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業大學潘復生:愛人和學生們心中那個嚴謹卻也溫柔的人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3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夏瑞)1978年,潘復生考入合肥工業大學“稀有金屬”專業學習。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中斷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復。大批知識青年希望通過這場公平的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正是這一年,潘復生14歲高中畢業。半年後他就站上了高中的講臺,便要與臺下的學生們一同備戰高考。

合肥工业大学潘复生:爱人和学生们心中那个严谨却也温柔的人

在那短短的幾個月中,作為一名比一些學生年齡還要小的老師,潘復生為了將物理、化學教好而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卻根本沒有顧及自身其它課程的高考複習。巧合的是,他當年給學生出的一道化學題正好是當年的高考題。

“因為我是高中畢業班老師,教的又是物理和化學這兩門非常重要的科目。我當時想的只是一定要把這兩門課程吃透,把我的學生先教出來,讓他們考出好成績。這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在那種環境下的一份責任,一種互助友愛團結的感情,這是推動我這麼做的最大動力。雖然這麼做以後,我自己會沒有時間複習其他科目,高考成績會受到影響,但我不能拋棄這份責任。”

談到對於專業的選擇,潘復生院士坦言當時選擇報考志願時十分迷茫:“選擇這個稀有金屬專業,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原因。我選擇這個專業可能是因為當時教過物理和化學,特別是化學讓我對各種金屬元素都有了一定的瞭解。”

對於這一點,潘復生院士的妻子湯愛濤教授也有同感。她說:“我們這一代人並不完全是自己選自己喜歡的專業,更多的是被社會選擇的,我們都是慢慢地‘幹一行、愛一行’了。”

“其實如果你選擇的專業,對國家、對社會有利,你自己又喜歡,那我就覺得是值得把它做好的。”潘復生補充道。

燈 塔

談及潘復生院士,他的學生們都深有同感:他總是工作到很晚很晚。

2017級博士生彭鵬已經博三,在他的印象中,潘復生院士每天晚上都會特別晚才回家。由於身兼多職,他白天有很多事務性的工作要處理。很多學術研究與學生事務,潘院士只能留到晚上才可以騰出時間做。他對這樣一件小事印象深刻:“我以前寫過一個項目申報書,寫完初稿就發給潘老師了。等到第二天早上打開電腦,我就收到了潘老師的回覆,回覆時間是凌晨兩點鐘。”

博士生米曉希去年9月加入潘復生院士課題組,他也深深地為潘院士的勤奮所打動。

“我去年來到組裡,第一次看到這樣德高望重的老師,每天晚上可以工作到兩三點。我們學生一般晚上十一二點就離開實驗室了,但有幾次因為一些事耽誤到可能兩三點鐘才回寢室。當走出教學樓時,路燈都已經關了,很黑的一條路上,卻可以看到三樓潘老師的房間還亮著燈。當時心裡就有一種感覺,也是一種觸動吧,覺得那不僅是指引學術的燈塔,也是漫漫人生路上一盞指引前路的燈塔。”

1993年,蔣斌考入重慶大學冶金及材料工程系,當時潘復生已晉升為教授並擔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後更名為材料學院)副系主任。2003年,他加入了重慶市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久後被批准為國家鎂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潘復生團隊的一員。當提起“亦師亦友”的潘院士時,他仍深刻地記得第一次與潘院士見面時的場景:“我現在都記得他在師生見面會上說的那句話——你在上中小學的時候不要隨便去懷疑那些老師教的東西,但上大學以後你要開始學會懷疑。我的理解就是,學知識階段更應該先沉下來學習,而不是先去質疑。”

柔 情

“其實你說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他對事情的態度是一樣的,在生活中他也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比如說像一般男同志,相對來說比較隨性一點兒,房間裡面可能不是很整潔。但他年輕的時候房間也是收拾得乾乾淨淨,很有條理的。”

湯愛濤教授是潘復生院士團隊的骨幹成員之一,幾十年來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同時她也有另一層身份——潘復生的妻子。當我們問起她是否有一些話想通過我們送給潘院士時,她說:“我還是希望他多關愛一下自己,不要什麼都是考慮工作。有好的健康,才能更好的工作,才能去完成更想完成的事。”幾十年來他們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探索鎂合金的新世界,成就了一段佳話。

“他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實際上是很柔軟的一個人”。無論是蔣斌教授、湯愛濤教授,還是潘復生的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說到潘院士柔情的一面。

今年剛剛開始博士生涯的楊麗提到:“我們入學的時候潘老師就會特別明確的指出,我們讀了研究生過後,就不能向家裡要一分錢,一定要做到經濟獨立。”事實上,潘復生院士對於學生的關心與指導不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面,更會盡自己所能地為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潘院士是一個很嚴謹的人,他這種嚴謹有的時候甚至近乎苛刻。”博士生米曉希講道。

“但在其他事情上,特別是對於我們生活上的事情,潘院士都非常包容理解,對我們十分關心和照顧。”蔣斌教授補充道。

訪談後記

今天,如果我們去問一個同學,問他能說上哪些科學家的名字時,他們大多還只會說出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的元勳。當老一輩的功臣已經隨時代遠去,我們如何才能更形象地領略他們所承載的科學精神、看到更鮮活的科學家形象,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當代中國可謂人才輩出,在許多領域都出現了具有代表性的領軍人物。他們在國際相關學界享有盛譽,但在大眾、青少年群體中卻鮮為人知,以至於很多人會覺得,科學與科學家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了。當人們思想意識中生活與科技脫節、普通大眾與科學家之間出現鴻溝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便很容易淪為一紙空談。在這種情況下,拉近公眾與尖端科學之間的距離,讓人們不再與科學家產生疏離感,是激發群眾創新熱情、鼓舞青少年勇攀科學高峰的良性催化劑。正如潘復生院士所說:“只有科普上去了,科學比例提高了,我們的科技創新才能有可持續性,我們的經濟質量才能長時間的可靠的發展。”

以前,如果我們提起學校裡的幾位院士,我們大概只會遠遠地仰視他們的成就,並不會對他們有更深一步的瞭解。今年3月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聽到了潘復生院士的故事,就有一種衝動,想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這樣一位時代楷模,“攀登者”院士訪談項目組就是在這種思考下誕生的。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更多重大青年瞭解一個真實而豐滿的科學家形象,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讓科學家精神一步步引領我們前行奮進。

幸運的是,這個想法一提出便得到了博雅學院黨委書記曾佐伶老師、副書記胡佳老師以及高研院代啟福老師的肯定。他們的鼓勵與切實幫助,使得我們將這個想法一步步變為現實。同時,該項目得到了校團委的支持與資助,成為2019年度校園文化精品項目之一,姚璐老師、夏汝立老師、包晗老師更是對項目給予了很大的幫助與支持。

從7月起,項目組便開始聯繫潘復生院士及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老師們,並得到了他們的積極配合。潘復生院士更是在百忙之中兩次接受採訪。可以說沒有各位老師的支持與指導,我們很難走到今天這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