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12年前,上海路政部门收到一封来自外白渡桥英国设计方的信函,来信提醒:“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并给出了一定的维修建议。这是一个重要信号,意味着和外白渡桥同时期的一批老桥,包括浙江路桥,都已迈入“百岁高龄”。

桥梁,是上海城市的名片。作为黄金水道的黄浦江,一路从市区穿过,把上海分成东西两块,在吴淞口与长江汇合,一起流入东海。说起上海黄浦江上的桥梁,形态各异且颇具特色。它们串起了浦江两岸,改变了城市发展的格局。而苏州河以前其实比黄浦江更像是上海的母亲河,它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变化,承载了这条河上悠久的桥梁历史。无论是苏州河上1908年修建的百年文物外白渡桥,还是1976年建成的首座跨越黄浦江的松浦大桥,如何将这些承载着上海城市记忆的旧桥,经过升级改造,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是摆在桥梁建设者和管理者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百年老桥 修还是拆

外白渡桥是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一座全钢结构桥梁,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平均每天有3万辆车从这里驶过,无数游人在此拍照留念。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哪些桥值得维护,哪些桥可以拆除,我们是有考虑的。包括它的文物价值、景观功能,以及整个维护的难易程度。有些桥梁,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不合理的结构,或者本身就很丑陋,相当于有先天缺陷的,再怎么维护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有些桥梁,特别是一些文物桥梁,可以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维护。外白渡桥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包括它在上海市民心中的情感因素,各方面的价值都很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大桥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亮说。

比外白渡桥仅年轻1岁的浙江路桥,是苏州河上仅存的第二座钢结构老桥,更是我国乃至亚洲唯一一座仅存的鱼腹式钢桁架桥梁。

陈亮告诉记者,对于这两座百年老桥,尽管历史上曾有过几次修缮,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从一九零几年造好后,每次维护都是在苏州河上原位进行,甚至交通都不中断。而我们这次维护,是把这两座桥整体移上岸。外白渡桥是通过船移,从黄浦江移到长兴岛,在岛上进行露天维护。浙江路桥要求更高,直接上岸,还专门为它在中心市区建了一个厂房,在厂房内进行维护。许多焊接、铆接、涂装等工作,要求的条件和质量也越来越高。如果在原位去修复的话,上面会有荷载运动,露天可能还会遇到风雨,这些现实的因素对修复工作的质量影响比较大。我们在厂房的地上设置许多支撑,将桥多支点支撑以后,维护效果会更好。包括节点、杆件,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意打开。所以这两座桥在岸上维护,相对来讲更换得比较彻底。”

尤其值得一提且庆幸的是,这两座百年老桥的原始档案资料保存完整,虽然历经百年,设计图纸依然完好,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划痕皱褶。图纸虽是手工绘制,纸质也已经发黄,但工整清晰,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符号都清清楚楚,设计、审核、校对、绘图人员的姓名一目了然。这也为日后的维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市政设计施工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国内有些文物桥梁的档案工作做得不好,给维护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只能看到外表面,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就不清楚了。所以需要一边维护,一边打开,一边像考古一样研究,随时改变维护方案。而浙江路桥和外白渡桥的各种档案很全,包括原来的英文设计图纸,后面历次维修的资料。我们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后面的大修。”

升级技术内核 健康100年

外白渡桥和浙江路桥,分别于2008年和2015年进行上岸大修。如今,这两座百年老桥,都已重新复位于苏州河之上,延续着它们的沪上传奇。这两座“姐妹桥”,尽管外貌变化不大,但其内部结构,早已焕然一新。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外白渡桥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这两座桥的一些主要特征基本保留,其他相对次要的构件,根据功能的需要,做了一些合理的改变。“比如浙江路桥,原来桥面的布置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有些不合理了,所以我们把两片主桁间距拉大了。拉大之后,包括桥面的体系、拼接都会改变,索性就都更换掉。两片主桁架,是这座桥最典型的特征,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能保留尽量保留。当然,是在剩余寿命评估的前提下,如果评估后,这些构件不适合再使用几十年的话,我们还要更换。就是要在文物保护和桥梁功能这两方面,取一个平衡点。同时,我们的维护方案,也需文物部门的认可。从桥梁结构的角度,如果能把所有的部件都换掉,受力肯定会更好,但实际有很多没必要。比如有些地方确实生锈了,有些地方还没生锈,经过重新打磨、重新涂装,承载能力也完全没问题。”陈亮告诉记者。

外白渡桥建成后近40年未曾大修。1945年发现桥台下沉倾侧,钢梁支点渐被拉出,有坍落危险。以后60年间,断断续续进行局部维修10余次。2008年的大修,主要针对老化与受损的端梁、桁架、桥面盆板等构件,更换铆钉5万多个,将原桥墩木桩基改为混凝土桩基。人行道按原设计恢复木地板。另外为桥身增添景观照明,主色调为暖黄色,南北两跨灯光通透。每逢节日,灯光可变为蓝、银白、紫等色,绚丽多姿。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外白渡桥

浙江路桥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随着使用年代越来越长,桥梁钢结构承载力渐渐减弱,腐蚀和疲劳程度愈加明显,亟需一场彻底的“大手术”。此次大修恢复了原始设计图上的桥头门框式样,修缮后的浙江路桥,重量减少了200吨左右,桥身更加轻盈牢固。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浙江路桥移桥进入厂房

除了桥梁结构的维修升级,这两座老桥在今后的管养方面,也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手段。施工过程中,使用先进的三维扫描技术将桥梁尺寸精确定位,甚至精确到每个铆钉的具体位置、间隔位置等。施工图纸通过与其比对,会及时调整桥梁杆件的加工尺寸、精度,保证顺利组拼。以前,桥梁的一些关键信息,包括零件和维修数据比较零散,有的材料、生产厂商、杆件重量等信息已经不全。这次运用BIM技术,将各种数据一一补齐,并建立起数据库,也可方便今后的维修。“这个模型里面的信息很多,哪些构件是100年以前的,哪些是50年换过的,哪些是准备换的,包括使用的材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的输入,比一般的图纸会更丰富,也便于以后的保养。我们也做了三维扫描,可以从各个角度,查看这座桥梁的资料。这也是一份文物资料的保存,方便以后从各个角度去看这座桥是怎么变化的。”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浙江路桥大修中

材料方面,根据两座桥的特点,仍旧采用钢结构,但其钢材的质量与水平,远比100多年前的要提高许多。这样一来,既保持了文物的原貌,又从根本上延长了使用寿命。工艺方面,钢结构的连接处依旧采用100多年前铆钉连接的方式,而不是现在常用的螺栓,但铆钉的质量和施工工艺,完全采用了现代的技术,整个桥梁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浙江路桥整体移桥上岸

陈亮表示,大修过后,这两座百年老桥都已重新焕发生机,至少还能再使用50年。“包括构件的健康评估方面,不是生了锈就不能用了,要经过评估,考虑今后锈蚀怎样发展,包括环境、荷载因素,锈蚀的发展速度等。另外,锈蚀后结构的承载能力可能会下降,交通荷载也可能会变化。在经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后,据此评估它的使用年限。我们对外的文件是50年,实际上我们内部控制是按照100年。也就是说,这个桥经过我们维护之后,再用100年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正常的管养也是必须的。”

“巨无霸”开创性的“手术”

与两座文物桥有所不同,松浦大桥位于松江区东南部,原来是一座双层公铁两用铆接钢桁梁桥,上层公路,下层铁路。曾经改写黄浦江无桥历史的松浦大桥,自1976年建成通车至今,已进入“不惑”之年。此番改造,又将刷新两项纪录:全长近1.9公里的松浦大桥,是目前黄浦江上改造规模最大的越江大桥;改造完成后,将成为黄浦江上第一座“慢行桥”。

这座堪称“巨无霸”的大桥,如何“永葆青春”?

由于松浦大桥的早期桥梁通航净空标准已不符合现行要求,所以全长419.6米的主桥段,将整体顶升20厘米。按照设计要求,下层引桥段要从铁路运输改造为慢行通道,原来的引桥需要先顶升、桥墩缩短,再进行降坡处理,满足人和自行车的通行需求。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松浦大桥改造后效果图(下层)

顶升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并不少见。虽然松浦大桥顶升高度仅20厘米,但是由于建筑形式不同,难点也不尽相同。松浦大桥桥下是江水,桥高20多米,主桥段顶升很难找到支撑点。项目工程师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创新性地将长距离同步液压顶升技术,应用在如此规模的桥梁当中,形成了大跨径双层钢桁架桥梁整体顶升施工技术。这项技术也开创了大跨径双层钢桁架桥梁顶升的先河。

目前,黄浦江上的越江大桥全部采用机动车通行的方式。松浦大桥改造后,这座并非最宏伟、最华美的桥梁将充满“个性”,成为黄浦江上第一座可以让人和自行车直接渡江的越江大桥。松浦大桥的下层桥以保护为主,上层桥则考虑到通行需求,将原有的双向两车道大幅拓宽,改为双向六车道。随着金山区和上海其他区域的沟通日益密切,双向六车道将有效缓解“车亭公路”的交通压力,整体增加G320国道的通行能力。

但是,难题也随之而来。陈亮告诉记者:“松浦大桥的交通需求很大,它是出上海市区的一个重要通道。公路原来只有两个车道,非常拥堵,经过我们研究,认为有拓宽为6个车道的可能。因为下面的火车道停止运行后减去了火车的重量,上面车道数可增加。此方案经过反复评估,包括对荷载进行了统计,桥梁本身的结构重量会比原来增加70%,加上车的重量,整体会比原来的桥梁重30%。这样一来,不仅没减重,反而还加重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松浦大桥采用新型组合桥面技术,经过技术攻关,将进一步提高桥面的受力和经济性能。“我们采用这个组合桥面技术以后,可以更好地发挥不同材料各自的长处。混凝土采用超高性能的UHPC,耐久性和力学性能更好,可以让桥面的耐久性、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尽管松浦大桥相对年轻,工程师们还是拿出修复百年桥梁的看家本领。松浦大桥主桁架有部分损伤变形,但因结构特殊,修复只能在原位无外部支撑的工况下进行。工程师们利用外白渡桥抢修时的技术经验,对部分损伤杆件采用了热矫法矫正,其他大部分损伤杆件则采用冷矫法矫正。

大桥的零部件没有全部更换,而是借鉴浙江路桥和外白渡桥的修复手法,合理使用新老构件连接形式,重拾并改进已近失传的铆接工艺。根据构件部位的不同,分别采取针对性的喷砂除锈及防腐涂装方案。

“这一次的动作比较大,包括上升的桥面、主桁加固及下层的桥面都要动,不仅是大修。外白渡桥和浙江路桥,是以大修为主,松浦大桥属于改造工程,以前那个是‘小手术’,而这次是‘大手术’。‘大手术’要求我们对老桥资料掌握得相当熟悉,一些新老构件的匹配也很重要。与造一座新桥不一样,新桥都是新构件,按照理论去做就可以了。而这个改造需要大量的构件,新构件要和老构件匹配,包括螺栓孔、铆钉孔,都要新老匹配。在几何精度,包括对测量的要求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按照理论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做行不通,反而和老桥对不上,这也是一个难点。”

尽管改造规模大,但是松浦大桥全程“不停业”。按照施工计划,松浦大桥要先拆除下层铁路设施,再进行加固和改造主桥。下层桥梁全线贯通,开放下层非机动车道以后,再封闭上层交通,进行主桥上层以及引桥上层拓宽施工。整个改造工程将持续两年时间。

松浦大桥改造工程由上海市政总院采用EPC(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模式实施,这项工程管理模式可将原有工期压缩3至5个月,又被称作“交钥匙工程”。目前,EPC总承包模式已经成为上海桥梁维护改造工程的主要管理方式。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松浦大桥改造后效果图(侧视)

“改造后的松浦大桥将再使用50年。”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副总工程师颜海介绍说,“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全程监控桥梁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松浦大桥正进行传统养护方式与健康监测系统联合设计,制定专门养护手册,提高电子化程度。此前,在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的维护中,工程师开发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桥梁运维管理系统,便于这些里程碑式重大工程的后期健康监测、管养。

适时大修 延年益寿

如果说松浦大桥是“大改造”,那么杨浦大桥就算是“小维护”。作为上海市区第二座跨越黄浦江的特大型斜拉桥,于1993年建成通车后,杨浦大桥运营至今已有26年。多年运营下来,很多桥梁病害不可避免。为确保大桥在全寿命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运营,2017年8月1日,杨浦大桥大修工程开工。

杨浦大桥大修主要是进行桥面铺装翻新,对多年来的桥面病害进行整治,进一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工程范围包括主桥、浦东引桥、浦西引桥以及所有匝道,主线全长4.838公里,匝道全长2.848公里。整个工程已经完成。

近几年来,上海市已经陆续完成了浙江路桥、东海大桥、徐浦大桥、南浦大桥W3匝道、外白渡桥抢险等多个旧桥维护改造EPC工程项目。“大桥都有使用寿命,在中国,一般性正常维护条件下,桥梁的寿命为100年。”颜海介绍说,有效的维护改造则能让桥梁“延年益寿”。

上海老旧桥梁“手术”实录

浙江路桥大修后夜景

目前,我国有许多桥梁都已迈入了高龄。这些桥梁经过了百年或者几十年运营,无论是需要局部维修还是彻底改造,如何在保持旧桥特色、保留城市记忆的前提下,以低影响、可持续的方式,提升桥梁的功能、品质和使用寿命,让老桥重焕青春,继续服役50年甚至上百年?未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本文刊载 /《桥梁》杂志 2019年 第5期 总第91期

本刊记者 / 陈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