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工作5年,我想跟你談談

職場5年,從懵懂到漸入佳境,有些感悟與大家分享。

产品工作5年,我想跟你谈谈

一、每個公司都需要產品

微軟CEO納德拉說,每個企業都會是科技公司。所以微軟把重點放在雲平臺,助力其他企業科技發展。其實這裡的科技,主要是偏向於互聯網科技方面。

傳統企業信息化都是根據公司需求,立項,然後找外部供應商提供解決方案以及實施。但是現在,情況已經變了,每個公司的業務佈局、管理模式都是不一樣的。現在公司做信息化,自建以及共建的比例越來越大。

所以現在市場上B端產品需求越來越旺盛。在此之前,B端產品都是架構師或總監承擔著這個角色。這就是趨勢,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我們眼中的傳統企業都會招聘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不再是以BAT、頭條、美團、滴滴、京東這類的我們眼中的互聯網公司專利,他從最早信息化的金融、證券、保險領域,已經擴散到製造業、線下零售業、房地產、商業地產、租賃、汽車、食品製造等等行業。

所以如果你選擇了產品這條路,恭喜你,這是一個還有很大成長空間的賽道。

核心一句話,每個公司都會成為科技公司,科技公司都需要產品角色。

二、產品經理入門

萬事開頭難,入門的核心需要兩個條件:第一,需要你對產品的知識體系有所瞭解;第二,有公司願意給你實習的機會,讓你進入這個領域。

1. 入門知識體系

這類的書很多了,網上搜索產品經理相關書籍數不勝數。建議不要圖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家系列的書都不錯,很適合入門,建議看2~3本。如果願意,可以報名課程,效果更佳。

我推薦所有剛入門工作以及想轉崗的人都這樣操作下,因為這樣可以保證你對產品這個崗位的認識有個體系,也是你做這份工作需要理論基礎。

這是理論部分,即使你學習過程中的操作,案例操作,依然還是理論。就像軍事演習一樣,再逼真的演習永遠是演習。

2. 實習與工作

不管你的身份是不是實習生,如果你剛剛從事這個崗位,其本質就是實習。實習的關鍵是什麼,實習的關鍵就是把理論和實踐做初步的整合。

你積累的知識、案例操作的經驗,都是理論範疇。實習就要擺正位置,協調好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記住一句話:單一價值觀的人,容易走極端。工作也是這樣,工作中早期信心滿滿,最後悲觀絕望的人很多。

為什麼?就是因為早期太理想,後期太現實。太理想容易只看到未來的好處,沒有看到道路的艱難。太現實,容易被當前的問題困擾起來,出不去。

實習期,就是要擺正位置,多聽、多想、多思考,實踐後,多反思、覆盤,總結經驗。做設計,立意可以高遠,通盤考慮,但是規劃版本時,要考慮到當前迫切需求,和實際能力。

這個也是有方法論的,應該在入門知識體系中都會涉及,我比較推薦IDEO的設計思維方法,感興趣可以去搜索學習。

如果你經驗豐富,要知道每場戰役的環境、對手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一個已經掌握梳理出個人第一性原理人,那不需要看這篇文章。但是記住,我們終身都有一個職業,那就是學生。

3. 鞏固與提高

職場升遷的途徑一般就是內部升職和跳槽。

升職加薪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公司不會為你的過去買單,只會基於公司對你未來的期許買單。當你打了一場惡戰,勝利了,可能會有即時獎勵。但是你就可以從士兵變成班長、排長、連長嗎?

不會的。只有當組織也在發展,組織在擴大,你才有機會上位,這是外因。

但是基於個人,還得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技術本身如何能享受業務發展帶來的紅利。比如你是一個產品或者架構師,公司的一款產品增長了一萬的價值,難道你的工資和獎金會增長一萬倍嗎?

如果你的核心合夥人,有公司股票和期權,自然會享受這份業務增長帶來的價值。但是純粹的技術身份,卻很難得到這些。

所以作為產品,在加強專業工作能力的同時,要同步加強領導力和業務能力,也可以理解為商業能力。這就是一個T型結構,豎線是你的專業能力,橫線的兩頭就是領導力和業務能力。三個點都長,影響力才能更大。

三、職場心態

1. 堅持一個核心:提高生產力

我們最容易忽視的道理就是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個我們小學就開始接觸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用其指導個人成長呢?

你的能力、實力、你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增量價值的能力,就是生產力。當然還有學習能力,這是保持生產力持續的核心要素。

你的收入,知名度,公司、社會、周邊人對你的認可,就是你的生產關係。當然好的生產關係可以更好的促進你的生產力的發展,比如領導的信任可以讓你有更好鍛鍊機會,好的公司可以讓你接觸更好的更好的格局。

但是歸根到底,還是生產力優先。類似於槍桿子出政權,你的生產力就是你的槍桿子。

其實你看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就離不開政府對生產力提高的支持。我們上學的課本都教: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本質就是生產力弱,所以國家政策就是發展生產力,中國會出現貧富差距、環境汙染、貪汙腐敗種種問題,但是發展生產力還是第一要義。

終於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一工業國,綜合生產能力世界第一。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政府開始重視環保、反腐、扶貧等等工作。這些新的變化就是解決當前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其實你反思一下,你是否認識到解決個人當前困境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提升個人生產力。記住這個,刻在腦子裡,他需要時間來給你沉澱和回報。當你把指導國家發展的道理應用到自身發展時,你就成長了。

2. 承認一個事實:價值與估值

長時間的努力沒有回報,這不是特例而是常態。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工資、領導的認可,這些都是瞬間的一個“估值”。

你的努力和奮鬥,這些是真實的價值,有的輸出變成了工作成果,有的內化成為你的品質和能力。這些是什麼,是“價值”。

“估值”和“價值”短期永遠都會有偏差的。長期估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

产品工作5年,我想跟你谈谈

所以你要做的兩件事:

  1. 正視這個現實,不要因為短期沒有回報而有憤恨;
  2. 堅持真實價值創造。提高自己的真實價值(生產力)。

有些人覺得自己能力很強,進步不少,但是工資沒漲,其實這就是價值和估值的關係。因為你的估值永遠都是伴隨你的真實價值波動的,所以集中精力提升自己的價值是重中之重,價值就是你的生產力在生產中產生的。

有的人可能不服,憑什麼。其實這是事實,不得不服。經濟學家已經論證了,因為市場是有噪聲的,信息傳遞的失真也是無法避免。出現偏差和波動才是真實世界,無摩擦和噪聲的世界只存在於理想的實驗條件下,就是這麼簡單,

正視現實,排除一切的情緒干擾。心無旁騖,做好自己的事。

3. 接受一個道理:人之道

道德經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其別稱是“ 熵增定律”。這就是天之道,水往低處走,熱量會從高溫向低溫傳遞。

比爾蓋茨、貝索斯、馬雲,他們錢包的錢會向你的錢包流動嗎?不會!你會發現是所有窮人的錢反而向他們的錢包流動。

微博、公眾號、抖音 這些平臺發展時,都是靠頭部大號大V帶動流量。大V的粉絲不會自動流向你,但是你轉發大V的微博卻會給大V帶來新的粉絲。

這就是人之道,人類社會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商業戰場,公司都要爭奪頭部流量、頭部企業,這樣才有頭部利潤。

在一個公司、團隊裡面也是這樣。那些積極主動、永於發言的人,他們的話語權、權力會越來越大,那些沉默、不敢說話的人,存在感越來越低。這就是兩極化,富國與窮國的相對差距持續擴大,想擺脫人之道,就得認識這個道理,努力改變。

就像熵增定律一樣,封閉系統會歸於寂滅。只能開放和做工,這樣才能熵減。這個道理華為比較重視,華為還專門出了書來講熵的道理。

工作中,積極主動,多去實踐創造,是個人熵減,以及變成“有餘”那部分的唯一辦法。

#專欄作家#

俠之大者,微信公眾號:俠之大者(ID:xzdzkamil),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互聯網金融和企業信息化轉型。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