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强加给别人的好,往往都是带着伤的


“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强加给别人的好,往往都是带着伤的

文|末小北

01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素素对夜华说:“求你放过我,我也放过你,我们从此两不相欠了。”说完这句话,她推开夜华,从诛仙台上一跃而下。

其实,在婚姻里,如果两个人没有了感情,不妨模仿一下素素的“决绝”,推开对彼此的纠缠,从此“两不相欠”、“各自安好”。对于一个没有温度的爱情来说,你越是勉强维系,越是让自己受伤。

倒不如,试着松开不甘心的手,放过对方,也放过自己。给彼此都重新来过的机会,把你对别人的怨言,转化成为对新的幸福的追求。

爱一个人,需要莫大的力量,同样,恨一个人甚至要比爱一个人,付出的力量更大。与其痛苦地互相折磨,不如给彼此都有一些体面,然后说一句“两不相欠”,从此“各安天命”。

其实,不管说再多奉劝的话,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还是不肯服输的。就算婚姻里已经没有了丝毫温度,他们也会尝试着剖开自己的胸膛,用自己炽热的心,去暖化对方冰冷的心。

这看似也是一种“决绝”,可是你要知道,当对方不再爱你的时候,TA会毫不犹豫地推给你一座山,而不是一个没有了温度的心。

想要把这座冰山融化掉,你需要付出的,可不是一丁点的努力,甚至有可能,你还没融化冰山,而你的心也会被冰山给冻结起来。

鲁迅先生说过:“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鉴于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自知的能力,就算是他们给予了别人,也未必就是别人想要的。就比如,女人在婚姻里,持续不断地操持家务,把一个机械化的动作重复了无数遍。

“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强加给别人的好,往往都是带着伤的

02

给我留言的读者中,我见过不止一次有人歇斯底里地嘶吼:“我为了整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可是他却总嫌我做得不够好。我已经试着像谈恋爱的时候一样了,我甚至把自己搞得像个‘四不像’了,可是他为什么还要离开我?”

诚然,你觉得自己对一桩婚姻付出了许多,却无法打动那个已经向你停止感情输出的人了。就算你再歇斯底里,你喊破了喉咙,对方也只会送给你一句:“这都是你自愿的。”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绝望和伤心?我想,应该不止这些,你甚至想上前给对方一个耳光,然后揪着对方的耳朵,并质问“为什么”。

你搂着一座冰山,只会冻伤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欣赏你“无私付出”的人,也只有你自己而已。

往直白里说,那些歇斯底里的人,所谓的“为整个家,付出了那么多”,无非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我做出了牺牲,全都是因为这个家,全都是因为你,不管你需要不需要,你都得对我的付出负责,因为如果不是因为你,兴许我会有更好的选择;

第二,我对你好,我就可以对你发号施令,而你必须对我言听计从。

有很多人,在一桩没有感情的婚姻里,就是这么偏执地“无私付出”的。

“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强加给别人的好,往往都是带着伤的

​当你开始为家庭做出牺牲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在为对方施恩,并且你根本就不需要对方同意,根本就不需要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要对方稍微有些不满意,就会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和伤害。

这一桩婚姻,本就已经无药可医了,你非要用自己的“伟大”感动对方,可是对方已经收起了对你的回馈,你为什么一定要难为自己呢?

这其中,不甘心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那些少部分的,是恨。你恨对方看不到你的好,你恨对方没有陪你走完剩下的婚姻征途。而你通过这种强加给对方的“付出”,只是让对方有自惭形秽的愧疚。

可惜的是,你没有看清楚,你怀里的是一座根本就无法融化的冰山。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到过:“人与人之间的愉悦,莫过于观点的共鸣和一致,看法的和谐。”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会直接去问对方的想法,就算对方已经对自己彻底保持了沉默,自己也用猜测的方式,给予对方不想要的。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对方想要的,也许就是你放过TA,而TA也放过你呢?TA想要的,不是你的纠缠不清,而是你的潇洒转身。

所以,有些你自认为“无私的付出”,其实就是你在讨好你自己,而非别人。能够欣赏你付出的人,也只有你自己而已。

“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强加给别人的好,往往都是带着伤的

03

在爱情中有这么一句俗语,“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

在一桩已经没有挽回余地的婚姻里,很多人的付出,都是带着伤的。这种伤,往往也都是双向的:伤及自己的是付出后,得不到任何的回应;伤及别人的是,你强加给对方的,TA都不需要。

尤其是女人,在婚姻里,如果一个男人停止了向她输送爱情,那么她便会歇斯底里地质问男人:“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还要离开我?”

诚然,你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必定有回报的。可是,你却忘了,你和他已经处于两个方向上,且已经无法再有交集了。

我有个朋友,她养了一只猫。她的猫非常爱她,总是在想尽办法地讨好她。其实,只要它够乖巧,就已经让朋友欣慰了,可惜的是,它并不满足这些。它如果有思想,可能会觉得,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它的女主人,那么她便会更开心。

一天早上,朋友醒来后,在枕头边上发现了两个死耗子。当即,她吓得嗷嗷大叫,拿着抱枕疯狂的抽打睡在旁边的猫。

猫做错了吗?没有。它为了讨好主人,把自己最好的食物给了她,可是这并非主人喜欢的,不是吗?所以,她才会如此惊声尖叫,甚至不惜用抱枕打了猫。

这只不过是一只猫,更何况人呢?有的时候,在一桩已经没有感情的婚姻里,那些达到忘我精神付出的人,给予的付出,往往都很难让人去责备,因为对方总是会告诉你:“我是你为好,我是为了挽回咱们的婚姻。”

“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强加给别人的好,往往都是带着伤的

04

有些人,就是喜欢这样“作践”自己。他们付出无法感动别人的时候,他们就只能通过自我催眠的方式,感动自己。

电视剧《黄大妮》中,黄大妮跟子女之间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她只默默地盲目付出,从来不问子女要不要这样的付出,最后子女们一个个都开始“叛逆”。

‘爱’这个字的含义非常丰富,不能只是一方盲目、永远的付出,而应该是相互的、理性的,这个相互和理性,就体现为平等。
只有平等了,‘爱’散发出的正能量才能更持久,家庭、社会才会更和谐。

其实,这在婚姻中,也是如此。就算两个人之间还有感情,如果一方强加给对方一些施恩的行为,也会让对方很累。有些打着“帮助你”“为你好”的名义的施恩,无非就是在进行一次利益交换而已。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试着回想一下,在婚姻里,你爱人对你的抱怨时,是否一直在跟你强调TA的利益被你的不反馈损害了呢?

例如:妻子没有买到黄装配,没有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丈夫没有吃上一口热乎饭,没有洗过的衣服来替换,等等。

“爱一个人,不如懂一个人”,强加给别人的好,往往都是带着伤的

​很多喜欢对爱人发号施令的人,他们抱怨的内容无非是自己想要的,对方没有给。然后再加上一句:“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要求这么一点点而已。”

在有感情的婚姻里,这样的施恩是带着压力的,而对于那些已经没有感情的婚姻来说,就算你歇斯底里到,把自己累趴下,我想对方也很难看到你的付出。

因为,TA想要的,并非这些。而你所给予的,整个过程中,也只有你自己看到了你的付出,别人都已经视而不见了。

说的直白一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几分自私,无论是对子女,还是对伴侣。

当没有人要求你这样做的时候,请停止你的自我感动,宁可活得“自私”一点,也不要活得如此“伟大”。

因为,你强塞给人的东西,只会让彼此都不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