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潮人為什麼總是慢一步?

1951年廣東省政府在彩塘設立粵東辦事處,下轄潮汕專區(現汕頭市潮陽,潮南,澄海,潮州市,揭陽市),興梅(現梅州市,河源市)東江專區(現惠州市,東莞市,深圳市)和汕頭市,1956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粵東行政公署,設立汕頭專區,汕頭專區轄潮安、饒平、潮陽、普寧、澄海、南澳、揭陽、惠來、梅縣、豐順、大埔、五華、興寧、平遠、蕉嶺15個縣和潮州市。1958年11月25日撤銷潮州市,改設為潮安縣。1965年7月19日設置揭西縣;汕頭專區管轄潮安、潮陽、普寧、饒平、揭陽、澄海、南澳、 惠來、揭西,並加入陸豐、海豐合11個縣和汕頭市。

本土潮人為什麼總是慢一步?

梅縣、豐順、大埔、五華、興寧、平遠、蕉嶺重新設立梅縣專區。1983年9月1日起,海豐、陸豐兩縣劃歸惠陽地區管轄。汕頭地區管轄潮安、潮陽、普寧、饒平、揭陽、澄海、南澳、 惠來、揭西。從粵東辦事處,粵東行政公署,到設立汕頭專區,僅僅經歷了五、六年。也就是說,不包括汕頭市的“潮汕專區”僅僅存在五、六年!並不是完整的潮州,而且,世界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一個“潮汕地區”!

本土潮人為什麼總是慢一步?

回過頭來,我們如果把今天的惠州市,東莞市,深圳市統稱為東江地區,把梅州市,河源市稱為興梅地區,我們會不會覺得很滑稽呢?國家已經明確把惠州市,東莞市,深圳市,梅州市,河源市,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定為地級市,廣東也明確要把汕頭市發展成為特大城市,把潮州市,揭陽市發展成為大城市,為什麼我們還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一個解放初的專區名“潮汕”來限制我們自己呢?

本土潮人為什麼總是慢一步?

再回想一下,汕頭地區轉汕頭市我們廣東最快,汕頭市分地市廣東我們最慢,這一切,都因為我們不是以發展為第一要務,而是在想方設法怎麼保持中心地位上做文章。說真的,發揮各地發展積極性和激發各地競爭意識,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一步,而這一步,我們走了嗎?我們走在前面還是走在後面了呢?太慢分市導致了潮州市,揭陽市失去了發展的最好時間,發展慢了又反過來助長了中心地位強化手段的出籠,什麼“粵東首府”啦,什麼“粵東中心”啦,什麼《潮汕新聞聯播》啦。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潮汕”地區!!“潮汕”,你知道嗎?好事三市就抬出自己市的名稱,壞事就拋出你的名稱來共享,結果就是整個地區被越描越黑你知道嗎?僅僅這一點,就夠我們受的。

本土潮人為什麼總是慢一步?

惠州市,東莞市,深圳市不需要抱團形成“東江”區域,如今他們都是響噹噹的,就是河源如今也是不可小視,而我們呢?許多人還在做著大潮汕的美夢,許多人還試圖用“潮汕”這個緊箍咒來限制,干擾潮州市,揭陽市正當發展的路子,阻撓兩市發揮自己的特色,美其名就是自己人團結。潮州文化日益受到來自汕頭的“潮汕”文化名稱的矮化,醜化就很好的說明了問題。“潮汕”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名稱問題,是關係著汕頭,揭陽,潮州三市怎麼發展,如何發展的問題,希望大家正視。

本土潮人為什麼總是慢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