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伊朗篇-2#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现在,2019年重头戏——伊朗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祖母绿、红宝石、珍珠、金烛台)

伊朗国家银行的地下宝库,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方。这座深藏在地下的、面积大约千余平米的宝库,收藏有自16世纪以来伊朗萨法维王朝、恺加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时代王室所收藏的无数奇珍异宝。这些珍宝在20世纪30年代被当时的国王礼萨·汗移交给了国家银行作为其发行货币的担保。之后,国家银行将这些宝物保藏于银行的地下宝库内,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国家珍宝博物馆(以下简称“珍宝馆”)。珍宝馆于1960年对公众开放。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伊朗央行官方出版物,图中宝物皆为珍宝馆馆藏,不再复注)

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祖母绿、红宝石、珍珠、金烛台,局部)

珍宝馆作为伊朗最重量级的博物馆并不像其他一些博物馆那样有着正常的开放时间,它仅在每周六至周二的下午开放两个半小时(14:00—16:30)。由于它是伊朗最著名、最不可错过的博物馆,故而访客趋之若骛,这便导致了每到开放时间,参观者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有时甚至队伍都排到了国家银行的大门外。

有人说,伊朗央行玩的是“饥饿营销法”——越是这样越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看。这其中或许有营销的原因,也或许有宝物安全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反正门票是每位20万里亚尔,约合人民币12元,如何获得宝物安全与经济收入的最高性价比,相信银行肯定比谁算得都明白。

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祖母绿、钻石、红宝石、珍珠、金壶)

经过三道严格的安检后,观众就可以进入到珍宝馆里面参观了。

从灯光明亮的地下宝库等候大厅,一脚迈进灯光昏暗的珍宝馆展厅,辰馆就像是阿里巴巴突然走进了四十大盗的藏宝洞——着实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各种钻石、宝石、金子……一大盘、一大盒地堆在展柜里。那些平时在珠宝店里论颗(粒)卖的昂贵的珠宝,在这里成堆儿地摆放着(想必皇家的钻石、宝石从来都是用簸箕撮而不是用手来数的)。

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钻石、红宝石、金王冠)

参观珍宝馆有着最严格的安保规定,除在进馆前需要经过三道安检机安检和一道人工安检外,进入到馆内也必须跟随馆方的导览人员进行参观,而不能像参观其他博物馆那样自由随意地参观,且不得掉队。一旦掉队,立马就会有安保人员过来提醒你“跟上团队”。

另外,珍宝馆的展柜与其它博物馆的展柜也有所不同:每个展柜的四边都额外加了连体护栏(护栏是连在展柜上的)。偶尔有观众下意识地把手放在了护栏上以期能够更近地观看展柜中的展品,每当这时就会有安保人员走过来要求你把手拿开(安保的眼都好尖!)。

当然,上述这些安保措施还都只是辅助动作,最惊人的要属“绝对不能触碰展柜”的行为。一旦你不小心碰到了展柜的一丢丢,整个展厅便会警报大作,警铃刺耳。倘若参观过程中遇到几起这种情况……你的小心脏最好事先加个防护栏(^_^)。

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祖母绿、钻石、宝石、金地球仪)

珍宝馆的安检措施之所以如此严苛缜密,是因为其中所藏价值连城的宝物实在太多、太珍奇、太名贵了!例如下面将要分享给大家的这件宝物:

珍宝馆首席镇馆之宝:祖母绿、钻石、宝石、金质地球仪。

该地球仪由51363颗宝石(含祖母绿、红宝石、钻石等)镶嵌制作而成,总重达34公斤;直径约60厘米,高度约100厘米(辰馆目测);地球仪的支架由纯金制作。

深藏于伊朗国家银行地下宝库中的神秘地球仪

(地球仪,局部)

前面说到皇家宝库中的珍宝都是论堆儿撮,这件宝石地球仪便是最好的证明。

恺加王朝时期的第四代国王纳赛尔丁(1848年继位),某天看着皇家宝库里散放着的一堆堆的钻石、宝石突发了奇想:何不把它们做成一样东西,既便于存放又能增加其价值?于是,就有了这件“宝石地球仪”,它被完成于1874年。

顺便说,这位纳赛尔丁国王为什么会想到做一个地球仪呢?

纳赛尔丁曾出访欧洲,视野开阔,力主改革,他积极带领伊朗迈向近代化进程。或许这件地球仪就是他“放眼世界”的一个心愿吧。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