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婆前特窩囊,被洋學生徐小平叫土鱉的俞敏洪為自己正名

新東方集團董事長

在老婆前特窩囊,被洋學生徐小平叫土鱉的俞敏洪為自己正名

在老婆前特窩囊,被洋學生徐小平叫土鱉的俞敏洪為自己正名

俞敏洪先生在長江MBA十週年慶祝論壇上演講中,揭秘新東方股權糾紛背後的掐架故事……

今天我從電影《中國合夥人》講起。

這部電影從故事主線來說,確實是照新東方的故事拍的,一個農村孩子考三年大學,進入了燕京大學。大學畢業以後留在學校當老師,和領導關係僵化,最後被領導處分,自己辦了一個學校叫新夢想。又跟幾個大學同學一起幹,最後幹大以後,由於盜版美國知識產權的問題,打官司,打完官司在美國上市了。這完整的故事就是新東方的故事,也是我的個人故事。但是這裡有一些東西不太一樣,因為電影要編故事,所以必須要騰挪出各種故事情節來。比如中間有些人物個性就不太一樣,比如成東青從本質個性來說不像我。

這個電影拍出來以後,很多人說原來一個很窩囊的人也是可以幹出事情的。因為電影成東青這個角色被演得很窩囊。其實,我窩囊不窩囊?我在某些方面是窩囊的,比如我在我老婆面前特別的窩囊。但是,我在有些方面不窩囊,我在做事情的時候是非常果斷的。如果真的是那樣窩囊的話就不太容易幹事情,電影裡一個窩囊廢做成一個事業,靠兩個朋友一起做起來。這裡另外兩個朋友,就是我現實當中的合夥人,一位叫徐小平,一位叫王強,在電影中叫孟曉俊和王陽,他們的個性和他們現實也不太吻合。比如徐小平在現實當中是不太有主意的人,但是在電影當中,變成了一個什麼主意都是他出的人,因為劇本是他寫的。

對於我來說,如果是我跟這些朋友一起合夥創業的話,最後一定會出問題,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在大學的時候,徐小平是我大學文化部長,王強是我大學的班長,他們一直認為從才華到眼光,到他們的能力都遠遠高於我之上。而後來我為什麼變成頭?其實不像電影中寫得那樣,我們三個是一起幹起來的。現實是我已經自己先幹了五年。我是1991年從北大出來,幹到1993年成立新東方,1995年年底才到國外找到這些朋友,那個時候我知道,如果我要再幹下去的話,必須要有一幫能人和我一起幹。我也估量了,通過我這五年的努力,在中國創業能力方面比我大學這幫朋友強,但是這些朋友在某些方面,包括他們的英語水平、對於西方的文化了解一定比我強,所以這是良好的結合。

儘管他們回來之後,叫我“土鱉”。因為他們覺得我身上缺少他們在外國留洋好多年以後的各種氣質,但是他們最後不得不服領導,首先是因為我是這個學校唯一的創始人。其次,他們也發現在現實中間,碰到比如和政府打交道和地方打交道的時候,他們完全無能為力,但我這個“土鱉”爬的非常自如,這是不同能力的結合。

如果未來創業的話,最好的方法真的是先幹一段時間,再把周圍的朋友拉進來,如果要一起幹的話,有一個前提條件,這個前提條件就是你在這些人心目中已經奠定了一個非常良好的位置。

新東方的創業人群當中,除了這些大學同學以外,還有我的中學同學,為什麼這些中學同學在新東方和我一起創業,到今天還是我的一個常務副總,一個是行政後勤總裁,為什麼還能和我配合的這麼好?大家也在外面沒有聽說過,我和我的中學同學天天打打鬧鬧的事情。其實我在中學的時候,我是我們班的班長。所以,就已經嚴格奠定了他們從小到大,對我是班長的這樣一個心理狀態。相反,我的大學沒有一個認為我有領導才能的。到現在為止,王強、徐小平時也絕對不認為我有領導才能,他們會說你是運氣,加上我們的幫助,所以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