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安置小區即將摸文 居然無故多了養老中心和立體車庫?

尚未竣工的拆遷安置小區內,養老服務中心已經進場裝修,多數業主卻毫不知情。

日前,甌海區景山街道淨水社區保障性安居工程(D-17地塊)的多位業主向媒體反映,街道在未徵求業主意見的情況下,在小區內建設包括託老所功能的養老服務中心,對小區居住環境造成影響,還有業主質疑養老服務中心繫佔用了小區業主的共有部分。

就業主質疑,景山街道相關負責人答覆稱,養老服務中心用房產權系街道所有,鑑於居民強烈反對,決定暫停其中的託老所項目建設。


安置小區即將摸文,怎麼多了個養老院?

甌海區景山街道淨水社區保障性安居工程位於景山街道淨水村(景山新橋片D-17地塊),總用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包含18幢、1800餘套住宅,主要用於安置周邊拆遷戶。


項目施工現已進入尾聲,近期將啟動摸文。8月中下旬,部分拆遷戶前往小區查看,發現14~16幢的1樓正在開展裝修施工。工人告訴拆遷戶,街道委託他們實施養老服務中心裝修,7月份就開工了,計劃9月份完工。


溫州一安置小區即將摸文 居然無故多了養老中心和立體車庫?



“小區裡為什麼會有養老院?之前從沒有人告訴我們這回事。”業主吳先生告訴記者,封閉式小區裡設置養老中心,人員進出混雜,將對小區的居住品質、安全都帶來很大影響。

除此之外,業主們還注意到小區空地上多了幾處立體停車庫,而這也是前期規劃中所沒有的。“總共有4處立體車庫,共160多個車位。”業主陳女士稱,這些車庫侵佔了小區綠化面積,還存在安全隱患,“規劃裡都是地下車庫,這幾個立體車庫會增加小區路面的車流,小區里老人散步、小孩玩耍發生意外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養老院及立體車庫施工已暫停,街道及相關部門召集業主座談

9月11日中午,記者實地走訪了該安置小區。小區門口,施工單位掛出告示,稱已經根據街道要求暫停了養老服務中心及立體車庫的裝修施工。

在16幢樓下,記者見到一處已經接近完工的立體車庫。鋼結構的車庫共三層高,緊鄰小區內部道路,未來行人和車輛將會在此匯聚。

溫州一安置小區即將摸文 居然無故多了養老中心和立體車庫?


在14~16幢一樓現場堆放著大量沙石、水泥、瓷磚等建材,部分地面已經完成瓷磚鋪設。根據現場格局和水管佈局,可以看出有起居室、衛生間、廚房等。

現場一位業主向記者提供了溫州某醫養服務公司的宣傳單,上面顯示該機構可以承接長期臥床、生活難以自理的老人,“他們的業務員已經在外宣傳,和客戶說,我們小區的養老服務中心裡有一個託老所,是街道和他們合作辦的,很快可以入住。”

突然出現的養老服務中心和立體車庫讓許多業主難以接受,8月下旬以來,業主們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投訴,前往街道反映,並和街道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但一直未能得到滿意的答覆。

9月11日下午,景山街道、甌海區民政局、甌海區城市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來到淨水社區,同小區業主進行座談。

座談會上,業主們認為,養老中心所在房屋產權是小區全體業主共有,街道無權擅自處置。此外,位於小區內的託老所將產生大量醫療、生活垃圾,還會因老人突發疾病甚至過世造成救護車、殯儀館車輛頻繁出入小區,對小區人居環境造成極大影響。立體停車場則侵佔了小區綠地,存在安全隱患,建設前也沒有公示和告知廣大業主。

甌海區城市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現場介紹稱,立體車庫建設審批手續齊全,並非業主所說的違建,如果業主堅持要拆,建議等小區業委會成立後,由業主大會表決實施。

不過現場許多業主表示要立即拆除立體車庫及養老服務中心的裝修。街道及相關部門表示會在近期作出答覆,並明確下一步的處置措施。

街道及相關部門回應業主三大焦點問題

日前,景山街道、甌海區民政局、甌海區城市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就景山街道D-17地塊拆遷群眾關注的三大焦點問題,通過本報進行解答。


問題1:養老服務中心用房的產權屬於全體業主還是政府?

根據甌海區政府官網發佈的《關於甌海區景山街道淨水社區保障性安居工程(D-17地塊)初步設計的批覆》(溫甌發改審〔2014〕125號)顯示,該項目內包括社區照料中心502.16平方米、老年活動中心158.63平方米、託老所430.64平方米、青少年活動中心260.06平方米、社區用房506.68平方米、社區醫療衛生站155.15平方米。

甌海區城市建設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養老服務中心主要由社區照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託老所等項目組成,其產權均屬於政府,並非業主共有的物業管理用房。景山街道向記者出示的項目規劃圖紙也明確標註了託老所等功能。

問題2:養老服務中心是否會繼續辦?

“規劃中明確了D-17地塊有養老服務中心功能,我們是按照規劃要求進行施工。”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考慮到部分拆遷群眾的訴求,目前街道已經決定暫停養老服務中心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