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廣州,城中村就像一個小江湖,數以萬計的人在此生活和討生活。有懷抱夢想的畢業生,有普通工薪族,也有手握十棟房子仍要每日出門賣鴨仔飯的“樓叔”。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炒算盤子

有人的地方也就有美食,羊城許多名聲赫赫的飯館,最早發家之地就在城中村裡。90年代從四川來的小夥子阿強,在楊箕的城中村開了他的第一家川菜店,店名就叫阿強酸菜魚。現在的阿強酸菜魚,連鎖加盟店多到數不過來。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城中村的小巷

城中村是夢開始的地方,逐夢的人聚集於此。被工作麻木了的神經,可以在填飽肚子時得到短暫放鬆。所以即便是蒼蠅館子,只要口味過得去,也總是客流不息。尤其是客家美食,想找口味地道的,總要往城中村的迷宮深處走去。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源記大埔風味

務實的客家人,總愛把飯館開在鋪租便宜的城中村裡。布丁見過最神奇的一家,是在員村城中村的小巷中,連招牌都無,只寫著“大埔客運集散點”的小店。店裡賣的是大埔最新鮮地道的各種粄,每天搭著“順風車”從大埔往返廣州。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加了沙茶粉的筍粄

因此相較於開在鋪租昂貴之地的客家王、XX客家菜系列,

城中村的客家小館子總能遇到別樣的精彩。比如,默默在車陂城中村開了10年的“源記大埔風味”。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糯米餈

這家店開在車陂地鐵口附近的城中村裡,即使有導航也未必管用。沒有熟客帶路,在昏暗的道路里要摸索半天才能找到。走的是夫妻檔經營路線,丈夫做滷水斬料,妻子做醃面、粄和豬雜湯。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價目表

菜單隻有一頁。正面是常見的客家小吃,如醃面、老鼠粄、湯和炒菜等。反面就是酒水和滷水等硬菜,像滷牛展、滷豬舌一類的滷味,不提前一天電話預定還吃不到。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白切鴨

來的早的話,店內熱賣的炒算盤子和白切鴨都還是有的。算盤子是梅州大埔縣的名物,用煮熟的芋頭與木薯澱粉搓勻,然後捏成一粒粒的如同算盤子,加入肉末、香菇、蔬菜等炒熟。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炒算盤子

炒算盤子軟糯Q彈又鹹鮮十足,口感非常特別。

唯獨就是寬油重鹽,吃不慣的人可能吃不了幾塊。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豬雜湯

筍粄2元一條,價格便宜、製作起來卻費時,據老闆娘說並不是每天都做,想吃還需要緣分。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鴨味十足

白切鴨則遵循了傳統客家菜的做法,先醃後浸,鴨肉緊實且幾乎沒有皮下脂肪,嚼起來有土鴨特有的鴨味。需要注意的是,這道菜也偏鹹口,店裡的熟客都是點來佐酒的。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老鼠粄

6元一份的老鼠粄也很經典。

老鼠粄是一種兩端尖尖的粉條,用粘米揉成團後,在擦板上搓成條狀,煮熟後撒上肉末、蔥花和胡椒粉,吃起來清爽開胃。

尋味城中村:在廣州這片迷宮,人均不足10元,嘗最正宗的客家美食

筍粄

據聞源記即將搬遷,新店臨街且更寬敞。但願搬遷後,價格和出品仍能保持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