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提高心性



距今已有將近500年的王陽明心學,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到底還有什麼意義?誠然,時代在變遷,但外在環境再怎麼變化,人心卻並沒有兩樣。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對於今天的最大價值。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他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陽明心學不僅是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尤其,是下面這10種直接關係現實生活的真切智慧。

塵世的喧囂,皆因人心,世間的浮躁,皆因人言。

蘇聯大文豪高爾基說:“反省是一面瑩澈的鏡子,它可以照見心靈上的玷汙。”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無完人,人活著,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人難免會犯錯誤,不可能處處完美。

吾日三省吾身,做人應懂得常思己過,嚴以律己,要慎獨、慎微,在獨處之時謹言慎行,反躬自省,通過自省能夠讓我們不斷進步日臻完善,才不至於迷失方向。

在生活中,人人都不完美,理應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他人的缺點,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別人的長處,眼裡容得下別人,才能讓別人容得下你,敬人者,人亦敬之,善待他人,尊重他人,才能和善祥和!

1、做人,應反躬自省、常思己過。


《禮記·樂記》有云:“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思己過,自省是一種高貴的品質,自省是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表現。

善於自省,在錯誤中成長,才是一個成熟的人的必修課。

遇事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推卸不逃避責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遇事少怨天尤人,一個人有95%以上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痛苦無人替自己受,接下來的路還要自己去走。

做人,應反躬自省,發現不足,去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可現實中,我們總是習慣地掩飾自己的錯誤,不敢面對,甚至是與別人鬧了矛盾,也只是一味地指責別人不對,從不懂得反省自身。

殊不知,一個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自醒,清晰地看清自己的錯誤與不足, 吸取經驗教訓,收穫成功。

殊不知,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過”,才會擯棄憤世嫉俗之心,撫平生命的浮躁,讓心胸豁然開朗。

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過”,才會擁有寬廣恢宏的氣度,揚長避短,擇善而行。

一個人只有常思己“過”,才會更加明瞭人與人在交往之時,需要有一顆謙讓體諒之心,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活在世上,應吾日三省吾身,多 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針鋒相對,多一些問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

一個有素養的人,都會先從自身出發去找問題,

謹記:只有沒覺悟的人才會把矛頭指向別人,只有沒擔當的人,才會推卸責任。反躬自身,常思己過,你才會超越自我,收穫成功!


2、做人,閒談莫論人非。


古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閒談莫論人非,論人非,背後傷人這是做人之大忌,總在別人背後傷人的人最後會傷到自己。

三年學說話,十年學閉嘴,做人做事要管住自己的嘴,切記禍從口出。

正所謂:塵世的喧囂,皆因人心,世間的浮躁,皆因人言。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杆秤,稱人先稱己。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做事要留有餘地,說話要留些口德。惡語出口不足以喪身,卻足以喪德,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

是非人說是非事,論事非者也是事非人,禍從口出,做人,要吐真話,但不要信口雌黃,無中生有,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做事要留點餘地,凡事不必做盡,留些餘德。給別人留餘地也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山水有相逢,風水輪流轉。

等你經歷世事後,便會發現,一味步步緊逼人,不會把別人走上絕路,而會讓自己無路可退。

生活不易,生而為人,務必善良。一個善良的人,不僅是要心善,更要時刻保持嘴巴的善良,不用尖銳刻薄的言語傷人,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閒談莫論人非,什麼場合,什麼話該說,什麼時候該保持沉默,讓人難堪的話儘量不說,讓人反感的話儘量沉默,影響感情的話儘量不說。

做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是非,是最好的修養。

生活中,應當少說話,多幹實事,與人相處,多點讚美,少點挑剔,多點鼓勵,少點抱怨,多一點做好事,少一些惡言惡行。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

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凡事不必做盡,留些餘德。

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爭執指責。

多一些觀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

與人為善,與己為善,他人有過不究,與人有恩莫念。

以上共勉。

3、最靠譜的修煉是做事


王陽明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獲知了這樣一個秘密,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神聖而偉大的。

在內心中都有一個聖人般完美的自我,每個人都是天地間的一個奇蹟,只是由於我們不能相信自己,致使這個“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沒了。

在當今一切價值被貨幣化的商業社會,我們多數人心為物役,無論是貧是富,總覺得自己活得很累,不斷追求更高、更強、更快、更多的慾望之心如同與自己的影子賽跑,永無止境。

但真正能夠建立起一番事業而基業長青的人,一定是那些內心強大而有力量,知止得定,因定得靜,靜而生慧,得以致遠!

王陽明心學就是告示世人,如何在紅塵生活工作中,通過事上磨練心境,提升心性,獲得“動亦定,靜亦定”的良知力量與智慧!

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

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而心學的最大妙處在於:我們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況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為指引,追求什麼都是可以的。

因此,王陽明心學不僅是我們身心修行的法寶,還是我們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4、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應該通過經歷各種事情磨練自己,才能立足沉穩,才能達到“無論動還是靜,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王陽明告訴我們,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

因為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出來。

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儘量調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這,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5、私慾乃人生之大患,求之不得


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剋制自己務必要將私心徹底掃除乾淨,一點私慾沒有才算可以。有一點私慾存在,眾多的惡念就會接踵而至。

如果留存一點私慾,就如同在堤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壩的決堤。所以克己修身,是來不得半點妥協的。


6、工作生活慌亂不看,皆因得失之心

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於譭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

處理事情出現有時好有時不好的情況,並伴有困頓失序的弊端,這都是由於被譭譽得失的心所連累,不能實際地獲得他的良知。

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結果,恐懼得到壞的結果,會矇蔽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對的心。

起伏得失本是常態,盡力而為、順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態度。


7、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人必須在事上磨練,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事情是要面對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遠沒有出息的。

8、物慾橫流,矇蔽心性


若無有物慾牽弊,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慾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如果沒有物慾牽累矇蔽,只靠良知去發揮作用,那麼就無時無處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慾牽累矇蔽,不能遵從良知。

被矇蔽的心,如矇蔽二字的含義,是陰暗而糊塗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麼用?唯有本心呈現,才能清明、放鬆和自在。



9、人人皆為聖人,衣食住行就是神通


要善惡分明,更要愛恨分明

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惡惡如惡惡臭,便是聖人。

人只要喜好善行如同喜愛美色,憎惡惡行如同討厭惡臭,他就是聖人了。

王陽明告訴我們,聖人其實很簡單、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惡,並能從善如流、嫉惡如仇。這就是大道至簡。



10、心正氣順,真正的涵養,不遷怒,不貳過。


心正就是少發怒

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過當,非廓然大公之體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一個人在忿怒時,較容易感情用事,有時會怒得過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體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易怒、愛怒、暴怒,那都是修養不足的表現。

注意和剋制自己的怒氣,則正是矯正涵養之路。

11、所有的問題,都是自身映照,

都是自己的問題。


這個世界沒有對不起你

汝若以厭外物之心去求之靜,是反養成一個驕惰之氣了。如若不厭外物,復於靜處涵養,卻好。

你如果是以厭棄外物的心去靜中尋求,相反只會養成驕橫怠惰的惡習。你若不厭棄外物,再到靜處去涵養,這樣就是可以了。

一切都是你心的問題,你以為你是被辜負,其實不過是你的私心私慾沒被滿足、順從和將就罷了。所以,擺正心態是第一步。

12、好好吃飯,就是修行


今人於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只緣此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現在有些人在吃飯時,即使無事,他的心也經常忙亂而不安定,只因他這顆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從安安靜靜做好和享受當下開始,吃飯的時候就好好吃飯,走路的時候就好好走路,睡覺的時候就好好睡覺。這些,正是收攝心思,正是修行煉心。

13、心若安定,萬事從容。


正德十三年正月,王陽明在進剿襲擊俐頭的暴動山賊之前,曾寫信給弟子薛侃說:“即日已抵龍南,明日入巢,四路兵皆已如期並進,賊有必破之勢。某向在橫水,嘗寄書(楊)仕德(即楊驥)雲:‘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心中賊,橫行於方寸之間,違背天理,肆虐人情,可謂人心的禍害。所謂“心中賊”,大致說來,有“名賊”、“利賊”、“權賊”、“色賊”等,也有得失、榮辱、利害、生死種種心中賊。

人心既有這許多的盜賊,我們又該如何去蕩平呢?王陽明認為,欲破心中賊,有三種方法:

一是靜坐。陽明所說的靜坐,一方面是因為人心逐物,只在好名、好利、好權、好色上營求,所以想通過靜坐把放失的人心收回來;另一方面,則是想通過靜坐,“將好名、好色、好貨等根逐一搜尋,掃除廓清”。

二是事上磨鍊。陽明之所以提倡事上磨鍊,是因為在靜坐的過程中,有的人隱隱見到光景就認為學有所得,而有的人則產生喜靜厭動的傾向,只求靜坐,忽略世事。所謂事上磨鍊,就是要在待人接物應事的過程中,磨鍊自己的心志,消除好名、好利、好權、好色之心。

三是致良知。如果說靜坐是“靜”時用功,事上磨鍊是“動”時用功,那致良知就是將靜與動合一,不管是靜是動,只是去致良知。“良知只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髮無蔽,則聲、色、貨、利之交,無非天則流行矣。”陽明認為,“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難改的是人心。如同王陽明所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可見,真正改變自己的內心不是一日一時一刻的功夫,需要日復一日,一刻不停地精進修煉。尤如古時銅鏡,不停清洗磨擦,方會亮如鏡,故有心明如鏡之說。修心的最髙境界就是達到“心明如鏡”。也就是陽明心學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明心見性”。

如果你覺得諸事不順,也許你該將眼光投向自己的內心,去檢索心內的陋習,跨越自己的心坎。

學業不成、事業失敗,有人將之歸罪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彷彿只要換個客觀環境,改造了外緣條件,就能水到渠成走向圓滿的人生。但是,如果問題出在自身,一味挑剔外部環境也於事無補。

《姚氏家訓》裡說,“凡人慾養身,先宜自息慾火,凡人慾保家,先宜自絕妄求。”《鑑心錄》也有言:“奮始怠終,修業之賊也;緩前急後,應事之賊也;躁心浮氣,蓄德之賊也;疾言厲色,處眾之賊也。”

我們日防夜防,處處挑剔,卻偏偏選擇逃避我們的心坎。也許只有當我們把心中的“賊”破掉,問題才能釜底抽薪地解決掉。

14、奮始怠終,修業之賊


學業、事業與家業的成就,無不需要從一而終的韌力。可是正如《詩經》所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在修業的終點還能維持初心的人,少之又少。

修業之初,人們缺乏經驗,總是雄心壯志,在理想的照耀下勇敢地踏出了開頭的幾步。但隨著修業的精進,遇到的細節問題越多,各種實際的困難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手足無措。這其實就是缺乏做事手段的體現。

如果不能正視困難,及時調整策略,越挫越勇,則很容易改弦更張,放棄已經走過的路。但不能善始善終的人,即使換到其他方向也終難成氣候。可見“奮始怠終”之賊,戕害了多少有志之士。

15、緩前急後,應事之賊


許多人之所以虎頭蛇尾,是沒有找準做事方法。做事的方法,最忌緩前急後。

緩前急後,就是在做事之前慢條斯理、東拉西扯,不做準備,到真正做事時才臨急抱佛腳,胡亂匆忙。說到底,這其實是一種心態的放鬆。

明代呂坤曾經說過:“閒中不放過,忙時有受用。”在事情還沒開始的時候未雨綢繆,學會看清事物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放過小細節,才能在事情真正忙碌起來的時候遊刃有餘。

16、躁心浮氣,蓄德之賊


緩前急後的根源,在於心浮氣躁。“躁心浮氣”之賊,不僅令事情做不成,而且容易戕害自己的道德修養。

一個人浮躁,影響的也許只是一個人。但浮躁再擴大開去,就形成了現代社會的壓抑氛圍。企業浮躁,急於牟利,於是就產生了毒奶粉、毒雞蛋、地溝油、豆腐渣工程等一系列嚴重問題。於是,躁心浮氣產生的道德問題,就擴大為法律問題、環境問題,最後是整個人類的生存問題。

社會由個人組成,假如每個人能夠少一分浮躁氣,社會的道德氛圍就能無窮無盡地蔓延開去。

17、疾言厲色,處眾之賊


浮躁之人,容易對人疾言厲色。因為心不靜,所以他們對人也多頤指氣使,一旦抓住別人的小小錯誤,就大做文章,甚至破口大罵。這當然不是處眾之法。

疾言厲色之人,在旁人的眼中猶如君臨天下,沒人敢得罪。所以這樣的人彷彿有一種威嚴。但只懂疾言厲色的人,本質上來說只是修為不足的人。他們就像只裝一半的水壺,自鳴得意,不懂反思。久而久之,身邊的人都看透了這一點,他還有能有什麼知心的朋友呢?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從來都是正當的處眾之道。

若要事畢功成,很多時候關鍵都不在事本身,而在於做事的人。奮始怠終、緩前急後、躁心浮氣、疾言厲色,該是多少人跨不過去的坎呢?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修業、應事、蓄德、處眾之難,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貴,也正在於能夠迎難而上。

17、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師城樓下的會試放榜牆被圍的水洩不通。

幾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昂首闊步從人群走出,談論著去哪裡擺慶功酒。

然而,落榜的大多數,卻正倚著牆角掩面痛哭,捶胸頓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卻面無表情,旁人以為他悲傷過度。

他卻笑道:“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這個人名字叫,王陽明,中國最後一個聖人。

在他看來,人生本就是修行,科舉只是修行的一步,即使這步落空了,他還有下一步要繼續。

《小窗幽記》中有一幅對聯: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難免遇到波瀾,重要的是,平心靜氣,做好自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終於高中進士的六品小官王陽明,卻因仗義執言得罪劉瑾,被貶龍場。

看守龍場3年的老站長,見到王陽明,大喜過望,直呼:我終於可以回家啦。這裡地處邊陲,既無房,也無糧,只能居住山洞,採蕨充飢,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差不多。

讓僕人沒想到的是,王陽明沒有破罐子破摔。

沒有吃的他就開荒播種,還教授當地人種植技術,自給自足。

沒有房屋,他就砍樹搭棚,把居住的山洞取名“玩易窩”,搭建的窩棚取名“何陋軒”。

王陽明身體一直不好,而此地生活艱苦,瘴氣遍佈,他乾脆為自己準備了一口棺材,算是解了後顧之憂。

龍場的歷練猶如一場修行讓他放下了榮辱得失,甚至放下對生死的眷戀,依著一顆平常心更加專注的研習心學。

只要一有時間,他就盤腿而坐,冥想悟學,還教當地蠻夷學習漢文,教化他們。

這樣的日子,王陽明一過數年,不知年月。

一天半夜,他突然大叫一聲,驚醒後渾身是汗,頓覺心中暢快,如浩瀚宇宙,無一絲塵埃。

從那晚“龍場悟道”,他明白了心即理,明白了吾性自足。

他明白了,即使聖人也無法改變外部環境,聖人要做的就是不讓環境阻礙修行。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曾在授勳宴會上,講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佛家說:人都有執念。

人生的修行,正是學習放下執念。

前半生,苦苦追尋莊子、朱熹,卻每每思之不通。

恰恰是他放下聖人的執念,專心悟學之後,才有了“龍場悟道”,心學橫空。

不是你不行,只因還欠人生一場修行。

18、明白了這一切,而主動去做,就是致良知了。


有個叫朱廷立的官員向王陽明請教在工作中致良知的問題,王陽明答非所問地和他談起了修身。

朱廷立上班後,按照王陽明的教導進行一系列的修身之術,從中知道了自己心中厭惡的事情,而百姓厭惡的事情也知道了;知道了自己的慾望,也就知道百姓喜歡什麼了;捨棄自己的私利,也就知道百姓的利益是什麼了;提醒自己要遵守道德規範,也就知道了百姓應該遵守什麼了;祛除了心中的魔鬼,也就知道百姓心中每天都想什麼了。

三個月後,他發現,他不但瞭解了百姓的好惡,還得到了百姓的真心,百姓紛紛在背後說他是好父母官。

朱廷立感嘆說:「我今天才知道,原來修身不但可以養性,還能提高工作質量。」但他突然懊悔,「工作質量是有了,可我的心學造詣沒有提高啊。」於是,他又去問王陽明如何學習心學的問題。

讓他莫名其妙的是,王陽明這次沒有跟他談一句學習心學,卻跟他談上了工作。朱廷立回到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三個月後,他恍然大悟,原來,百姓所以親近他,就是因為他之前按照王陽明的修身要求主動在修身啊。

比如,把百姓厭惡的事情祛除,我有就有了懲惡的快感;讓百姓得到了很多好處,我也就有了能遏制慾望的能力;順應了百姓的心聲,我也就捨棄了自己的私利;經常告誡他們要遵守法律,我也就有了時常警惕自己的心;解救了他們的苦難,我心情很好,也就祛除了心病。看到百姓人人都聖人了,我其實也就是聖人了。

19、用良知去工作,就是修身!


於是,朱廷立二度感嘆說:「我今天才知道,原來提高工作質量的訣竅就是先修身啊。」

後來,他又去見王陽明,問王陽明,工作和修行的關係。王陽明說:修身和工作,其實是一回事。修身是為了工作質量提高,提高工作質量來自於修身。修身是體,工作是用,致良知就是其中訣竅。

朱廷立最後得出結論:修身和工作是一回事,用良知去修身,就是工作。用良知去工作,就是修身!

20、廣為流傳之詩——灑脫的儒者之情

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抵達贛州後,王陽明立刻進行了一場大閱兵,教導兵卒作戰。當時,江彬派人打探了王陽明的動靜。認識王陽明的人都擔心,這樣的行為會刺激到皇帝身邊那些想讓王陽明馬失前蹄的奸佞小人,其門人陳九川也為此擔憂,出言勸誡。王陽明說道:“吾在此與童子歌詩習禮,有何可疑?”並作《啾啾吟》(《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十)一詩:


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慼慼眉雙愁?

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

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

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

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

西家兒童不識虎,執竿驅虎如驅牛。

痴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這是一首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詩。東正堂介紹說,佐藤一齋將這篇《啾啾吟》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又說這首詩雖然很不錯,但如果只會吟誦,卻不知王陽明當時創作這首詩的背景的話,就無法掌握其中的深意。因此,東正堂在引用了《年譜》中相應部分的內容後說道:吟此篇時,先生正立於讒徒圍攻之中,雖一如平日泰然自若,絲毫未露危懼之情,然正所謂‘聖賢憂世之志,樂天之誠,有並行而不悖者’,今研究先生之詩,當由兩面觀察,始知先生心法如何。然世間諸生,多僅喜此詩之豪懷,常誦讀,未與其他諸詩同考,以致不知先生之疏心。(《王文成公全書論考》卷九《詩三》)此論所言甚為有理。

說來,這篇《啾啾吟》雖然闡述了到達樂天灑脫境地的儒者之情,但同時也展現了王陽明的心學已經到達了純熟的境地。

21、順其自然,凡事要聽從內心


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王陽明

作為研究心學的一代聖人,王陽明一直主張“致良知”,跟隨自然的發展規律,不斷調整心態,將天、地、人合一,從而達到順其自然的境界。

王陽明伴著祥雲而生,從小衣食無憂,富貴榮華,但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在他十一歲時就立志將“讀書做聖賢”列為人生的頭等大事。為實現這個志向,他經受了很多磨難。

先是科舉落第,後來仕途不順,因直言上書,要求皇帝懲治宦官,而遭人陷害,不僅廷杖四十,還將他貶為貴州驛丞。

王陽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卻從容淡定,在經歷種種之後,仍然能順其自然,不動心,足以見他的內心是多麼強大。

從被貶龍場到龍場悟道,再到後來與“程朱裡學”的抗爭,他都順其自然,沒有違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終於使得陽明心學成為人人推崇的學術理論。

正因為王陽明能夠聽從內心,凡是不強求,一切順其自然,才成為千古一代受人追捧的大聖人。

22、順其自然,像水那樣“隨方就圓”


知猶水也,人心之無不知,猶水之無不就下也;決而行之,無有不就下者。——王陽明

我們的良知如同水一般,順勢而流,這便是在遵循自然規律,達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曾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位神射手,天賦異稟,射箭技術一流,可謂是“百步穿楊”,一直以來被人們崇拜。

他的名氣大到驚動了當朝皇帝,皇帝慕名而來,想要一睹神射手的風采,並且當眾承諾,若神射手真像大家所說的那樣可以百步穿楊,那就賞賜他黃金萬兩,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但如若不然,便是犯了欺君之罪,要被殺頭的!

當時神射手心中滿是雜念,自信一度跌落谷底,總想著萬一射不中怎麼辦?到時候就真的要被殺頭了。

越想就越無法集中注意力,一面是榮華富貴的誘惑,一面是慘遭殺頭的恐嚇,因此這位神射手有史以來第一次失手了。

故事中的神射手原本技藝驚人,受眾人認可,但之所以在皇帝面前失手,就是因為他無法拋開一切後果,讓自己的心順其自然,雜念佔據了意志,從而演變為如此結果。

無論何時,人都應該學習水的特性,能夠“隨方就圓”,靜下心來,讓思想去靠近良知。從容平靜、淡泊名利,學會繞過障礙或者越過障礙,順其自然地面對就好!

王陽明: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提高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