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你是不是有過以下的經歷?

睡一覺起來,發現肩頸疼得要命?

久坐或長途旅行後,腰痛的直不起身?

腳崴傷後一直不舒服,拍完片子醫生說沒什麼問題?

運動後膝蓋痛,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讓你回家停止運動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在我們身體出現問題時,我們總是習慣性的覺得只有打針、吃藥才能解決問題。

而碰到一些嚴重的運動損傷,醫生一般也只會給你兩個選擇:

——做手術吧

——先養著,養不好再做手術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有時候我們的目標並不只是緩解症狀,而是迴歸運動,而這些,光是靠“養”是做不到的。

其實很多問題,特別是運動損傷的問題,是可以通過運動來解決的。而在現行大量臨床醫學的薰陶下,民眾可能會覺得理療是什麼鬼?運動康復真的能治病嗎?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但是其實無論是吃藥還是靜養,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從運動康復的角度,我們會從根本上去找到你的問題所在,並解決它

那什麼是運動康復?為什麼運動康復那麼有效呢?

什麼是運動康復?

之前陳老師在北京三里屯,做了一期關於運動康復的街頭採訪,發現運動損傷的人很多,然而知道運動康復的人卻真的少之又少,可能還不到5%……

這是相關鏈接,大家可以打開看一看https://mp.weixin.qq.com/s/n3gGqMpAjvU8cVfdjGPP4g

那什麼才是運動康復呢?

運動康復,也稱物理治療,主要研究運動與健康的關係,用陳老師的話說,就是

“通過運動改善你現在的身體、心理機能,使你的功能水平達到你所需要的標準就算是運動康復啦”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為什麼運動康復有效 ?

康復師更看重功能性問題

視角

在現代醫學中經常會遇到如下情況:

1、生理結構上異常,功能上也有異常,且醫生和病人都認為出了問題;

2、病人感到不適,功能出現障礙,但醫生卻查不出問題,結構與功能似乎對應不上;

3、醫生髮現結構上有問題,但病人卻沒有感覺不正常;

4、醫生和病人都沒有查出或感覺到有問題,但並不意味著真的沒有問題。

而運動康復,主要是解決第一、二種問題,很多來銳博的病人,明明有不適,但是普通醫學檢查根本看不出什麼問題。這類病人,就是發生了“功能性病變”

揚達療法功能性病變的定義是:結構或生理系統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通常表現在身體的反射性變化上,很難診斷。

簡單來說,就是“明明有問題卻診斷不了” 。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而在整個康復過程中,我們是以解決症狀首要目標,同時以功能恢復為目的。每個來銳博的患者,我們都會問他:“你的康復目標是什麼” ?

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我們的康復計劃是根據康復目標調整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你的康復目標是什麼,我們就幫你康復到什麼程度。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例如有些人的目標是迴歸正常生活,那我們就以讓你迴歸正常生活為目標(如走路、上下樓梯等一些日常功能),而有些人的目標是

迴歸運動(如籃球、足球),那也OK,我們會幫你康復到能正常打球踢球為止。

從日常生活入手

評估

在看病時我們常聽到的是:

——去拍個CT

——去照個核磁

其實在康復評估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影像學手段去排除一些器質性損傷,但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會更多地去做一些功能性的評估瞭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功能受到影響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在銳博,整個評估過程大概如下:

1、詢問病情

2、觀察影像學資料

3、查體

3、體態和動作分析(步行、跑步、上下樓等)

3、做baseline

什麼是baseline呢?簡單來說,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引發症狀的動作,康復師在此基礎上做出針對性處理,以找出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手段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無評估,不康復!正確的評估是康復的前提!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運動康復不只是通過解決症狀來治病,更多的是通過觀察患者的生活習慣來找到根源,並通過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拿常見的髕骨軟化來說:對待一個髕骨軟化患者,我們的治療思路會分三點:

1、通過理療和手法緩解炎症、腫脹和疼痛等症狀。基本上經過第一個階段,患者的疼痛已經緩解不少。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2、鬆解緊張的肌肉,加強薄弱的肌肉,讓肌肉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之前的泡沫軸放鬆 彈力帶訓練,大家都可以參考噢。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一般第二個階段結束後,患者基本恢復正常,有些人以為到這就完事了,其實不然,前兩步其實只是治標,最後一步才是治本。

3、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髕骨軟化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得,那為什麼偏偏是你呢?我們需要以這個切入點,找到根源:運動模式。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基本上所有的髕骨軟化患者的

發力模式運動模式都有問題,例如日常的行走、跑步等,有些運動愛好者在進行運動時也存在很多發力錯誤的問題。可參考步態錯誤(你真的會走路嗎?)檢查自己~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因此,我們需要以此找到你日常生活的發力錯誤,讓該發力的肌肉主動發力,糾正你的運動模式

減少其他肌肉代償

在這個層面上,運動康復已經不僅僅是使患者功能恢復的手段,還是通過運動訓練避免受傷預防措施

5%的人才知道的運動康復,你瞭解嗎?

看到這,相信小夥伴們已經能夠明白運動康復的巨大作用啦。

最後再補充一點:康復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整個康復過程需要患者與康復師雙方互相配合,我們的目的是讓患者養成一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運動觀念

只有這樣,傷病才能遠離我們,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