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雍熙三年,五月。

北伐遼國東路軍統帥

曹彬二十萬大軍在岐溝關大敗。

東路軍的先行潰敗,讓其他兩路大軍遭受了滅頂之災,所有的遼軍主力開始全面集中在山後九州。山後九州地區是太宗趙光義當初在制定北伐戰略時的終極目標,這裡的宋軍一旦崩塌,整個北伐戰役勢必將功虧一簣。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形勢的瞬間逆轉,開始讓趙光義憂心忡忡。


為了避免讓戰局一度惡化,趙光義火速下令讓田重進、潘美等人統領大軍撤回駐地:

  • 田重進統領大軍從蔚州,撤回定州駐守
  • 潘美、楊繼業統領大軍從雲州,撤回雁門,主力回防太原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趙光義的命令剛剛下達,田重進就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順利撤回定州。可是作為西路軍統帥的潘美卻執意不肯撤軍,他當時已經拿下了寰州、朔州、應州、雲州四州之地,雖然被遼軍擋在了雲州,終究遼軍也對他這股軍隊僅僅是處於對峙狀態。

此時,大好時機為何撤軍?


趙光義眼看潘美固守雲州,未能順利撤軍,再次下令讓其撤軍,迅速將已經佔領的寰州、朔州、應州、雲州四地的民眾遷徙到太原。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因為當時東路軍曹彬已經敗退到了高陽,能夠牽制幽州遼軍主力的部隊已經全部潰散,潘美執意留在雲州勢必會被遼軍全面圍攻。

而且趙光義還害怕遼軍趁勝南下進攻,火速下令在定州、滄州、霸州、雄州、貝州五地駐防。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潘美的拖沓撤軍直接為遼軍追擊創造了戰機。


遼將耶律色珍統領十萬大軍朝著飛狐口奔襲而來,在安定順利擊潰宋軍守將賀懷浦,遼軍亮兩路大軍進抵靈丘,又一次擊潰宋軍,耶律斜軫的兵鋒直指蔚州。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耶律色珍挺兵抵達蔚州之後,守城的將士們俱於遼軍兵鋒夠不敢輕易出戰,而是選擇了嬰城而守。


潘美自知大事不妙,一旦遼軍從飛狐口進軍,整個戰場局勢將會被徹底被遼軍主導為了能夠穩定戰局,他火速帶領軍隊前往蔚州救援,耶律色珍聽到這個消息,馬上下令讓帳下的士兵後撤至兩翼溝壑中,等待時機。

果不其然,遼軍在後撤之後,那些鎮守蔚州城的士兵們聽聞遼軍已經撤退,紛紛準備棄城而逃。

因為當時趙光義已經下令讓部將後撤防禦,在加上此時的遼軍攻勢猛烈,這些宋兵早已經喪失了戰鬥力。

而且城中的士兵已經聽聞潘美統兵救援的消息,更加肆無忌憚的從蔚州城撤出,準備和潘美的大軍會合。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他們哪會想到,宋軍剛剛撤出蔚州城,藏在溝壑中的遼兵就朝著宋軍的尾翼衝殺過去,那些衝出城中的宋軍四處潰逃,瘋狂逃命。這些宋兵不僅陣型大亂,還將已經挺兵抵達蔚州附近的潘美大軍的陣型也全部沖垮。

戰場的局勢因為蔚州城宋兵的後撤,戰局的主動權被遼軍牢牢的掌握在了手中。

耶律色珍下令趁勢全面衝擊宋軍,宋軍損兵一萬多人,潘美救援不成,倉皇逃回朔州。

已經擊退潘美的耶律色珍抄其近路,窮追不捨,一鼓作氣,又相繼拿下渾源、應州、寰州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在這種遼軍大勝的關鍵時刻,潘美才真正意識到應該引兵撤退,可是在這種關鍵時刻遷徙民眾,豈不是浪費大量的時間?

如何妥善的遷徙民眾是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

楊業此時建議:

主力大軍先行掩護雲州、朔州的百姓撤離,完成撤離之後,主力大軍一併撤退。同時,在撤退的路上派遣一部分軍隊在石碣谷設伏,防止遼軍追擊。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西路大軍監軍王侁聽到楊業讓大軍撤退,勃然大怒。

如今耶律色珍已經戰局寰州,我宋軍堂堂正義之師,如何能夠畏敵撤退?王侁力爭讓楊業統兵奪回寰州!

王侁執意不願撤退,想要和遼軍交戰。楊業此時也無可奈何,監軍的職權要遠遠大於軍事統帥,楊業只能引兵攻打遼軍。


楊業在臨行之前,希望潘美和王侁能夠帶領一股伏兵在陳家谷口設伏,萬一自己兵敗,駐守在這裡的宋軍也能夠給與遼軍致命一擊。

耶律色珍聽聞楊業引兵前來進攻,下令在狼牙村埋下伏兵,而他自己則親自統領軍隊引誘楊業來此交戰。耶律色珍和楊業兩人統領的軍隊很快廝殺在一起,耶律色珍且戰且退,楊業窮追不捨,以為遼軍已經真的敗退。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狼牙村一戰,楊業帳下的士兵們全軍受到重創,損失慘重。楊業眼看大勢已去,遂帶領著剩下的軍隊準備退守陳家谷,因為他知道那裡有王侁和潘美的伏兵,也許可以反敗為勝。


楊業帶領軍隊抵達陳家谷的時候,竟然沒有發現這裡有一兵一卒。

原來,這王侁和潘美在陳家谷等了半天時間,尚未看到遼軍前來,他們兩個人以為楊業已經擊敗遼軍,遂帶領大軍想要前去爭搶軍功,可他們行進至半路突然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楊業已經潰敗!

這個消息傳到他們倆耳朵的時候,他們乾脆引兵逃離陳家谷,徹底離開了戰場。

只是可憐了僅僅剩下百餘名士兵的楊業,他此時僅僅剩下幾百名的士兵,固然不是遼軍的對手。陳家谷一戰,楊業長子楊延玉戰死,他自己身受十餘處戰傷,後來在逃亡的時候被遼軍擒獲,楊業最終絕食而亡。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附圖:交戰地附近衛星圖

地圖上的戰爭:遼軍反撲宋軍,楊業率先攔截,兵敗絕食而亡


楊業,作為曾經北漢戰將,在投降宋朝之後屢建戰功。可是朝堂之上的那些元勳老將總也忘不了他是降將,他曾經是宋王朝最大的敵手,也曾經無數次斬殺宋軍將士們。

也正因為如此,曾經無數的流言蜚語傳進了太宗皇帝趙光義的耳朵,可他依舊選擇了提拔楊業。

也許,趙光義是處於收買人心,也許他是為了利用楊業制衡老一輩的軍將。

總而言之,趙光義對於楊業極為的重視,此次楊業雖然死於遼軍之手,可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王侁和潘美,兩人均被降職處分。

戰場上的廝殺固然血腥,可是友將的掣肘同樣也夠讓人心酸。不知道曾經被遼軍尊稱為“楊無敵”的楊業,他在統兵抵達陳家谷的時候,內心是何等的心酸,又是何等的無助?


本文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