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山下鑄師魂——記商城縣豐集鎮青山第一小學校長劉浩

在商城縣東北部,有一座橫亙東西的鷹嘴山,鷹嘴山下一公里,有一所小學環抱在綠樹紅花之中,這所學校就是豐集鎮青山第一小學。在這所學校裡,有一位劉浩老師,堅守鄉村教育教學一線四十四載,痴心不改,夫妻兒媳齊上陣,以一顆赤子之心,呵護和引領山村孩子開啟人生的希望,追求幸福的理想。

初為人師的幸福

在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農村生活相對貧苦,對1960年出生的劉浩來說,那時家裡兄弟姐妹多,雖其父親當公辦教師拿工資,但家裡卻成為遠近皆知的缺糧戶,生活艱苦程度可想而知。因為父親的重視,劉浩幸運地上到高中畢業,那是1976年,他才16歲。

當時,村小學教師緊缺,村幹部第一時間想到了剛剛畢業的劉浩。1976年6月,劉浩就走上講臺,當了一個“孩子王”。雖然年紀小,個子不高,但他知識豐富,熱情有活力,書教得好,很快就成為村裡人見人誇的小劉老師。

也許是過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小劉老師格外珍惜這份工作。他覺得能站上講臺,給山村的孩子傳授知識,是最幸福的事情。“老師”這一稱謂,在他聽來,是最動聽的聲音。於是,無論世事如何變幻,44年來,他堅持了自己的選擇,紮根在鄉村,紮根在三尺講臺,苦在其中,樂也在其中。

以校為家的堅守

隨著成家立業,分門立戶,3個孩子相繼出生,一個民辦教師微薄的收入,對於一個五口之家來說,明顯入不敷出。好在多年來妻子吃苦耐勞,種田種地,家裡糧油蔬菜不缺,這很大程度上給劉浩減輕了生活上的壓力,讓他能夠一心撲在工作上,直到2000年7月,他民辦教師轉正,這種困境才得到好轉。

1998年9月,劉浩接任青山第一小學校長。作為從一位民辦教師成長起來的一校之長,劉浩堅持與時俱進,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確保學校各項工作有秩序開展。他堅持以人為本,以德育人,秉承“以善為美”,讓教師樂教,學生樂學。近年來,學校積極實施“均衡創建”,先後籌集項目資金150餘萬元,學校修建了新門樓,拉了操場圍牆,創辦了獨立式幼兒園,新建了老師宿舍、學生餐廳、“水衝式”廁所,添置了大量的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學校開齊、開全、開足課程,著力打造“快樂校園”,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素質教育成效顯著。由於辦學獨具特色,在中小學佈局調整時,青山第一小學被縣教體局批准為片區完全小學,學校先後被市教體局、縣人民政府和鎮政府授予“信陽市平安校園示範學校”“遠程教育應用示範學校”“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優秀學校”“文明學校”“全縣法制教育示範學校” “中小學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商城縣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以及“平安校園”“書香校園”“美麗校園”“衛生校園”等“五大校園”。劉浩個人先後獲得信陽市“最美老師”“優秀班主任”“先進德育工作者”以及商城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校長”“十佳師德標兵”和鎮黨委、政府“五好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如今的青山第一小學,三層教學樓窗明几淨,校園環境優美,成為山村孩子幸福的樂園。但在這些發展背後,許多人不知道,劉浩操了多少心,跑了多少路;不知道他為了更方便工作,直接把家搬到學校,住進了舊教室裡;不知道2012年他騎摩托車去中心校彙報工作的路上,為了避讓一位老人,他連人帶車撞在路邊石墩上,導致左腳踝骨嚴重受傷,他沒有休息一天,帶傷扶著欄杆上三樓為五年級學生上課,一直咬著牙堅持到傷口癒合。

歲月可鑑的師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44年一路走來,劉浩老師對學校、對師生、對人民群眾懷著深厚的情感,正是這種情感,見證著仁者為師,師愛無限。

2002年,劉浩的父親去世,其正在家裡“守孝”,四年級一位男“學困生”因找奶奶要錢未果,晚上放學不回家,站在教學樓陽臺上發瘋似地哭鬧,情況十分緊急。劉浩獲悉後,二話不說,立即取下“孝布”,騎車趕到學校……

2011年,五年級學生高燦,從牛背上摔下,左臂骨折。醫生讓其休學兩個月,但是該生很想到校上學。由於他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靠爺爺、奶奶在家照看,沒人接送。劉浩就把他接到自家吃住,親自為他穿衣洗臉、脫衣洗澡……

2014年,一位六年級女生,因為相貌一度心裡自卑,但她有音樂天賦,在劉浩的耐心鼓勵和指導下,她參加了全縣中小學歌詠比賽,獲得小學“十佳歌手”稱號。

2006年9月,一位老教師下班路上不慎被人騎車撞成重傷,昏迷不醒,劉浩親自將其送到縣醫院後又轉至市中心醫院搶救,並多次探望、慰問。這位教師不幸離世後,又為他張羅後事。

近幾年,青山第一小學陸續分來幾位女大學生特崗教師。由於學校住室緊張,劉浩就將自己孩子的住室和床鋪讓給她們住,還為她們安網線、建廚房、添炊具、買米麵。在伙房未建好之前,就讓她們在自己家搭夥,半個月、一個月都分文不取。

燃盡自己,照亮別人。劉浩堅持著,辛苦著,快樂著。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妻子曾參與學校幼兒教學十多年,他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自願回到家鄉當了教師,又分別找到了教師伴侶。如今,一家六名教師,全部奮鬥在鄉村教學一線,這對即將退休的劉浩來說,是欣慰的,是滿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