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金庸筆下的武功第一,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金庸武俠小說有那麼多的武林高手,他們在金庸筆下活了起來。那麼你可知道,究竟誰是其中的“天下第一”呢?這個第一就是在《神鵰》、《射鵰》中,經常出現的“中神通”--王重陽。

王重陽,全真派創派祖師,天下五絕之首的"中神通" ,身材甚高,腰懸長劍,風姿颯爽,英氣勃勃,飄逸絕倫。他是"老頑童"周伯通的師兄、"全真七子"的師父。他也是一個獨步武林的奇才,具絕代天資,武功造詣深不可測,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世稱"天下第一"。

王重陽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敗後出家修道,在終南山創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學正宗"的美譽。在"華山論劍"之時,力挫四絕,奪得"天下第一高手"之稱和道家至高的武學寶典《九陰真經》。臨終前更以"一陽指"重創"西毒"歐陽鋒,使之數十年不敢踏入中原。

這個神一樣的存在的王重陽,在歷史上確有其人。那麼真實的王重陽,是個什麼樣的呢?

他是金庸筆下的武功第一,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王重陽

王重陽有一個“由人到神”的過程。

陝西有一座神秘的終南山,隱士們喜歡到這裡修煉養性,屢屢有“高人”產生。

王重陽就是陝西咸陽人,他生於北宋末年的富豪人家。

他是個身材偉岸,聲若洪鐘,美髯飄飄,相貌堂堂的人。

他成年後,就曾經堅決要求分家!兄弟們很無奈,結果也只能聽之。

分到了一筆財產的王重陽,開始了自由享樂生活。

每日裡他揮霍錢財,酒裡面買醉。錢財也越來越少。

其實他從小接受過很好的文化教育,也曾想走科舉取士的道路。

但那時候,金人南下,滅了北宋,南宋建立。王重陽生活金人統治的地區。他是個文武全才的人,最終考取了文、武雙舉人。武舉是第一名的成績,非常了得。

考中舉人就可以當官了,於是他做了一個負責收酒稅的小酒監。

要知道他是個自視甚高的人,這樣的結果讓他感到了失落。

他更加瘋狂喝酒,有點借酒澆愁的味道。但他在當地人眼中,是個“王風子”。喝了酒就表現出“不同尋常”,他才獲此稱謂。

王重陽很喜歡這一名字,自稱“王害風”。在當地有點害群之馬的味道。能看出他當時的放蕩不羈。

他是金庸筆下的武功第一,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王重陽

在亂世之中,沒有太平安定可言。王重陽作為原來的南宋子民,不得不服從金人管制。南宋偏安,北方的百姓,如果能夠回去,則可以成為“歸正人”,有點棄暗投明的意味。

王重陽於是大舉義旗,與金兵對敵,占城奪地,在中原建下了轟轟烈烈的一番事業。

然而義舉失敗,將士傷亡殆盡,王重陽憤而出家,自稱"活死人"。

他出家前,休掉了妻子,送走了女兒。那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此時他信奉的是,“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意思是,現在後天的我已經沒有了,你知道嗎?

確實,王重陽這樣的事業,無法過尋常人的生活。因此金庸作品中,他對痴愛他的林朝英只能辜負了。

有一天,一次酒館奇遇,改變了他人生走向。這個仙風道骨改變了他的人,就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

王重陽極有悟性,能夠看到東方的七朵蓮花,深得呂洞賓賞識。經呂洞賓指點,他開始修煉道家秘籍。

王重陽想到,亂世之中的人,急需精神上的慰藉,靈魂的指引。這也是他創立全真教的一個基礎。

他建了“活死人墓”,其實就是陝北的半地穴式窯洞。那種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窯洞,外觀就是個茅草棚。

他一連三年足不出山,精研道家經典,終於有所成就,形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串的學問。

他是金庸筆下的武功第一,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王重陽

王重陽在這裡閉關修煉三年多後,燒點掉“活死人墓”,正式開始了傳播全真教教義、收徒的歷程。

全真教奉老莊思想為要義,後來吸引了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文人和普通民眾加入,是我國原生的道教門派。

全真七子在金庸作品中屢屢提到,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真實的王重陽確實非常了得,他雖為道士,然而卻是一個熱心於世事的民族英雄,畢其一生為抗金事業而奮鬥,是一成就偉業的“高人”。

王重陽確實如金庸先生書中所說,是英年早逝,享年五十八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