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电商四大思考方向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进入城乡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而农村电商业务的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创造了条件。随着电商在农村越来越火,物流却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对于近年来农村物流模式的选择与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进行考虑。


发展农村电商四大思考方向


整合配送资源实现企业物流效率提升

我国农村村民存在居住分散、单笔消费金额低、网购频率不高等特征,从村级到城镇级,每个农村电商企业都需要完成跨时间跨地域的物流配送。一位顺丰的快递员说,由于农村太分散,且快递量小,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快递数量也许不过几个,多数物流网络只覆盖到县一级,快递送下乡和运出村的成本不言而喻。因此,可建立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对各乡镇和村级物流配送公司进行整合,建立农村电商物流生态体系,让所有的参与企业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定位和分工。

开展县域调研采取差异化的物流模式

鉴于城乡电商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同,建议农村电商企业在县域选择物流模式时,首先对不同县域的电商物流环境进行深入调研,对比分析所要进入的县域与原先城市或之前进入的其他县域物流环境的异同,找到适合的电商物流模式。其次,改善电商物流环境。例如,选择具有一定相关知识的电商物流代言人员作为代理人,或者对相关人员根据所从事的岗位进行培训,提升他们对电子商务和物流的认知能力,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性地采取不同于其他县域的物流模式。再次,从各县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城乡之间、不同县域之间采取差异化的物流模式,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互联网+”的经济红利。

加速信息服务建设塑造双向物流信息化

农村信息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严重不对称,大多获得市场供求信息基本依靠移动手机和固定电话或人际传递等途径,极大限制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为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应整合农村电商物流资源,通过跨部门协作实现物流部门业务有效对接,有序打通交通、邮政、物流、质检等行业生产及物流包装标准,以“互联网 + 农业”为技术支撑,推动农产品物流管理统一化管理。

发展农村电商四大思考方向

同时,建立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货物流、技术流、人才流等要素流动,破解农村物流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发挥“互联网 + 物流”信息搜集优势,建立农村电商物流数据服务信息库,及时将农产品供应、需求及物流交易信息推向市场,及时跟踪物流信息,提升物流服务管理水平及物流运输效率,以最快的速度将货物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最终实现“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信息化物流。

构建第四方物流形成农村电商生态体系

电商企业对农村物流的主导,必然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的问题,建议由第四方物流公司专门做“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实行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物流成本。由于第四方物流公司不仅控制而且管理特定的农村物流服务,并且可以对一个县域的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最终通过农村电商企业把这个过程集成起来。因此,第四方物流在农村成功的关键在于为农户或电商企业提供最佳增值服务,即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人性化的服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