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50萬歲廟後山將建遺址公園

本溪:50萬歲廟後山將建遺址公園

廟後山古人類遺址發掘場景。本版圖片均由林林攝

本溪:50万岁庙后山将建遗址公园

廟後山古人類遺址中發掘出的古人類使用過的石器。

本溪:50万岁庙后山将建遗址公园

廟後山古人類遺址發掘出的動物化石。

這裡,哺育了東北大地上第一位先民;

這裡,點燃了東北大地上第一縷文明之火;

站在向陽南坡的半山腰上,抬眼望去,湯河浩浩湯湯,山下的小平原野草沒腰,在風中輕輕搖擺;一天之中,腫骨鹿、三門馬、梅氏犀、碩獼猴、劍齒虎、洞熊、斑鬣狗輪著班到河邊飲水;空中陽光明媚、地上樹木蔥鬱……

時光的年輪倒轉回50萬圈,廟後山下大約就是這樣一幅光景。

如今,平原上湧起了村落公路,湯河水也變成了裊裊炊煙般。而廟後山半山腰這座平常而不平凡的山洞,還在無聲地訴說,伴隨著考古人員刷去的一毫米一毫米的土層,袒露出50萬年的古人類史。

開山採石乍現古人類遺址

說起廟後山古人類遺址的發現,那還是在1978年。

那年5月,祖居廟後山下的本溪滿族自治縣山城子村村民在開山採石頭燒石灰時,意外發現了一個天然山洞。有膽大的村民鑽進去,在裡面發現了動物化石和古人類用過的石器。

此事上報後,本溪市考古部門當即做出保護。到1983年,本溪市和遼寧省考古部門先後4次在這裡發掘。考古學泰斗賈蘭坡老先生得知後,親自趕到現場精心指導發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澄清了一些重大學術問題。在賈蘭坡老先生看來,“廟後山遺址,與臨近國家在遠古文化的傳播上起著橋樑作用”,“廟後山遺址的發現,將打開遼寧省舊石器時代古人類學上的一個缺口”。2006年,廟後山古人類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傅仁義教授說,古人類遺址必須具備3個條件:有人類使用的石器(工具);有用火的痕跡;有人類化石。廟後山雖然只是些零星的炭屑和燒骨,但是結合古人類犬齒化石和石器、還有大量的動物化石,就能定性為古人類遺址。

直立人到智人跨越45萬年

傅仁義告訴記者,廟後山洞穴前4次發掘就發掘出了76種動物化石,包括哺乳動物72種,有梅氏犀、劍齒虎、腫骨鹿、三門馬、大河狸、李氏野豬、碩獼猴等,其中三門馬和腫骨鹿等動物化石具有劃時代意義。此外還有鳥、魚和蛇類化石。

傅教授說,廟後山古人類遺址是我國發現的至今為止最靠近東北部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發現的動物群和北京人遺址的動物群相似,說明當時兩地的氣候條件、自然環境也都差不多,代表了一個溫暖、溼潤的生態環境。

在廟後山的洞穴裡,不僅發掘出了距今50萬年到45萬年前直立人階段的古人類犬齒化石以及古人類的打製石器、用火痕跡,還有距今20萬年到5萬年前早期智人階段的古人類下臼齒化石和幼年人類的左側股骨化石。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廟後山東側的一個洞穴裡,發掘出了距今5萬年到1萬年前晚期智人的小孩頭蓋骨片化石。

傅教授介紹,連續的在人類進化史上3個階段的人類化石的發現,說明古人類曾長期在這一以廟後山洞穴為主的範圍內生活繁衍,直到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1萬年前開始遷移。

從“東北第一人”

到“移民中轉站”

傅仁義說,廟後山古人類遺址的直立人生活在距今50萬年到45萬年前,屬於較晚期,代表了我國東北地區最早的人類。而這裡所表現出來的文化特徵與我國華北、西北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繫,這種文化特徵也延伸到東西伯利亞和北美。

傅教授認為,這些都是廟後山古人類從我國華北、西北地區向東北地區遷移到這裡的重要線索。而此後,廟後山成為古人類向東北亞和北美遷移的“中轉站”,在廟後山生活了20幾萬年後,他們又繼續向東北前進,經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成為當地土著人的祖先。當然,這一遷移過程經歷了10數萬年,因為北美大陸最古老的古人類遺址距今也只有5萬年。

而且,美洲印第安等土著民族祖先都是黃種人已經被公認,美洲大陸上的許多歷史文化遺蹟和文物也被發現與中國文明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美國加利福尼亞發現的3000年前石錨是中國臺灣海峽獨有的岩石所制,南美亞馬遜刻在玉圭上的文字被認為是殷商文字,寫的是殷人祖先的名字蚩尤、少昊等。還有科學家解讀“YINDIAN”為“殷地安”、也就是“殷地安陽”,是“家鄉好”的意思,印第安傳說中的“HOSI王”被認為是殷軍事統帥攸侯喜。

近50萬年前灰燼

燒出“東北第一火”

在西方人的眼裡,中國的東北地區氣候條件惡劣,東北人是六七萬年前到四五萬年前從非洲或是歐洲遷移過來的,廟後山古人類遺址的發掘用考古事實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中國東北,甚至可能是最古老的人類起源地之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關瑩博士告訴記者,廟後山人最保守的估計也在30多萬年前,這已經足以成為“東北第一人”了,極有可能就是現在東北人的祖先。如果能夠發現化石或其他證據把這一年代再提前,東北地區就可能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2012年,廟後山古人類遺址再次發掘,發掘出各類古生物骨骼、牙齒化石上萬件,古人類石製品上百件。

更讓專家們興奮的是,他們發現了距今將近50萬年的一整堆灰燼的遺址,可以確定為古人類用火的火塘遺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羅志剛說:能控制火、用火加工食物,是人類踏入文明的重要標誌。

羅志剛說,從現場情況分析,灰燼所在地點就是個火塘,底層鋪了一層石頭,是洞內就地取材的灰巖,說明這是人為控制的,火塘邊還有許多燒骨。火塘的出現,代表當時人已經會用火把肉烤熟了吃,碎骨則說明當時食物匱乏、吃肉後還要砸骨吸髓。

點起了“東北第一火”的廟後山先民還把這個山洞分成了多個區域,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功能,每一件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傅仁義說這叫“生活居住面”。

兩米深的發掘,四壁土層中石器、炭粒、化石不斷出現,腳下,伏著巨大的梅氏犀化石,從腳到頭,就是上百萬年的歲月。最神奇的是,發掘中還發現了一顆動物糞便化石,傅仁義告訴記者,這是班鬣狗的糞便,因為其牙齒特別有勁,能嚼碎骨頭吞下去,這時其排出的糞便就含有大量骨質成分,就能成為化石保存幾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

建考古遺址公園

讓廟後山綻放光彩

從“東北第一人”,到“東北第一火”,廟後山不斷地向世人展現出自己的神奇和神秘。本溪博物館原副館長梁志龍告訴記者,廟後山的再次發掘,不僅是要做科學研究,也是要為進一步對這一古人類遺址保護和展示做前期準備工作。

今年9月初,記者在本溪滿族自治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喬程的陪伴下再次來到廟後山古人類遺址,從山下到洞口的步梯已經修繕一新,洞口也從原來的鐵柵欄全封閉換上了半封閉式木柵欄,洞頂也做了美化保護措施。

喬程告訴記者,廟後山遺址再次發掘後,中央預算內下達了1170萬元的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這讓廟後山古人類遺址得到了更充分的保護,縣裡也制定了整體遺址保護規劃。

根據保護規劃,廟後山古人類遺址將建成包括廟後山博物館在內的古人類遺址公園,向世人展示廟後山地層剖面,從洞穴最頂部到最底部,都要發掘到岩層,以解剖洞穴整個深度和各層文化時代的變化,說清楚每一地層相當於什麼年代、出土了什麼。

據傅仁義介紹,其實廟後山洞穴在古人類進入之前地層就已經開始堆積了,大概在距今80萬年到60萬年前,這是第一個時期;第二個時期古人類逐漸進入,從大約50萬年前到20萬年前,人類活動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此後古人類離開,洞穴繼續堆積、封滿。

喬程說,廟後山古人類遺址處於本溪水洞、關門山、湯溝一線中部,是豐富的地質景觀和自然景觀難得的人文景觀,考古遺址公園建成後,不僅遺址會得到更好的保護,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成為本溪旅遊的一顆明珠。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特派本溪主任記者金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