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專注、堅持是一種軌道,冥想是看似最難,實則最易的切入口

在問答網站上,有無數人在問:

怎麼變自律?

怎麼提升專注力?

怎麼才能堅持做一件事?

大家都渴望擁有這些品質,這樣才能置心一處,而非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從大腦運轉的角度看,自律、專注、堅持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呢?

自律、專注、堅持是一種什麼狀態?

自律、專注、堅持,有很多共通之處,如果拋開表面的文字,它們有很多交集,大體說的都是這樣一種狀態:

你能有意識地引導你的注意力去關注某事,並且能夠持續地關注。

比如,你打算學英語,你能說服大腦,在計劃的時間裡,去學,專心地學,持續地專心地學。

比如,你打算跑步、健身、減肥、運動,你能說服大腦,在計劃的時間裡,去做,專心地做,持續地專心地做。

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難在哪裡?

我們知道自律、專注、堅持很重要,但是這些「知道」,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如果要付諸行動,則需要無意識的參與。

但現實情況是,我們只是在意識上,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但是身體就是不聽使喚,行動不起來。

原因當然有很多,其中之一是你的無意識認為這件事情不重要、不有趣、不值得。它不願在這件事上多做停留。

同時,它還會想方設法向意識領域投射一些,它認為輕鬆、有趣或緊急的事情,讓你忙碌起來,無暇去想。

如果某些時候,你成功說服了自己去做某事,非常好。但很可能,還沒做多久,你又感到無聊、厭倦、動力減弱。這時候,如果遇到一些挑戰,就會趁機打起退堂鼓。

我們想要自己一往無前,全情投入,但總感覺少了一些「指哪打哪」的魄力和堅定。

問題是,怎麼才能夠變得自律、專注、堅持呢?

自律、專注、堅持都是一種習慣,就像是一條軌道,如果你在軌道上,無論你做什麼,都帶有這條軌道的慣性。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TA做什麼都能堅持。

TA能堅持學英語,堅持跑步,堅持冥想,堅持健康飲食……因為TA在堅持的軌道上轉著,無論他幹什麼,都帶有堅持的慣性。

自律、專注、堅持是一種軌道,冥想是看似最難,實則最易的切入口

問題的關鍵是,

怎麼才能進入這條軌道呢?

怎麼才能養成一種習慣呢?

怎麼才能形成一種勢能呢?


起點很簡單,

從“要做”開始,

從“意圖”開始,

從“打算”開始。


用英語說就是——intention。


你下定決心要做某事,

於是你有意識地引導注意力去關注某事。

當注意力跑偏的時候,

你輕輕地把它喚回,

一次又一次。

你一再重複這個心理活動,

無數次重複,

它就會變成一種心理習慣。

習慣即軌道。

不知不覺,你已然進入新的軌道。

我們想變得自律,更好地做事;但真相是,只有在做事中,我們才能培養自律

我們想要培養一個好的習慣,然後更好地做事;殊不知,我們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培養好的習慣。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說不清楚。

這是一個齊頭並進,互相交織的過程。

你想要進入自律、專注和堅持的軌道,需要從做一件事開始。

很多事都可以。

學習、唱歌、畫畫、寫作、跑步、射擊等各種活動,都可以成為你進入自律軌道的切入口。

你可能還在納悶,那到底怎麼才能做到呢?

答案很簡單。

只有「做」,才能「做」到。

你「想」怎麼才能做到,那永遠「做」不到。

別琢磨了。

培養自律和專注,沒有捷徑。

你只有按照自律的習慣去做事,才能養成這種習慣。聽起來有點繞,但事實就是如此。

開始做吧。

開始,永遠都不晚。

帶著愛和友善,做什麼事都可以。

因為任何事進入到深度狀態,都是一種冥想。

全然專注,又全然放鬆;不施加任何控制,身心如行雲流水。

培養自律、專注和堅持,冥想是看似最難,實則最易的切入口

拋開各種活動的表象,冥想是最內核、最本質的一種運動。它看似最難,其實最簡單。

因為冥想之後,你能明顯感受到精神狀態的改善。如果中間有幾天中斷,你很容易感受到狀態的倒退。這種積極的反饋讓你很容易堅持冥想。

這就是為什麼冥想和吃飯、睡覺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吃飯會餓,不睡覺會困,不冥想會散。

吃飯能管飽,睡覺能解乏,冥想能定神。

但是你不必擔心,冥想會上癮。因為冥想是一條船,渡你到彼岸之後,你可以繼續靜坐,也可以在生活的行走坐臥裡繼續冥想。

冥想就是生活的一個微縮場景,在這裡,你能碰到在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你在這裡習得能力和智慧,然後運用到生活當中。

說到這,咱還有點沒說透,那就是為什麼冥想能夠培養自律、專注、堅持。

要解釋這點,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我們注意力容易發散、跳轉,它很難在我們想做的事情上停留?這就要說到注意力的三種即興運動。

注意力的三種即興運動 & 為什麼冥想能夠培養穩定的注意力

冥想是培養自律和專注的一個非常高效的場景。原因要從注意力的運轉規律開始說起。

《The Mind Illuminated》一書指出,注意力的即興運動有三種方式,掃描、黏住、交替。

# 掃描是指我們的注意力總是從一個事物跳轉到另一個事物。從外部世界到內心想法,大腦在不停搜索、掃描,尋找有趣的事物。

# 一旦某個事物,某個想法,某種感覺引起你的興趣時,你的注意力就被捕獲了,比如你讀書的時候,窗外救護車的聲音,會抓住你的注意力。但過一會,你的注意力還會回來。

# 這就是注意力的交替。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在不停地交替,但是沒有靜觀的人很難察覺到注意力的交替,而高階冥想者較為容易察覺。

在冥想的初級階段,我們練習有意識地引導注意力,有意識地去關注呼吸帶來的感覺。此時,你暫停了注意力的即興運動。

但是,沒過多久,你會發現自己走神了。所以,你還要把注意力放回到呼吸上來,並保持在那兒。這意味著你想要停止一切注意力的隨機運動。

你會發現,維持注意力比引導注意力更難,甚至不由你控制。因為讓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維繫一段時間,是由大腦無意識部分控制的。

無意識會自動衡量,我們正在關注的事情和其它事情,哪個更重要,更有趣。

如果你關注的事物足夠重要或有趣,那麼注意力很穩定。

但如果無意識認為其它事情更重要或更有趣,這個平衡就會打破,注意力就會漂移到別處。

這個權衡過程是由無意識控制,意識控制不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意識來影響無意識。

因為我們在意識領域關注的任何信息,都會通訊給無意識。當你在意識上「想要」關注呼吸,你的無意識就會接收到這條訊息。

而你不僅是「想要」關注呼吸,還會在走神後,不斷回到呼吸上來,重複這個簡單的心理過程,就可以訓練無意識部分,持續地專注某事。

通過意識影響無意識,無意識會慢慢接受這樣一個信息:此時此刻,呼吸是最重要的。到那時候,關注呼吸變得越來越容易,走神會越來越少,越來越短。甚至在一個想法剛出現,還未讓你走神時,你就意識到了。

這和體育訓練的道理是相通的。比如,在射擊中,你“想要”射中,然後一次次練習手、眼、腦的協調性,然後你會越射越準,直到能夠穩定地射中。

回到冥想中,你有意識地、持續地關注呼吸,逐漸會成為習慣,取代掃描、黏住和交替三種即興運動。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別小瞧關注呼吸這個簡單的動作。

當我們帶著一種清晰的意圖,重複簡單的任務,便可以改寫無意識的活動,重塑心智。

這也是冥想的核心所在。

在冥想中,我們關注呼吸,不因想法而分心,不因枯燥而厭煩,也不因畏難而放棄。

當你體會到這種感覺後,很自然地,你會把它代入到生活當中。以同樣的態度,關注著我們所愛的人和事。


Mindiverse創始人——

Cico,荷蘭在讀博士,研究興趣涉及人工智能、哲學、數學、生物的交叉領域。對中、英文的深度使用,讓他開始覺察大腦的規律和語言的侷限。近年的冥想練習又整合融匯了以往的積累,令其重塑心智,有所體悟,開啟分享之旅。

個人主頁https://hi-it.org。

更多冥想語音引導和哲思分享,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Mindiverse,或是訪問我們的中文網站https://cn.mindiver.se


自律、專注、堅持是一種軌道,冥想是看似最難,實則最易的切入口

自律、專注、堅持是一種軌道,冥想是看似最難,實則最易的切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