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许凤锦

□ 本报记者 覃柳鲜

许凤锦,大新县宝圩乡党委书记。自上任以来,她一直深入挖掘当地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融合,致力于宝圩乡“2·19”观音诞侬垌节申遗工作,开创了宝圩乡民族团结工作的新起点。许凤锦也于2018年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大新县作为中国侬垌文化之乡,侬垌文化深厚,其中宝圩乡“2·19”观音诞侬垌节最具影响力。在当地,侬垌活动既是壮族亲朋好友相聚、联络族群关系的民间习俗,也是壮族群众纯朴意愿的表达和质朴民风的体现。

“在宝圩乡,一年四季都有村屯举办侬垌节。”许凤锦说。宝圩乡是一个边境乡镇,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浓厚,有深厚的侬垌文化、“短衣壮”文化等,在这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媒介。

为此,许凤锦一直致力于宝圩乡“2·19”观音诞侬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2016年,为成功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凤锦专门请当地老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侬垌节相关文化内涵,多次邀请大新县非遗办调研员前来指导申遗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短衣壮”文化。2017年,宝圩乡“2·19”观音诞侬垌节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请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工作,要将民族团结放在首位。与群众打交道,交心是关键,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许凤锦说。

如何交心?许凤锦认为,在节庆活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最容易拉近干群关系,与群众交心,促使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推动民族团结。

板价村有两个屯曾因土地产生纠纷,多方协调无果。许凤锦了解后,多次趁节庆活动去到村里协调矛盾双方,“解决矛盾纠纷,既要依法,又要注重民族团结,宣传民族团结政策。”许凤锦说。经过多次协调,这起矛盾纠纷事件最终得以解决。

据了解,近年来,宝圩乡逐渐建立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借助各类节庆活动展示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特色经济,营造你帮我、我帮你共同发展致富的良好局面。

“经济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石,群众有收入、住得稳,为守边固边提供巨大支持。”许凤锦说,目前,宝圩乡产业发展实现多面开花,该乡利用返乡创业骨干发展养牛产业,积极发展香米种植、酸菜种植等,实现“一村一产”。此外,许凤锦还充分解读各项民族政策,将民族政策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凝聚群众力量,狠抓乡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