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眾所周知,在黑坑中釣魚和在自然水域中釣魚是完全不同的,除了環境和水情等因素之外,魚的狀態差異也會非常大。黑坑中垂釣的都是養殖魚,而自然水域中垂釣的是野生魚。並且黑坑中的魚還會受到多次、反覆釣放,這樣的經歷在野生魚的身上是完全不存在的。根據魚被釣放次數的多少大致可以分為:生口魚、回鍋魚以及滑口魚三個階段,或者說是黑坑魚的三種不同狀態。

之所以要認真研究魚在不同的狀態下究竟會有哪些不同的行為特點,是為了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的採用正確釣法,只有這樣才能在黑坑垂釣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垂釣生口魚釣位是關鍵

所謂生口魚就是指從來都沒有被釣放過的魚,黑坑中投放的新魚基本都是生口魚,當然現在也有一些規模較小的、檔次較低的黑坑會投放一些從其他黑坑淘汰下來的魚,這樣的魚就不是生口魚了。所以,在黑坑放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魚的皮毛是否完好,鱗片是否光滑,魚嘴是否沒有紅腫的跡象,這些都是生口魚的典型特徵。如果魚的鱗片有大量破損並且魚嘴普遍紅腫,就說明這些魚一定是被釣放過的,並不是生口魚。

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 生口魚的行為特點

魚從養殖塘轉移到黑坑中之後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因此魚會首先開始溜邊巡塘,環繞一週之後魚通常會選擇黑坑中較淺的水域停留下來。這是因為養殖塘普遍都是淺水養魚,水深大約都在0.8米至1.2米之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撈魚的時候更加方便,並且淺水養魚能夠避免飼料過多浪費。因此魚長期生活在淺水環境中就會對淺水區域更加適應,只有等魚在黑坑中生活一段時間逐漸適應深水之後才會向深水區轉移。

生口魚的另外一大特點是喜歡扎堆,以大群體的方式聚集。這是因為剛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短時間內還無法適應新環境,對新環境產生了恐懼感,所以生口魚會以抱團的方式來保障自身安全。

  • 生口魚的食性特點

雖然生口魚在被飼養的過程中只能吃到魚飼料,但是由於生口魚沒有被釣放過的經歷,因此不會對食物產生警惕心,也不會挑食,凡是香味四溢的食物都能夠激發起生口魚的進食慾望。除此之外,生口魚還會對動態的食物更加感興趣,例如餌料和窩料在水中產生的霧化帶,或者是活蟲在水中的蠕動。

  • 垂釣生口魚的要領

根據生口魚的行為特點可以得出幾個結論,如果魚是在垂釣剛開始之前不久放進黑坑的,那麼就應該首先選擇使用短竿釣近岸,爭取在新魚溜邊巡塘的過程中搶得先機。

待新魚溜邊巡塘結束之後位於淺水區的釣位將很有可能開始連竿上魚,這是因為生口魚已經在淺水區聚團扎堆。所以在垂釣生口魚的時候應該果斷選擇位於淺水區的釣位,如果這樣的釣位又正好位於下風口含氧量較高的水域,那麼這樣的釣位將毫無疑問的成為“皇帝位”。

正是由於生口魚有扎堆抱團的特點,所以在黑坑正釣的時候往往都只有一兩人能夠連竿上魚,而其他人上魚的速度就會明顯慢很多,有些釣位上甚至完全沒有魚。也就是說,垂釣生口魚釣位將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如果所選釣位附近正好有魚群扎堆聚集,就非常有希望取得爆護的佳績,反之則很可能失望而歸。

由於生口魚不挑食的食性特點,在垂釣時應該大膽使用香味濃郁商品餌,並且可以根據魚種的不同在餌料和窩料中添加適量的添加劑。窩料和餌料需要保持較好的霧化性,利用窩料和餌料入水之後產生的霧化帶增強誘魚效果。

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垂釣回鍋魚餌料是關鍵

隨著黑坑中魚被釣起然後又被放回,生口魚就會逐漸轉變成回鍋魚,在黑坑偷驢時我們所面對的絕大多數都是回鍋魚,也就是被魚鉤傷害過若干次的魚。

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 回鍋魚的行為特點

每一次被釣起對魚來說都是一次痛苦的經歷,隨著被釣放的次數越來越多,魚的警惕心也就越來越高。另外,回鍋魚和生口魚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回鍋魚已經逐漸適應了黑坑環境,不會像生口魚那樣扎堆聚集,而是會分成若干個小群體,三五成群的分散在黑坑的各個位置。另外,回鍋魚由於已經多次被魚鉤傷害,健康度大幅下降,再加上已經產生的警惕心,因此回鍋魚在覓食的時候動作會更輕微。

  • 回鍋魚的食性特點

由於每一次都是在覓食的過程中受到魚鉤的傷害,在這種條件反射的作用下,回鍋魚就會逐漸開始迴避那些香味濃郁的食物,以及那些帶有霧化性的食物,所以回鍋魚比生口魚更加挑食,這種挑食行為並不是因為回鍋魚的口味偏好發生了改變,而是由於警惕心的增強。

  • 垂釣回鍋魚的要領

由於回鍋魚已經完全適應黑坑的水域環境,所以不會出現大群回鍋魚扎堆聚集的情況,也就是說在黑坑偷驢垂釣回鍋魚的時候釣位的好壞差異就不會非常明顯,只要黑坑整體的水深差異不是太大,幾乎每個位置都能釣到魚。所以,垂釣回鍋魚的關鍵就在於餌料的味型和狀態。

在正釣的時候大家都會一致選擇使用香味濃重的餌料並且加大霧化,但也正是這樣的餌料環境讓魚屢次受傷,所以回鍋魚就會對濃重的香味以及霧化狀態產生警惕心。因此在垂釣回鍋魚的時候原塘顆粒也就是魚飼料的使用就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魚在覓食香味濃郁的餌料屢次受傷之後就會迴歸到最原始的食性狀態,魚飼料是魚在被飼養的過程中吃的最多的食物,因此回鍋魚對魚飼料的警惕心非常弱。

在黑坑偷驢垂釣回鍋魚時,加大餌料中魚飼料的比例甚至是完全使用魚飼料來進行垂釣往往會比那些香味濃重的商品餌效果更好。

另外,由於回鍋魚普遍已經受傷,再加上警惕心增強,因此回鍋魚在吞餌的時候動作會非常輕微,必須使用更細的線組搭配吃鉛量更小的浮漂,以此來提高靈敏度確保回鍋魚能夠順暢的吞餌。

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垂釣滑口魚考驗全面性

當回鍋魚被釣放的次數進一步增多,就會產生滑口魚,可以把滑口魚理解為回鍋魚的更高級狀態,因為滑口魚比回鍋魚的警惕心更高。

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 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滑口魚被釣放的次數比回鍋魚更多,所以警惕心自然也比回鍋魚更高,這種警惕心的表現不僅僅只是不敢吃餌,滑口魚還會使用各種行為對鉤餌進行試探,例如用尾鰭扇動餌團,或者是將餌團吸入口中又馬上吐出來。

  • 滑口魚的食性特點

滑口魚經歷並嘗試過的餌料非常多,並且幾乎每一次吃餌都會受到傷害,所以即便是使用魚飼料也有可能無法消除滑口魚的警惕心。也就是說,滑口魚在吃任何食物的時候都會有警惕心,只是面對不同的食物滑口魚所表現出的警惕心強弱不一樣。

  • 垂釣滑口魚的要領

垂釣滑口魚是黑坑垂釣時難度最高的課題,不僅考驗釣魚人對餌料的運用,還要求釣魚人在線組搭配以及漂相識別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可以說對任何細節的要求都非常嚴苛。

如果發現滑口魚的警惕程度已經非常高,那麼即便是原塘顆粒也依然無法完全消除滑口魚的警惕心,因此就會有人使用白米飯等幾乎從沒有人使用過的釣餌,只有這樣才能讓滑口魚的警惕心降至最低。

我曾經多次使用白米飯垂釣黑坑中的滑口魚,從中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3斤到4斤的大鯉魚在吞餌時浮漂產生的信號也只是半目的小頓口,和鯽魚吞餌時產生的漂相十分相似。這就說明即使使用白米飯作為釣餌也依然無法完全消除滑口魚的警惕心。同時,也說明滑口魚吞餌的動作依然會非常輕微,只有使用更細的線組搭配吃鉛量更小的浮漂,並且採用偏靈敏的調釣方法才能夠應對。

在垂釣滑口魚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大黑漂信號,這正是滑口魚使用尾鰭扇動試探餌團所致,對於這樣的浮漂信號應該果斷放棄,只有浮漂出現有力的頓口才是滑口魚吞餌的真實信號。

黑坑釣魚必學知識:生口魚、回鍋魚和滑口魚的行為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