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电脑中的A盘和B盘去哪了?

大家应该都用过电脑对吧,那么有没有人注意过,电脑盘符都是从C盘开始,而不是从A盘或是B盘开始。而且很多人应该也从来没见过A盘和B盘,那么这两个盘究竟去哪了。

其实这两个盘符是给软盘留下的,只不过现在的电脑已经很少用到软盘,以至于人连软盘都没见过,而硬盘的出现是在软盘之后,所以现在这些只使用了硬盘的电脑,都是从C盘开始。

你们电脑中的A盘和B盘去哪了?

盘符由C开始

软盘的出现

世界上的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是当初IBM所生产的SYSTEM370,虽然叫微型计算机,但也没小到哪里去,毕竟当时的计算机技术相比现在还是非常落后的。这款计算机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计算机的指令都是储存在半导体的内存中,只要计算机关机,就会失去这些指令,意思就是说这些指令只要关机就会被删除。

所以,IBM的相关小组在1967年收到命令,要研制一种廉价的设备,来为计算机管理和储存代码,之所以要求廉价是因为这种设备要方便更换,而且还要易于携带,这种设备就是后来的软盘。

你们电脑中的A盘和B盘去哪了?

后期的软盘

1971年,阿兰·舒佳特成功研发出直径8英寸的塑料磁质盘,这就是第一代软盘,它的容量只有81KB。这样的容量当然不够用,而且8英寸也不算小,所以肯定需要改进,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976年5.25英寸的软盘出现。阿兰·舒佳特因为成功研发出了软盘并且制定了软盘的具体规则而被称为磁盘之父,再后来他离开IBM后就创办了著名的希捷公司。

你们电脑中的A盘和B盘去哪了?

磁盘之父 阿兰·舒加特

软盘的发展

当时的微型电脑一般只有一个软盘驱动器,盘符就是A盘,而容量也只有一百或是几百KB,真是低得惊人。而且当时并没有我们所使用的Windows系统,而是dos系统,在电脑开机时,需要将启动盘插入电脑的驱动器中,然后再开机,等开机后再把启动盘拔出,放入其他软盘来贮存。再后来,随着系统的更新,电脑的内存中已经容不下这么大的系统,所以启动盘就需要一直插在电脑中,这就让电脑无法再放入其他软盘。

不仅如此,在1979年,索尼公司推出了容量达到875KB的3.5英寸双面软盘,到了1983年时,容量达到了1M。一方面是使用体验上的需求,一方面是更大的容量,5.25英寸的技术也更加成熟,价格更加便宜,所以电脑开始使用两个软盘驱动器。但是因为5.25英寸的软盘在当时是无法淘汰的,因为应用面实在太广,有着无法替代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当时的电脑会使用5.25和3.5两个尺寸的软盘驱动器。

值得一提的是,3.5英寸软盘大火也离不开乔布斯的帮助,1984年,苹果的Macintosh电脑就只使用3.5英寸的软盘驱动器,随着这款电脑的大卖,3.5英寸软盘也开始被人们所接受,A盘符和B盘符也被定型。

你们电脑中的A盘和B盘去哪了?

索尼在软盘的研发了出了很大力

软盘的末路

随着电脑性能发生突飞猛进的时候,磁盘却一直在原地踏步,所以人们需要性能更强的储存介质,于是硬盘被人们发掘出来,并逐步开始取代软盘,而硬盘的盘符理所当然的是C盘。

但是一开始时的硬盘并不能当成启动盘使用,用户们依旧需要插入软盘来启动电脑,硬盘只能储存。但是随着dos系统的不断进步,在MS-DOS 5.0时,系统强行指定启动信息的主硬盘为C盘,而之后的像光驱、U盘之类的次分区便从D盘符开始延伸。从此,C盘的领导地位被确立。

在之后因为光盘、U盘以及移动硬盘等新兴储存设备的发展,软盘因为相对来说携带不够方便,而且容量并不占优势,所以逐渐被淘汰,推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之前使用的A盘符和B盘符却永远地给它们保留了下来。

你们电脑中的A盘和B盘去哪了?

移动硬盘

网盘崛起

不仅软盘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连光盘和U盘也变得少见,因为网盘正在全力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现在的网速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龟速”,更不用说即将普及的5G,到了那时候,1G的内容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下载完毕,这种云储存的方式虽然在一些特定的场景比不上U盘等储存方式,但绝对有着巨大的潜力。

你们电脑中的A盘和B盘去哪了?

网盘的发展迅速


不管是软盘还是光盘,他们的退出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而至今依旧空存的A、B两个盘符,预期说是为了纪念他们,倒不如说是历史的见证。人类总是要发展的,而且要发展得更好更强,所以未来肯定还会有很多我们现在熟知的物品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