科举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这步落空了,他还有下一步要继续。

《小窗幽记》中有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难免遇到波澜,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做好自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终于高中进士的六品小官王阳明,却因仗义执言得罪刘瑾,被贬龙场。

看守龙场3年的老站长,见到王阳明,大喜过望,直呼:我终于可以回家啦。这里地处边陲,既无房,也无粮,只能居住山洞,采蕨充饥,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差不多。

让仆人没想到的是,王阳明没有破罐子破摔。

没有吃的他就开荒播种,还教授当地人种植技术,自给自足。

没有房屋,他就砍树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窝”,搭建的窝棚取名“何陋轩”。

王阳明身体一直不好,而此地生活艰苦,瘴气遍布,他干脆为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算是解了后顾之忧。

龙场的历练犹如一场修行让他放下了荣辱得失,甚至放下对生死的眷恋,依着一颗平常心更加专注的研习心学。

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盘腿而坐,冥想悟学,还教当地蛮夷学习汉文,教化他们。

这样的日子,王阳明一过数年,不知年月。

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声,惊醒后浑身是汗,顿觉心中畅快,如浩瀚宇宙,无一丝尘埃。

从那晚“龙场悟道”,他明白了心即理,明白了吾性自足。

他明白了,即使圣人也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圣人要做的就是不让环境阻碍修行。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佛家说:人都有执念。

人生的修行,正是学习放下执念。

前半生,苦苦追寻庄子、朱熹,却每每思之不通。

恰恰是他放下圣人的执念,专心悟学之后,才有了“龙场悟道”,心学横空。

不是你不行,只因还欠人生一场修行。

18、明白了这一切,而主动去做,就是致良知了。


有个叫朱廷立的官员向王阳明请教在工作中致良知的问题,王阳明答非所问地和他谈起了修身。

朱廷立上班后,按照王阳明的教导进行一系列的修身之术,从中知道了自己心中厌恶的事情,而百姓厌恶的事情也知道了;知道了自己的欲望,也就知道百姓喜欢什么了;舍弃自己的私利,也就知道百姓的利益是什么了;提醒自己要遵守道德规范,也就知道了百姓应该遵守什么了;祛除了心中的魔鬼,也就知道百姓心中每天都想什么了。

三个月后,他发现,他不但了解了百姓的好恶,还得到了百姓的真心,百姓纷纷在背后说他是好父母官。

朱廷立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修身不但可以养性,还能提高工作质量。」但他突然懊悔,「工作质量是有了,可我的心学造诣没有提高啊。」于是,他又去问王阳明如何学习心学的问题。

让他莫名其妙的是,王阳明这次没有跟他谈一句学习心学,却跟他谈上了工作。朱廷立回到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三个月后,他恍然大悟,原来,百姓所以亲近他,就是因为他之前按照王阳明的修身要求主动在修身啊。

比如,把百姓厌恶的事情祛除,我有就有了惩恶的快感;让百姓得到了很多好处,我也就有了能遏制欲望的能力;顺应了百姓的心声,我也就舍弃了自己的私利;经常告诫他们要遵守法律,我也就有了时常警惕自己的心;解救了他们的苦难,我心情很好,也就祛除了心病。看到百姓人人都圣人了,我其实也就是圣人了。

19、用良知去工作,就是修身!


于是,朱廷立二度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提高工作质量的诀窍就是先修身啊。」

后来,他又去见王阳明,问王阳明,工作和修行的关系。王阳明说:修身和工作,其实是一回事。修身是为了工作质量提高,提高工作质量来自于修身。修身是体,工作是用,致良知就是其中诀窍。

朱廷立最后得出结论:修身和工作是一回事,用良知去修身,就是工作。用良知去工作,就是修身!

20、广为流传之诗——洒脱的儒者之情

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抵达赣州后,王阳明立刻进行了一场大阅兵,教导兵卒作战。当时,江彬派人打探了王阳明的动静。认识王阳明的人都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刺激到皇帝身边那些想让王阳明马失前蹄的奸佞小人,其门人陈九川也为此担忧,出言劝诫。王阳明说道:“吾在此与童子歌诗习礼,有何可疑?”并作《啾啾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一诗: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这是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诗。东正堂介绍说,佐藤一斋将这篇《啾啾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又说这首诗虽然很不错,但如果只会吟诵,却不知王阳明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的话,就无法掌握其中的深意。因此,东正堂在引用了《年谱》中相应部分的内容后说道:吟此篇时,先生正立于谗徒围攻之中,虽一如平日泰然自若,丝毫未露危惧之情,然正所谓‘圣贤忧世之志,乐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今研究先生之诗,当由两面观察,始知先生心法如何。然世间诸生,多仅喜此诗之豪怀,常诵读,未与其他诸诗同考,以致不知先生之疏心。(《王文成公全书论考》卷九《诗三》)此论所言甚为有理。

说来,这篇《啾啾吟》虽然阐述了到达乐天洒脱境地的儒者之情,但同时也展现了王阳明的心学已经到达了纯熟的境地。

21、顺其自然,凡事要听从内心


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王阳明

作为研究心学的一代圣人,王阳明一直主张“致良知”,跟随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心态,将天、地、人合一,从而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王阳明伴着祥云而生,从小衣食无忧,富贵荣华,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在他十一岁时就立志将“读书做圣贤”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为实现这个志向,他经受了很多磨难。

先是科举落第,后来仕途不顺,因直言上书,要求皇帝惩治宦官,而遭人陷害,不仅廷杖四十,还将他贬为贵州驿丞。

王阳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却从容淡定,在经历种种之后,仍然能顺其自然,不动心,足以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强大。

从被贬龙场到龙场悟道,再到后来与“程朱里学”的抗争,他都顺其自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终于使得阳明心学成为人人推崇的学术理论。

正因为王阳明能够听从内心,凡是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才成为千古一代受人追捧的大圣人。

22、顺其自然,像水那样“随方就圆”


知犹水也,人心之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王阳明

我们的良知如同水一般,顺势而流,这便是在遵循自然规律,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神射手,天赋异禀,射箭技术一流,可谓是“百步穿杨”,一直以来被人们崇拜。

他的名气大到惊动了当朝皇帝,皇帝慕名而来,想要一睹神射手的风采,并且当众承诺,若神射手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可以百步穿杨,那就赏赐他黄金万两,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如若不然,便是犯了欺君之罪,要被杀头的!

当时神射手心中满是杂念,自信一度跌落谷底,总想着万一射不中怎么办?到时候就真的要被杀头了。

越想就越无法集中注意力,一面是荣华富贵的诱惑,一面是惨遭杀头的恐吓,因此这位神射手有史以来第一次失手了。

故事中的神射手原本技艺惊人,受众人认可,但之所以在皇帝面前失手,就是因为他无法抛开一切后果,让自己的心顺其自然,杂念占据了意志,从而演变为如此结果。

无论何时,人都应该学习水的特性,能够“随方就圆”,静下心来,让思想去靠近良知。从容平静、淡泊名利,学会绕过障碍或者越过障碍,顺其自然地面对就好!

王阳明: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提高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