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只“积阴德”,而不是“积阳德”?

在中国道教有一部专门劝人行善积阴德的典籍,叫《

文昌帝君阴骘文》,主要内容就是说只要你阴德积的厚,即使在独处时也不做坏事,文昌帝君就会暗中保佑你,赐给你福禄寿。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总劝人“积阴德”,却从来不说“积阳德”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天贫道简单聊一下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只“积阴德”,而不是“积阳德”?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阴德”,什么是“阳德”。《了凡四训》上讲:“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也就是说,你做的好事完全显露出来,别人都知道了,报纸、电视、各种媒体都报道出来了,这就是阳善,即阳德;如果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你自己也不会告诉别人,这就是阴德。

为什么古人总说“积阴德”,

而不说“积阳德”呢?

人为什么只“积阴德”,而不是“积阳德”?

因为阳德是积不住的。“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阴德是别人都不知道的,它就积在那里,别人抢不走,夺不去,偷也偷不走,永远都是你的,越积越厚,福报殊胜而且长远,子孙后代都跟着沾光。阳德就不一样了,你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了,媒体也都报道了,你也出名了,大家都赞扬你,给你送锦旗、送奖状、送奖金,或者拿你当榜样等等,这福报马上就报掉了,所以阳德是随修随报,享的是名声,是积不住的。

名也是福报的一种,一般我们现在讲“知名度高”,你经常做慈善,做好事,有名气了,这就是阳德的果报。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有些人知名度很高,却没有真实的德行,虽然也做过一些善事,但名大于实,《易经》上讲“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那他就快要倒霉了,往往遇到意想不到的灾害。

所以古人才经常劝告我们要积阴德,而不是积阳德。阳德随修随报,留不住,如果名不副实,还会带来灾祸。而阴德则会越积越厚,受用不尽。

人为什么只“积阴德”,而不是“积阳德”?

善念、善行,都是积善,积德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