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果然最会做生意,这两个犹太人,让上海的房价一路飙升

乾隆十六年(1751年),天津平民丁某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前后10间房,共花费180两银子。丁某盖这套房是想高价转卖,哪知没人接手,直到三年后才低价卖出,仅得177两银子。

虽然炒房有风险,但潜在利益还是吸引了不少炒房者。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某花了200两银子盘下了一套四合院,而后加盖了一间客房、一间门楼、三间书房、三间板房,院子中间用一道月亮门隔开,本来一望到底的低级四合院变成了前后两进的高档四合院。任某改造这套院又花了150两银子,可他最后卖了600两,净赚不少。

犹太人果然最会做生意,这两个犹太人,让上海的房价一路飙升

​更厉害的是同治十年(1871年)北京宛平县的缪某。他看中了北京城区的一套四合院,花150两买了下来,一不翻建,二不装修,只在大马路口张贴了几个小广告,就拉来很多买主。然后让买主竞价,最后以600两的高价卖了出去。

而真正将炒房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的则是上海的两个犹太人。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于广西镇南关接连挫败法军。上海的“洋大人”们坐不住了,他们担心清军打败法国后,接下来就会清理他们,于是纷纷逃离上海,上海房价因此暴跌。犹太商人哈同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联络了周围的一批犹太人低价收房。后来,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哈同则名利双收,到20世纪30年代,他占有了上海最繁华地段南京路地产的44%。

犹太人果然最会做生意,这两个犹太人,让上海的房价一路飙升

​哈同炒房十分看重长远利益。他曾在河南路口到西藏路一带买了不少房产,但当时的西藏路交通不便,房价上涨余地很小,他便向租界当局建议修马路,并拿出了60万两银子。马路修好后,这一带的房价涨了十多倍。

沙逊跟哈同相似,不过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上,最典型的当属上海外滩的“远东第一高楼”—沙逊大厦。大厦建成以后,外滩一带的地价一路飙升。到1924年,这块地估价竟达220万两白银。

河滨大楼是沙逊的又一得意之作,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北苏州路,与繁华的南京路仅一水之隔。沙逊看准上海人口激增、地产猛涨的趋势后,将原先的宝康里全部拆除,兴建中档的旅馆式公寓。大楼建成后全部包月出租,房租收益巨大。以整个南京路外滩产业为例,从1915年到1926年期间,沙逊共获租金105万两白银。

犹太人果然最会做生意,这两个犹太人,让上海的房价一路飙升

​靠这些发财后,沙逊乘胜追击,又建了几件传世之作,包括位于黄河路的卡尔登大戏院和南京西路上的仙乐舞馆。

二战后,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上海,前往以色列和美、苏等国。在这次犹太“移民”后,犹太“炒房团”基本销声匿迹,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张 敏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