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早期的古希臘重步兵,主要是為國王或者僭主們服務的特定人群。但是隨著古希臘公民的權利提升和戰場的戰術進步,希臘重步兵就幾乎成為古典時代的公民的同名詞。

宣誓和初訓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早期的希臘重步兵 人數很少且地位極高

在黑暗時代和古風時代早期,古希臘城邦的部隊是以血緣氏族組織起來的戰團。但是隨著梭倫和克里斯提尼等人的改,也因為戰爭的人員損失,讓家族被打散為按照地域劃分的部落。由於列國都處於不宣而戰的狀態,所以對公民的軍訓顯得尤為重要。


在不同城邦,公民成年禮的時間和形式都大同小異。以雅典為例,公民成年禮的時間節點是18歲,每年這一禮儀的舉行時間是夏末農耕活動結束之後。由於公民的生老病死、戰死等減員和新公民的宣誓,公民群體數量在一定時間內是穩定的。在確定了備選名單之後,年輕的預備公民們會被集結在神廟前,向著雅典娜女神宣誓,並準備接受針對新公民的軍事訓練。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神廟是很多希臘公民的軍事生涯起點



在宣誓結束後,學員將獲得武器的使用權,並準備進行時常2年的軍事訓練。在古風時代希臘城邦的軍事訓練項目顯得比較簡單隨意,比如雅典青年的基礎性訓練項目是火炬接力。

但是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以及戰爭規模的升級,城邦政府開始撥款組織軍訓,訓練項目變得更加專業而實用。甚至讓奧林匹克賽會這樣的宗教祭祀活動,也部分具備了國際軍事訓練、武備較量的作用。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早期的訓練項目 主要是舉著火炬賽跑



除了長跑、跳遠等項目外,需要穿鎧甲表演的皮瑞亞戰舞是另一種重要的訓練項目。這種舞蹈將躲避敵人的動作和攻擊動作貫穿起來,其目的在於通過舞蹈動作增加身體的靈活性。隨著重步兵方陣戰術的普及和對集體配合的強調,這種舞蹈既有個人訓練,也有對團體協調性的要求。


到了公元前6世紀末,在與波斯帝國的交戰中,希臘人第一次領教到了亞洲式的漫天箭雨。面對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希臘人創立了另一基礎性的訓練項目--披甲賽跑。參與者需要穿戴全套鎧甲,並手持盾牌跑完400米。其目的在於保證重步兵穿過箭雨的覆蓋區之後,還有充沛的體力和波斯人進行肉搏。這一訓練的目的很明顯是為了鍛鍊戰士的綜合體力和心理素質。為了保證公平,所有參賽者手持的盾牌都是特殊定製的,它們有相同的規格和重量,以保證結果的公正。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特殊的戰舞 有助於青年士兵習慣裝備負重



軍中的伙食規範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傳統的希臘飲食 在2000年裡沒有太大變化



當時的軍糧也是典型的地中海風格飲食。以雅典為例,除了大麥麵包,還有小麥粉、橄欖油、蜂蜜、牛乳製作的烙餅。人們還會攜帶用橄欖葉和無花果葉包裹的鹽、醃魚幹、洋蔥、橄欖、無花果乾等調味品或輔食。這些食物主要是裝在柳條筐裡,和簡易的鋪蓋用品、斗篷等裝備一起由戰士的僕人揹負。

戰士們還要在老兵的帶領下,學習如何尋找衛生水源、野生水果,以及如何生火處理生鮮食材。考慮到戰士的個人經濟實力和地區的特殊情況,不同城邦人口的飲食差異也很大。比如斯巴達式的豬血黑湯,就是以鹽、豬血、豬肉等食材調味。味道之古怪令外國人大感驚異。但是這正是斯巴達人的飲食傳統,通過簡樸、粗糲的飲食來磨礪男子漢的性格。此外,作為曾經的遊牧民後裔,希臘人還需要學習獵取野豬、兔子、狐狸等獵物。還要通過足跡、糞便和營火痕跡來判斷敵情。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重步兵的給養 通常有自己的奴僕搬運



為了貼近實戰,希臘年輕人會養成實戰狀態下的飲食習慣。在接近正午時分吃早餐,以及在晚上吃晚飯。一般來說,戰鬥都會在吃過早飯且小憩過一段時間後開始,以保證戰士有充沛的精力。為了振奮士氣,希臘人還會飲用兌水葡萄酒。但他們拒絕飲用高純度的酒,視之為蠻族人的飲料,違背希臘傳統的凡事勿過度原則。根據色諾芬的記載,在留科特拉戰役前,斯巴達國王克里昂布魯圖斯就是因為和部下貪杯而影響指揮。

但是午飯後開戰的習慣也會被有心計的統帥利用。公元前6世紀的斯巴達國王克里尼米昂,就發現阿爾戈斯人對斯巴達人的軍令和舉止亦步亦趨。於是佯裝下令讓全軍吃早飯,趁對手鬆懈後再一舉擊潰。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斯巴達人就曾利用吃飯時間進行戰鬥



方陣訓練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列陣和使用盾牌規範 是重步兵必須掌握的生存技能



在軍訓的第二階段,戰士們會繼續接受團隊隊形訓練,以及使用盾牌的技巧。由於大多數人都是左手持盾,所以除了方陣最右側的戰士外,其餘人的右側都需要戰友的盾牌掩護。因此,希臘人可以接受緊急情況下的丟盔棄甲,但是拋棄盾牌就是及其不光彩的行為。

作為一個團隊,重步兵方陣的成員還需要了解彼此性格,以便進行排兵佈陣。最勇敢和希望贏得榮譽的人,應該會被放在前排。最沉穩鎮定的人則放在後排和右側。生性敏感和懦弱的不穩定份子,就會安排在這些人的包圍之中,防止他們的驚慌情緒導致全陣崩潰。居於前排的士兵,還可以選擇信賴的人站在身後,讓自己感到有堅強的後盾。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重步兵也必須學會如何以團體形式衝鋒



學會列陣之後,更重要的訓練項目就是集體前進。由於重步兵頭盔會限制視野和聽力的,所以重步兵維持統一的陣型非常困難。即使是最輕微的起伏地形和水窪,都會導致方陣的潰散或混亂,後撤或者移營的時也非常脆弱。所以斯巴達式的紀律顯得尤為難得。他們在行動前就依次口傳指令,並由老兵們保證後排能有接收到訊息,保證隊形的有序。如果己方的口令被敵人提前獲知,就會給本方造成難以想象的巨大損失。

實戰中,如果進攻方陣無法維持紀律,那麼防守方的優勢就非常巨大。所以在很多時候,兩隊重步兵會在一定的距離上保持不動,等待水手因為體力疲憊、恐懼或者騷亂崩潰。希臘人也學會了用笛聲來進行統一調度,進而催生最初的軍樂隊架構。有經驗的將領還能對方陣中的風吹草動,判斷是否可以抓住機會進行主動出擊。一般來說,將軍們認為據敵600尺是發動衝擊的最好時機。因為遠了可能讓對手提前警覺,近了則衝擊不足,難以撼動對方的方陣。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兩群重步兵間的較量 取決於誰的紀律和體能更好



由於重步兵方陣集體作戰的特點,年輕公民的軍訓項目以集體項目為主。類似擊劍、拳擊、箭術、馬術等個人項目,一般不出現在城邦的集體訓練中。只有富裕的公民可以負擔起昂貴的費用,給自己聘請教練進行特訓。這類技能在手裡的長槍折斷後,可以在關鍵時刻用來保命。

古希臘人也十分清楚,大部分單兵技能在奧運會上的用處更大。比如索福克勒斯曾經這樣譏諷匹夫之勇:人們不能依靠賽跑將敵人驅逐出國境,不能僅僅依靠擲鐵餅就將敵人擊敗,更不能憑藉拳術衝入敵陣中打敗敵人。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奧運會的許多項目 就是古希臘的軍事訓練科目



練級成功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劇院或體育場 是每個希臘城市的標配



在國家組織的2-3年集訓後,所有的合格者都會進入城邦的劇場或者神廟,慶祝訓練的圓滿結束。此後,他們就是承擔軍事義務的公民。在長達30-40年的時間裡,一旦有外敵入侵或國家有難,都需要及時響應徵召參戰。

勝利方的代價,通常只佔出戰兵力的5%,而戰敗方的傷亡也只在14-15%之間。希臘人之間的戰爭很少趕盡殺絕。一般將對手逐出國境、繳獲對手留下的鎧甲和盾牌即可,體現了同胞之間的寬容。


帶血的義務:古希臘重裝步兵的養成方式

古希臘人的內部衝突 往往不會追求趕盡殺絕


和僱傭軍相比,公民兵雖然在軍事技術上不一定高明精專,但卻有著與義務綁定的更高戰鬥熱情。除了自己的社會權利,也是在保衛城邦外的農莊和家園,更需要為祖先的神廟和墳冢。這些因素都能讓自己的戰鬥意志更加旺盛,不是靠出賣軍事技能賺錢的僱傭兵可以比擬。

至於純粹的重步兵戰鬥優劣,也都在希波戰爭中顯現無遺。這種相對禮儀化的戰鬥形式,最後將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盛極而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