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第二章:黄河的血脉

第一节:历史上的黄河与德州(中)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据专家考证,历史上黄河有过多次变迁。在黄河有记载的二千多年中,下游决口达1593次之多,大的改道则有26次,其中最大规模的改道有6次。清初学者胡渭从有关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进行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徒,统称“六大徙”。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黄河河道可以看作是文字所载最早的河道。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黄土高原的山谷所限制,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了洛水等支流,流向东北方向,经今河南北部,再向北流入华北平原南部,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河北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泊中,然后分为几支,其中最主要一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入海口为今天津附近。人们称这条古黄河河道为“禹贡大河”简称“禹河”。“禹河”下游的几条分支则被称为“九河”,“九河”最初的意思是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而在华北平原上漫流形成了的多股河道。到汉代由《尔雅》解释为具体的九条河流,郦道元《水经注》则更具体解释为黄河至沙丘堰,是为下游,因堰塞堵障水,故“北过降水。不遵其道曰降,亦日溃,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风俗通日:河播也,播为九河自此始也。禹贡兖州:九河既道。谓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潔、勾盘、鬲津也,同为逆河”,这其中有五条在现德州境内流过,迄今有四条仍保留其故河道遗迹。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大禹治水后黄河第一次大规模改道是在西周时期。据《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记载,大禹治水后至周定王时期,黄河流向有了较大变化。清代学者胡渭在考订《水经注》时将其描述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徒,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人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也就是说在周定王五年,黄河由原来的入海口改为从山东西北部入海。古之“长寿津”即在今之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境内。按《水经·河水》所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这是有关黄河河道流经山东境内当然也包括德州的最早记载。这条河道在德州留下了多地故道遗迹,今仍依稀可见。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黄河第二次大的改道是在西汉时期。《汉书》记载,汉武帝元光三年即公元前132年,“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钜野(巨野泽,在今山东西南部),通于淮、泗。”这是历史记载黄河第一次夺淮人海。洪水泛滥,涉及面积达16个郡,历时二十余年,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予堵塞,河道恢复到原来。王莽统治时期,黄河再一次发生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洪水在今鲁西、豫东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魏郡河决之初,水无定槽,泛滥于平原、千乘之间,后经王景治理始得以稳定。据《水经注》记载,此河大致走今濮阳南、南县北、阳谷西、莘县东、茌平东、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商河南、滨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淤塞,形成黄河故道。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黄河第三次大的改道是在唐宋时期。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黄河在河口段“自厌次县界决而东北流,迳勃海县西北,又东北至无棣县(今山东庆云)东南而东注于海"。又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东),在其以下至长清一段河道南移,形成一条横陇河。但长清以下河道没有变化,只是小规模的改道。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人御河(今南运河),经界河(今海河)流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12年后,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由今山东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名为“二股河”,宋人将其称之为为“东流”或“东派”。姚汉源在其《中国水利史纲要》中说,“河决时弥漫而下,东北至南乐(今县)、清平(今为镇)县······自清平再东北至德州平原(今县)分金、赤、游三河,经橡(治厌次,今惠民县)、滨(治渤海,今滨县北)之北入海。”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黄河第四次大的改道是在南宋时期。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决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已使黄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道,向东流经豫、鲁之间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注人泗水,再“自泗入淮”。但其时宋代的“北流”故道未断,黄河仍处于南北分流的局面。到金章宗明昌年间,“北流绝,全河皆入淮”,黄河完全改道淮河。据胡渭所言:明昌五年(公元1194 年),“是岁河徙自阳武而东,历延津、封丘、长垣、兰阳、东明、曹州、濮州、郓城、范县诸州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东平历东阿、平阴、长清、齐河、历城、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会通河自东平历汶上、嘉祥、济宁,合泗水,至清河县入淮者是也”。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人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人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经山东丘陵地区以南的开始。黄河完全东夺淮后,从此不再进人华北平原达六百多年,这是黄河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黄河第五次大的改道是在明清时期。明代黄河的决溢改道更为频繁,在河南境内的河道上,一旦在原阳、封后丘一带决口,大多北冲张秋运河,挟大清河入海;在郑州、开封一带决口时,则多南夺涡、颍入淮。明出黄河,经河南荥泽、原武、开封,“自商、虞而下。由于家道口抵韩家道口、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小浮桥下二洪”经宿迁南流入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决原武黑羊山,“东经开封城化五里,又东南由陈州、项城、太和、颜上、东至寿州正阳镇注入于淮。曹、单间贾鲁所治的旧河遂淤,主流徙径今西华,淮阳间入颖河,由颖河经颖上入淮。正统十三年(1448 年)河先决新乡八柳树,“漫曹、 濮,抵东昌,冲张秋,溃寿张沙湾,坏运道,东入海。”后又决荥泽孙家渡口,“漫流于原武,抵开封、祥符、扶沟、通许、洧川、尉氏、临颖、郾城、陈州、商水、西华、项城、太和”,沿颜水入淮。二河分流之初,北河势大,故沙湾屡塞不成;景泰四年(1453年)以后,南河水势渐盛,“ 原武、西华皆迁县治避水气,时为便利清运,纳河南御史张澜的建议,自八柳树以东挑挖一河以接旧道,“灌徐、吕”。明政府为了保持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全力治理河道,筑断黄陵冈,兴建太行堤,使黄河河不再北侵运河,而是自徐州、宿迁以下会淮水东注于海。“北流于是永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入清以后。因长期施行“束水攻沙”的结果,泥沙大量排至河口,“以致流缓沙停,海口积垫,日渐淤高。”康熙时期虽采取疏浚方法,分渠排水,挖深河床,但也只能收效于一时。日久之后,河底又瘀垫日高。嘉庆以后,政治黑暗,河政废弛,决口泛滥的情况与日增,特别是下游黄、淮并槽人海,沙床淤塞程度更为严重,造成“水在地上行”的局面。情势至此,使黄河放弃淮河河道而另寻入海出路,已成为不得不为之的大势。

黄河第六次大的改道是清代中叶。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人海。决口之初,漫注于封丘、祥符、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复分三股:一股由赵王河走山东曹州府迤南下注,两股由直隶东明县南北二门分注,经山东濮州范县至张秋镇汇流穿运,总归大清河入海”。铜瓦厢决口后,溃水折向东北,至长垣分而为三,一由赵王河东注,一经东明之北, 一经东明县之南,三河至张秋汇穿运河,入山东大清河。当时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军,无暇塞治,文宗谕示: “现值军务未平,饷糈不继,一时断难兴筑,......所有兰阳漫口,即可暂行缓堵”。黄河自此改道东北经今长垣、濮阳、范县、台前入山东,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人渤海。从此,黄河下游结束了660多年由淮人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人海的局面。当时因代表不同地域利益集团的高层官员意见不一,而清政府正面临太平天国起义的困扰,“军事旁午,无暇顾及河工”,因而在二十年间,听任洪水在山东西南泛滥横流,直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始在下游全线筑堤,堵塞枝蔓,使全河均由大清河人海,形成了迄今为止的山东境内的黄河下游河道。

季桂起:《德州地域文化概论》第二章“黄河的血脉”第一节(中)

这一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以后,直至解放前的七十多年间,河患仍连年不断,从1855年至1938年,决口竟达124次之多,有时向北侵入徒骇河或向南侵入小清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河决荥泽房庄,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决郑州漫及淮河,虽危害较大,但都随时堵塞,没有构成河道大的改变。本世纪内曾发生二次较大的决口:一次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在河南境内温县至长垣的二百多公里内决口52处,造成极大灾难;一次是1938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颖、涡入淮,形成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3月,始实施堵口工程,才恢复了今黄河河道。

由以上黄河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出,黄河与德州的关系极为切,在大多数时期黄河皆流经德州这片区域。黄河及其历史变迁对德州影响非常之大。正是由于黄河的影响,德州才成为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