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刘辰翁(1232-1297),

别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末元初著名的爱国词人。他曾在廷试中大胆揭露贾似道专权,说"忠良戕害可伤,风节不竟可怜";也曾在文天祥起兵勤王时,短期参与其江西幕府。

南宋灭亡后,他不愿侍奉新朝,失志不仕,回乡隐居,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多有著述。最大的成就是词,有《须溪词》传世,存词354首。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刘辰翁的词,有一个鲜明特点——南宋灭亡后,他写了很多关于元宵节和春天的词,据考证,其中咏春词14首,元宵词10首。

他为何反复写元宵节和春天呢?他的亡国之痛、爱国之情,又是怎么通过元宵节和春天来表现的呢?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一、刘辰翁最惨痛的经历发生在春天,而元宵节是这惨痛经历开始的节点。

1275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临安守卫空虚,岌岌可危。谢太后下诏,令各地起兵勤王,最后只有张世杰和文天祥响应。这年春天,文天祥起兵,刘辰翁参与到他的幕府。因为预感到南宋不可避免的命运,他在元宵节那天,诵读着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有感于其中伤今追昔的悲情,为之涕下。

"余自乙亥(1275年)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刘辰翁《永遇乐》序)

果然,1276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元军前锋抵达临安。二月,元军兵临城下,南宋上表请降,临安陷落。三月,元军掳宋恭帝和全太后北上。此后,虽然福建、广东一带还有一些抗元势力,但南宋实际已名存实亡。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春天,元宵节是为起点。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刘辰翁写下《兰陵王·丙子送春》,"丙子"就是指1276年,"送春"就是送别南宋王朝——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建国310多年的宋王朝,随着春天的离去永远消逝了。这首词共三段,每段都以"春去"两字振起,围绕这一中心进行描写——

第一段写临安陷落后的样子,"春去人间无路"是最好的概括。"谁遣风沙暗南浦"一句,矛头直指元军的攻占与破坏。"漫忆海门飞絮",是写词人惦记南逃的宋室君臣,他们还在福建、广东一带的海上,进行着最后的抵抗。"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一句,以"乱鸦"象征元军,是它们以乌黑的翅膀遮蔽了临安的天空,过去元宵节的华灯都不见了,临安已陷入黑暗。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第二段用"春去。最谁苦"发问,临安陷落都给谁带来了痛苦呢?一是"箭雁沉边",是指被掳走的君臣,他们像被箭射中的大雁,落到了遥远的北方;二是"梁燕无主",是指还留在临安的百姓与宫人,他们像失去了屋主的燕子,无家可归;三是"玉树凋土",指为国捐躯的豪杰;四是"泪盘如露",是指被掳走的财富与百姓。

第三段又以"春去。尚来否"发问,很明显,词人问的不是春天,因为春天走了一定会再来,不能重来的是南宋王朝。

"苏堤尽日风和雨"一句,以风雨对苏堤的袭击,象征"春天"已经过去,让词人只能"神游故国"。结尾以"人生流落"照应"春去人间无路"的主题,就此结篇。

1276年、临安陷落的这个春天,成为刘辰翁最大的伤痛。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二、从临安陷落开始,往后每年的元宵节和春天,刘辰翁的伤痛都会发作。

"词人在这一年春天精神遭受的刺激与摧残十分严重,而且逐渐使与春天有关的事物变成具有情绪色彩的观念群……成为词人潜意识中的'悲春'情结,几乎每年都要发作一次,并要通过词的创作来加以宣泄。"(《南宋词史》)

南宋灭亡后的每个春天,刘辰翁都会有"悲春"的情感,所以一再作词宣泄,这些词便也不同程度地与南宋灭亡有关——

《减字木兰花·庚辰送春》:"留君不可。归到海边方忆我。"

《菩萨蛮·丁丑送春》:"春去自依依。欲归无处归。"

《沁园春·送春》:"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在江南,元宵节往往是伴随春天而来的,所以在有的词里,刘辰翁既是写春天,也是元宵节抒怀,如《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开头的"银花"一词,可让人联想到火树银花、张灯结彩的元宵节,但此时的"银花"不是绽放,而是"洒泪",再加上一句"春入愁城",悲剧的节日气氛已非常明显。

昔日的张灯结彩,被什么取代了?是"笛里番腔,街头戏鼓"——"番腔"和"戏鼓"是元朝人从北方带来的音乐和杂戏,所以刘辰翁说它们"不是歌声",这是他作为南宋遗民,对元朝文化的不认同。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元朝取代宋朝后,元宵节的习俗被废止,这是让刘辰翁无比心痛的。在宋朝,元宵节是一场全民狂欢,北宋词人柳永的《倾杯乐》,就浓墨重彩地描绘过元宵节的盛大:"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即使是南渡后,国力大不如前,也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绘的繁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从前越是繁华,就越感今日的冷寂,所以刘辰翁的元宵词,总是把过去和眼前放在一起对比——

这变化首先体现在"灯"上。《踏莎行》词序说:"上元月明,无灯",词中又写到:"璧彩笼尘,金吾掠路。海风吹断楼台雾。无人知是上元时,一夜月明无著处。"从元朝的宵禁措施,写"有月无灯"的节日凄凉。在无灯可看的昏暗里,"烛光"成为刘辰翁表达情感的意象,《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说:"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兴盛于衰败、繁华与落寞,凝聚在了烛光之上。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这变化也体现在月亮上。就是因为它永恒存在,才更容易引发时间流逝、空有月明的感叹。《宝鼎现·春月》写的就是"丁酉元夕"的月亮,"丁酉"指1297年,距离临安陷落已20多年,刘辰翁就是在这一年去世的,终年66岁。可见他把"悲春"、"悲叹元宵",一直贯彻到生命的最后,爱国之情从未动摇。这首词的结尾,回忆、痛苦、感慨交织在一起:"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真可谓"反反复复、字字悲咽。"(《历代诗余》)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这变化还体现在"风雨"上。刘辰翁所写的元宵节,经常与风雨相连,让本就冷寂的节日,更填惆怅。比如《永遇乐》:"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还有《唐多令·癸未上元午晴》:"春雨满江城。汀洲春水生。更悲久雨似春酲。"这既是自然界的风雨,也象征着时代的风雨。

有月无灯、风雨交加,这些意象既是刘辰翁悲叹元宵节的引信,同时,也为他的元宵词营造出悲凉、凄冷的氛围。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最后,刘辰翁作词,本就抱着记录历史的态度。

刘辰翁自己曾说:"暮年诗,句句皆成史。"(《金缕曲·寿朱氏老人七十三岁》)可见,他写词不只为了痛伤亡国、表达爱国之情,也是用词来记叙历史真相,让后世读者从中感悟当时的社会氛围。

所以他写了那么多春天,记录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这般"人间无路"的境况;又每每忆"海门飞絮"、念"海上心情",告知人们当时尚有海上抗元的队伍;他还说"铁马蒙毡",描写元朝的生活样貌;说"笛里番腔,街头戏鼓",记录传统文化的消失。

刘辰翁:唤不回的“春天”,“叫不醒”的元宵节

所以他写了那么多元宵节,几乎年年都写。《卜算子·元宵》中说:"十载废元宵,满耳番腔鼓",他以此告诉人们,元朝宵禁已达十年之久;不仅临安如此,其它城市也都一样,《江城梅花引·辛巳洪都上元》写的是江西南昌的元宵节:"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

这些作品,都含有"句句皆为史"之意。

刘辰翁高度肯定苏轼、辛弃疾"以诗为词"的词作观念,他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又说"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辛稼轩词序》)所以,他也成为这种词作观念的继承者,将庄严的思想内容引入咏春词和元宵词,在词作里熔铸经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