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孝庄:功勋垂青史,卓识惠子孙

随着清宫剧的泛滥,这孝庄的声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因为她是实打实地真实人物,而且她历三朝,尤其是在顺治和康熙两朝,每到关键之时,她一直指点着江山形胜,护佑着社稷不衰,借着这现代娱乐资讯而扬名,那是很自然之事了。

但有个问题,在这些电视剧中,孝庄在剧中自己称呼自己时,总是“我孝庄,我孝庄”地称呼自己,这个是一个严重地错误,孝庄二字是她去世后,由她的孙子康熙给她上的尊崇谥号,这谥号有15字之多,开头两个字便是这“孝庄”,一个死后才有的封号,怎么可能她在生前用来称呼自己,岂不是大笑话。

电视剧中对孝庄的解读,我觉得还是《康熙大帝》最为精彩,当然,重点只从她对康熙的教导入手,在此前此后的事自然是没有叙述了,我觉得斯琴高娃的形象倒是很符合孝庄的性格,她坚毅,果敢,有担当,每每在书中看到孝庄二字,这影视中的形象便浮现了起来。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于蒙古科尔沁部,后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皇太极改号大清称帝,封其为永福宫庄妃,生皇九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

皇太极逝世后,顺治帝即位,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再后,其孙玄烨又嗣帝位,是为康熙,又被尊为太皇太后,75岁时逝世,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辅佐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小名叫“大玉儿”,其实从开始来说,身为科尔沁部族首领女儿的她是不幸福的,她年13岁时,浪漫无羁的幸福生活便戛然而止,出于联盟的政治目的,她嫁给了皇太极,现在13岁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大概刚上初中吧,而她便出嫁了,嫁给了一个她不认识的人。

这草原民族在入关前,很多习俗是我们很惊诧的,在此之前,也的姑姑就嫁给了皇太极为妃,而后来她的姐姐海兰珠九年后也嫁给了皇太极,估计是老公逝世新寡后,被皇太极看上了吧,奇怪的是,地位竟在被册封为庄妃的大玉儿之上,姐妹二人加上姑姑同伺一个老公,这想想怎么都觉得有点那什么哈。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这是她们的民族习俗,没什么可指责的,不过悲催的是,这庄妃的地位很是不高,她在一堆的嫔妃之中,所处的位置仅仅排在第五位,她的姑姑和后来的姐姐位置都在她之上。

而且,后来的皇太极对后来的姐姐海兰珠是宠爱有加,甚至在松锦大战最激烈之时,连夜驰回看望病重的海兰珠,这对庄妃来说是奢望不到的,从各方面的证据说明,当时的庄妃在宫中并不受宠。

海兰珠死后不久,皇太极也去世了,对庄妃来说,自然不能抱怨自己的姐姐,于是便将怨气撒在了皇太极身上,致死都不能原谅她的这位皇帝夫君。

一般人都将庄妃的功业说成是辅佐了三代帝王,其实,在皇太极一朝,她所起的作用几为零,试想一下,一个不受宠的妃子能起几多的作用,《清圣主实录》说她是“赞助王政,越既有年”怕也是溢美之词。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而在一些野史上,说她是经常随皇太极出征,能屈尊为将士裹伤,表现大度,颇富机智,深得将士敬爱,这个也就听那么一说罢了,在男女大防的清代,大概是不会做到这点的,至于什么色诱洪承畴一类的狗血剧,是听也不要听的,反正我是严重不信。

皇太极暴亡,庄妃时年30岁,年轻守寡,自是苦不堪言,而皇太极生前并未册立储君,从而使得一帮诸王兄弟为争夺王位而相争为患。

夫先死,子尚幼,这时的庄妃就显示其高超的政治能量,她以超常的卓识胸襟,冷静隐忍,同诸王周旋,她借助丈夫的余威,以江山大局为重,最后得到了皇太极的弟弟,她的小叔子多尔衮的支持,使得儿子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

这期间就有个所谓大清迷案出现了,也就是庄妃下嫁多尔衮,在作为号称“东方第一美人”的身上,有此等吸睛的故事,后人的文章便汹涌而来,这个揭秘,那个考证地一片地乱象,此事也成为清朝最为热衷的话题。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此说史无记载,当然,后人说是修史之人觉得这是大清的一桩怪丑闻,故而不载,但是,如果真有其事,那么动静一定是很大的,后太后这是要出嫁,没个礼仪什么的是说不过去的,要是没有,同偷情何异,所以,不可能瞒得天下人的。

我是不相信有这“下嫁”之说的,尽管认证的资料多多,很多人言之凿凿也认为此事是事实,因为其发韧为大约同时代的著名抗清英雄张苍水的一首诗,所以大家皆信以为真。

其实,那是张苍水为了黑满人而刻意而作,退一步说,即使是下嫁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们不能用汉人的观点来看待少数民族,认为这就是一桩丑事,北方民族自古就有蒸报制,这是传承已久的一种婚俗,其目的是为了家族利益不流失,即女人在丈夫死后,由家族中除亲生儿子以外的直系亲属迎娶。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例如我们赞美不绝的王昭君,老公没两年就去世了,作为小妾的她便被老公嫡妻所生的儿子纳为夫人;再有那一生为大明守边关的三娘子,她主持建有归化城,也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一生嫁了老公嫁儿子,儿子死后,在明朝的胁迫下又嫁孙子,当然,这些儿孙都是嫡妻一脉传下来的,所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值得在此故弄玄虚来揭秘的。

满人入关,幼儿园大班的顺治小朋友即位了,环顾华夏大地,长江上下波涛汹涌,长城内外牛羊成群,巍巍昆仑白雪皑皑,滔滔东海一望无垠,好一派大好河山等着管理。

庄妃并没有如后世慈禧一样的行垂帘听政之策,而是任用如多尔衮、索尼及范文程等一帮大臣,将定鼎中原的大事一一办妥,她应付随时出现异常情况的军国大事,在她处理起来是自在裕如,但这其中的艰辛怕只有这庄妃内心可知。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在她的主持下,不仅被破坏的生产力得以迅速恢复,她生活俭朴,不事奢华,而且她带头提倡节俭,多次将宫中节省的钱物拿到灾区赈济灾民,或者犒赏出征的士兵,使得清初在宫中一直是以崇尚节俭为美德,此情延续到康雍两朝,功莫大焉。

可是这儿子顺治真不是个省心的孩儿,他率性而痴情,特别是在婚姻问题上,同庄妃发生了冲突,但他又是位孝子,所以,二人的关系出现一种相互尊重又抵触的尴尬。

满蒙联盟是清王朝的基本国策,其基本形式就是联姻,这是一种政治婚姻,北疆的安定全拜这联姻,努尔哈赤甚至指定了“北不断亲”的祖训。

但顺治却将个人情感置于国家责任之上,他任性地废掉原来的蒙古籍皇后,而继来的还是一位蒙古女人,也非他所爱,他又欲废掉这位皇后,因为此时的他已将全部感情投在了董鄂妃的身上。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在庄妃出手阻止了顺治再次废后,欲立董鄂妃为新皇后的情况下,二人的矛盾明面化,随着董鄂妃幼子夭亡,她自己也随之逝世,顺治痛不欲生,要出家为僧,最终郁郁而亡,但又有很多人说他是出家了,这又成为清初的一大谜案。

接下来,便是顺治的儿子康熙继位,康熙八岁登基。孝庄初步又为自己的孙子操心。康熙尊自己的奶奶为太皇太后,此时的孝庄48岁,恰是一个政治家空前绝后的时分。她关于宫里的事,早已经悉数车轻路熟地掌控起来了。

待到康熙16岁亲政,康熙和奶奶孝庄运筹帷幄,一举把权臣鳌拜拿下。康熙在奶奶孝庄的辅佐下,治国理政一切顺利。

在康熙26年,孝庄太皇太后以75岁高龄逝世了。此时的康熙已经是34岁了,已经是一个老到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了,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孝庄死后,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康熙帝将灵柩暂安于顺治帝葬所孝陵附近,直到37年后才正式安葬,入土为安。。

观孝庄的一生75载时光中,自皇太极死后,她就如同一个顶级操盘手,她的事业是四海万民,她也是护血脉至亲的守卫者,以大局为重,精心策划,与各路政敌斗智斗心,完成职责使命。

作为一个女人,她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辅佐顺治康熙两位帝王,她韬光养晦处事果断,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智慧,在复杂的宫闱斗争中力挽狂澜,稳定了大清的基业,使得大清顺利走向了康乾盛世,可以说对于大清初期江山的稳固,她功不可没。

她一生没有风花雪月带给她的女儿气息,在她身上体现更多的是职业政治家的风范;她犹如一片原始森林,四面来风到了她这里便会敛迹消声,她犹如一倾汪洋大海,所有江河溪流来此都包容于她的胸怀……

孝庄: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贤后,历三朝皇帝,死后拒绝同夫君合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