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姚氏之“福源派”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姚姓是黃帝的後代,舜帝是他們的得姓始祖,這些內容,各地姚姓譜牒已備極詳載,不再贅述。在這篇習作中,筆者要介紹的是在揭陽久享盛譽的姚氏“福源派”。

揭陽姚氏之“福源派”

據福建莆田的《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譜》和廣東揭陽《繼述堂姚氏族譜》記載,舜帝一百零四世孫姚福源,名立夫,又名源,原居莆田縣涵頭村豬母巷大寨內,於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八月十六日移居潮州揭陽縣崇義鄉磐溪都花樹坑村(今揭東縣白塔鎮花坑村)開基肇族,是這一宗支的開潮始祖。

揭陽姚氏之“福源派”

在花坑居住時姚家雖是家資富足,但人丁不旺,一連四代單傳。於是元初時又再遷居揭陽市試驗區漁湖鎮仙陽村(今地名,以下皆同)。五世祖姚金浦在仙陽生了四個兒子,長子貝湖,次子東海,三子仙岩,四子東逸。後來這四個兒子又各自生了好幾個兒子,家族從此興旺起來。仙陽原為趙家所創,由於後至的姚姓發展迅猛,趙家自愧不如,便遷走了。

姚家在仙陽興旺起來後,並沒有滿足,繼續向外拓展。元至正十八年(1358)八月十六日,六世祖姚東逸從仙陽遷出,初居新亨鎮大坪埔村,後定居於桂嶺鎮鳥圍村。姚東逸的曾孫姚雷宇於明朝景泰年間又再分創桂嶺鎮的洪厝籃村;十六世姚瑞長於清乾隆時分創揭西縣棉湖鎮南門頭;清末二十一世姚松材分創桂嶺鎮深浦村;民國時二十世姚守風遷創榕城西關。

揭陽姚氏之“福源派”

明洪武十年(1182)又有一房公祖從仙陽遷創揭東縣炮臺鎮大洋村。宣德八年(1133)九月七日,大陽二房十世祖姚仲發率長子姚貴耕分創普寧市南徑鎮青洋村,景泰六年(1450)四月八日,姚仲發再同次子姚愉是,三子姚足貴創居汕頭市潮南區仙城鎮波溪村。

從仙陽遷出的還有九世姚敦喜於明初遷居榕城姚厝圍。成化年間十世姚開基,姚開勳兄弟遷居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前人家村和後人家村。萬曆年間十四世姚少華遷居棉湖鎮牙米街。二十三世姚五湖於民國年間遷居揭東縣地都鎮光裕村。

揭陽姚氏之“福源派”

自南宋初時入潮,“福源派”在潮汕大地已繁衍了830個春秋,薪傳火接歷二十八代,國內外裔孫接近五萬人。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宗支不但人丁興旺,而且人才輩出,科甲嬋聯,冠蓋相望。明出崑山學正堂姚道長;嘉靖壬子科舉人姚日熙,清初九軍將領姚亞熊;乾隆辛酉科武舉人姚萬傑;道光己酉科舉人姚壽同;鄉進士姚映華;四品朝議大夫姚志封;民國揭陽縣長姚步東;有“鮮為人知狀元”之稱的清末至民國時潮汕著名士紳姚秋園都是這一宗支人物。

揭陽姚氏之“福源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