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難以企及的羽毛球能力:控場

讓人難以企及的羽毛球能力:控場

蜘蛛趴在網的任一角落,都能捕捉到整個蜘蛛網上的細微顫動,發現掙扎的對手,然後撲過去捕食——羽毛球的控場,就是這麼一種能力——一種身處某個角落或某個時刻,卻不忘觀察整場節奏變化、感受對手錶現,從而做出捕獵計劃的能力。

控場有三個方式:

一、用餘光控場:學球這兩年多來,教練提到過很多次,打球時用餘光觀察對手。只有觀察到對手的運動趨勢或手部擊球細節的變化,才能控制局面。這個要求對我來說挺難挺難。記得一次練球時,我站在A點吊球,吊直線到B, 吊斜線到C。教練分別在B、C兩點挑球至A。

讓人難以企及的羽毛球能力:控場

教練讓我在吊球的同時,用餘光觀察他的站位和動作,然後決定自己的吊球是貼近網柱還是遠離網柱。老實說,我打吊球還行,可我的餘光根本看不見教練!這是個要命的事。教練挑到A點的球很高,我抬頭就顧著看羽毛球了,顧不上用眼睛的餘光鎖定另一個目標,除了羽毛球,其他的區域都是盲區。

二、用預判控場:如果說餘光是控場的第一步,那麼,預判就是控場的第二步驟。最近的訓練中,教練會加進一點點預判能力的訓練。比如,教練在後場A吊球到網前B、C左右兩點,不固定順序,讓我在中場啟動,及時判斷球的方向,並在前場左右兩點放網回球。

讓人難以企及的羽毛球能力:控場

這種時候,我的預判缺陷會充分暴露:教練的挑球會有身體的假動作加上手臂的假動作掩飾,我常常是跑反方向,判斷完全錯誤。開始練球時還有一息不服輸的鬥志,咬著牙儘量判斷;等到練習的後半段,就放棄主觀預判,變成足球守門員撲點球的手法:靠概率——蒙。

所以,沒有預判就沒有控場,做不到知己知彼,就沒法認知場上局面。在羽毛球場這張大網上,我覺得自己根本不是蜘蛛,是一直被粘住的螞蚱!

三、用體能控場:如果發現自己是羽毛球場上被束縛的一方,那麼,擺脫被動就要靠體能,這是控場的第三步。擺脫被動首先要有求生、求勝的信念。在體育運動中,體力可以變成信念,信念可以變成體力。有強大的體能支撐,你就不會很快被擊垮。

信念->體能—>技術—>發揮,下一輪的:信念->體能->技術->發揮,這是層層遞進的循環關係。

讓人難以企及的羽毛球能力:控場

個人和所身處整個比賽局面要有連接和互動。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局”,選手每一個表現、每一個觀察和判斷、每一個回擊和輸贏,從心理到身體到對手,形成一個互為因果的“磁力場”。

在這個磁力場中,你只有強烈而精準地發出信號、捕捉信號、運用信號,才能保證自己處在磁力場的磁極位置。

才能做一個鋪設好陷阱,讓人不寒而慄的蜘蛛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