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1.夢蝶、化蝶

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後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李商隱《無題》:“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2.寒 食

節日名,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該節由此而來。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3.採 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4.長 亭

古代驛站在路上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送別。後“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八十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一)

5.尺 素

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代稱。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6.登 高

重陽有登高習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7.東山高臥

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後指隱居。李白《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8.杜 康

傳說杜康發明了酒。後以此作為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9.東 籬

語出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閒雅的情致。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10.汗 青

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紅 豆

南方的一種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二:“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八十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一)

12.畫 眉

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13.金 烏

傳說太陽裡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14.白雲蒼狗

“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杜甫詩《可嘆》:人事變化就猶如浮雲,一會兒像白雲,一會兒像蒼狗。

15個文化典故,信手拈來即文章

15.冰心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