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大學生畢業一個月能掙幾千塊錢嗎?"小北問哥們。

哥們漫不經心地告訴他:"那肯定,幾萬塊錢都有。"

"我們能掙那麼多錢嗎?"

"我們一不搶劫二不販毒,就是個小混混,能掙多少錢?"

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滿是隱忍的深情。

是陳念,第一個問他疼不疼。是她願意走進他的世界,成為那道指引他的光。

他要去守護這道光,要身披盔甲保護她走出這片泥潭。他從未感受過溫暖,在長久的暴力與混亂中掙扎。因為要麼被欺負,要麼,就欺負別人;對他來說,活著不需要溫暖。

那個初次輕撫他痛處的陳念,讓他信任,讓他義無反顧。

他也是陳唸的光。是他幫陳念抵擋了傷害,默默地跟在她後面,就像隱於角落裡的影子,寸步不離。

她萬分期許,甚至是振奮,下定決心要帶著他一起走出去。

我們要一起走出去,光明正大地在陽光下,我去保護世界,你保護我。

在充滿汙穢與荊棘的泥濘裡,他們互相救贖,互相成全。成為彼此的太陽照亮對方。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人們糾結的地方就在這裡,這太像《白夜行》了。從結構再到概念,少年少女相互攙扶,少年隱於黑暗讓少女步步走向光明。

但得益於演員與編劇的努力,才沒有讓電影徹底落入抄襲的俗套。

雪穗與亮司是黑暗中不斷前行的惡之花;而陳念與小北則是殘酷現實裡照亮彼此的明燈。

回到電影本身,導演特別殘忍,甚至可以說是無情,大量的特寫鏡頭與剪輯畫面讓觀影過程如坐針氈。

這種強烈的不安感讓人彷彿身臨影片中的場景,你看著電影,卻感覺這些暴力殘忍的事情真實地發生在眼前。

到了中後段,畫風一轉以大量的篇幅緊扣兩個主角的情感羈絆。

18歲的他們在夕陽下騎著摩托車兜風,在街道上扮成鬼怪嚇唬路人。

昏暗的檯燈下,小混混安靜地看著女孩做作業。

一個電話讓小混混穿起衣服準備出門打架鬥毆,女孩拿出自己的銀行卡遞給他,不讓他去,因為"疼"。

那個從不在乎疼痛的男孩,因為她,開始感受到疼,也更加珍惜這種未曾有過的關心。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可他沒辦法一直保護她,她再次陷入絕境,被扒光,剪掉頭髮,拍成視頻羞辱毆打。

等到他回家,鏡頭凝固在她拼貼被撕碎的課本時,觀眾與他的情緒似乎也被凝固。

他憤怒地衝出家門,恨不得將施虐者撕碎,卻被女孩緊緊抱住制止。

她哭喊:"你能把他們全殺掉嗎?!"

他無助又心疼,卻無能為力,只能跟著她一起哭泣。

水木丁老師感嘆:"這就是大家少女時代的dream boy啊。"

什麼是dream boy?

就是那個曾經義無反顧陪你對抗全世界的少年。

他像個野獸,不知疼痛;他隱忍剋制,痞氣又叛逆。卻懂得什麼是擔當,知道要如何保護你。

你們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知道,只想緊緊擁抱在一起逃到世界盡頭。

可少年少女的青春卻總被現實擊敗,所有的美好在那個離別的瞬間通通粉碎。

在成長與欺凌的交織下,這個故事總是帶著揮之不去的壓抑。

那麼,這個冷酷中包含溫情的故事在講什麼?

殘酷又真實的青春

有人說,青春是殘酷的。也有人說,青春是陽光美好的。

但不管美好還是遺憾,我們的青春都離不開校園,離不開那個充滿了試卷與筆記的教室。

所有人鉚足了勁朝前奔跑,把希望放在那個牌匾上,把青春投入到一支支用完的筆芯。

有的人被欺凌,在壓抑與屈辱之中煎熬;有的人沉默不語,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與眼前的書本無關。

還有人站在羅馬終點,扭曲又邪惡地將利刃捅進受害者心窩。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胡小蝶選擇忍耐,在一次次的壓迫中選擇從緊張又壓抑的象牙塔上一躍而下。

陳念在反抗,卻迎來越來越嚴重的暴力。

李想高高掛起,怯懦地站在一旁期待著金榜題名。

魏萊在迫害,在暴力中不斷滿足自己的扭曲。

殘酷的地方在於,象牙塔裡的他們有著各自的訴求,但命運早就在此時劃下了結局。

更殘忍的是,他們在奔跑,小北在麻將館打架,在倒賣手藝。

他們都在跑,他在搏殺。

他們都在追求,他只能選擇活下去。

人生的殘酷真相就像一面冷冰冰的鏡子,在鏡子裡每個人的命運一覽無遺。

兩個人物的救贖與成全

以陳念為主體開頭,再由小北的不再遮掩結尾。

在這場血腥暴力的校園青春裡,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光明的渴求。

一道決絕到極點的選擇題: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為什麼?為什麼我們不能一起走出去?

傻瓜,我一直都是爛命一條,我最後能做的,就是成全你,讓你擁有一個光鮮亮麗的未來。

他們不懂得人間的大道理,更不懂何為大人,什麼是感情。純粹地認定,必須要有一個人犧牲,如若回頭,就是對彼此的辜負。

既然不能兩個人一起走出去,那就要保全一個人出去。

年輕的警官激動地讓他們共處一室,幾乎是用吼出來:"陳念你知不知道他替你受罪會受到什麼判決?你以後幾十年都見不到他知不知道!?"

她也變得隱忍,顫抖地說:"我不認識他。"

被禁錮的小北將手指捏進掌心,痞氣又輕佻:"要不我們現在認識一下?"她無力地扇他一巴掌,下定決心死不回頭。

回頭,就輸了。

於是她去追夢,在快要踏入夢想時,警官告訴她:"張北山騙你的,他已經成年了,數罪疊加,最終判決死刑。"

她徹底崩潰,年幼的她憤怒地咬著警官的手臂,痛苦又無助。

兩個人總得有一個走出去,你們怎麼就是不肯放過我們?

也是在此時,她領悟到何為救贖,不能犧牲對方成全自己。我也是你的光,我也該成全你。

在他們見面的時候,所有的情緒噴湧而出。信任、堅持、期許,沒有任何言語交流,只是兩個長久又複雜的面孔就將所有情緒展現出來。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不是說,回頭就輸了,是我來救你,我們還有希望,不要放棄。

不夠清晰的動機就是最大的動機

暴力的始作俑者,始終讓人疑惑她為什麼要去傷害別人。

優渥的家境,美麗的面容,突出的成績。一切似乎都與校園暴力扯不上任何關係。

直到她與警官的對峙,被激怒。

"胡小蝶死了不好嗎?她媽就不用付那麼多錢供她學習,她也不用讀大學賺錢來孝敬她媽。"

她為什麼要欺負胡小蝶?因為欺負不算什麼事,就連她死了也不過如此。

為什麼欺凌陳念?因為你憑什麼這麼善良?裝什麼好人?原來你媽媽是個騙子,你是騙子的女兒!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這場善與惡的對決,冷漠是自保,勇氣反而成為偽善。面對這種混亂,人們無能為力,他們還是個孩子,哪知道什麼對錯?

可正因為還是孩子,才不覺得那是殘忍,才不會有任何負擔。一個小孩,純粹地覺得扯斷小鳥的翅膀好玩,這對他們來說,只是好玩,沒有任何的善惡觀念。

哪怕是警官與她家長交談,她也不曾畏懼。輕蔑而篤定:你沒有證據抓不了我。

就像一隻野獸,沒被抓到打死前始終不會感到恐懼。

但陳念說,那是因為他們害怕,在掩飾自己的恐懼。所以她害怕陳念再次報警,因為復讀,她爸爸已經一年沒有跟她說話了。

可哪怕她害怕服軟,她也不曾改變自己扭曲的心靈。她想用錢來封口,直言陳念不收下她的錢也太可惜了,收下她的錢,陳唸的媽媽就不用辛苦還債了。

直到這裡,我們才得以清楚地剖析她的家庭構造。

嚴厲的父親與瘋狂的母親,她渴望著父親的愛,卻長久處於母親病態的教育之中。

她不覺得暴力是錯,不覺得逼死胡小蝶是錯,不需要道歉就能獲得原諒。

專挑軟柿子捏來發洩自己的戾氣。

總結:

什麼樣的演員算好演員?我們能從很多角度來講,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絕對是態度。

比起周冬雨的超常發揮,更讓我驚喜的是易烊千璽在鏡頭與搭檔的高壓之下抗住了這次艱難的考驗。

流量沒有成為他的標籤,反而是他未來道路的強大助力。

我們已經漸漸麻木於有流量明星存在的電影一定會拖累整個劇情,但是他以驚人的同理心、願意扮髒扮醜,甚至是被真打的職業道德將張北山這一角色把握得爐火純青。

一個19歲的少年,能夠奉獻出如此精湛的演技,"未來可期"已經不足以來讚美他,更確切說應該是"前途無量"。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當大部分人對流量明星仍帶有偏見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了某種轉變。

導演曾國祥此次比起《七月與安生》更加生猛,更加老練地把控著故事的脈絡,當校園的陽光與校園外的陰暗剪輯在一起,濃烈的諷刺意味呼之欲出。

從《少年的你》開始,曾國祥已然列入大導之列,甚至可以說是質量保證。

唯一的缺點在於到了尾聲,影片的節奏變得拖沓,但瑕不掩瑜,這仍然是近期最值得去影院看的電影之一。

這部電影對於我們最大的意義在於,我們已經開始正視校園暴力,敢於將真實擺在大眾面前。

沒經歷過的人很幸運,苦難中的少年需要我們去關心。

希望少年的你,平安順遂,樂觀積極,因為人生的路上總是充滿崎嶇。

更希望少年的你,要迎著光前行,不要放棄。

《少年的你》:現在粉易烊千璽還來得及嗎?

陳念與張北山,其實就是平凡世界裡的每一個我們,就是我們青春裡的少年少女。

害怕又無助,歷經磨難卻堅守初心。

為所愛之人堅定,為那束光芒著迷。

隨著時間的消逝,我們慢慢變成那個跳水的大人,知道水裡有石頭,有河蚌,還有各種不得已。

在疲憊中不知不覺戴上了一副面具,早就忘了當初的自己。

這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長大,更不是我們想要的未來。

不該被生活磨得蜷縮起來,不得不變成大人。

不,我們不要長大。我們想要的,明明是成長,明明是不斷朝夢想逼近,而不是對生活低頭。

去影院找回少年的你吧,在真實與殘酷之中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